恭喜你,養出一個「愛頂嘴」的孩子

2023-05-28     窈窕媽媽

原標題:恭喜你,養出一個「愛頂嘴」的孩子

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最近公眾號又改版了。如果沒有星標公眾號,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文章,我們的緣分或許就無法再續了 ……

為了不失聯,希望大家動動手指星標【窈窕媽媽】公眾號,期待你們能在文章發布的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文章。 星標步驟如下:

育兒群已建好,進群方法在文末名額有限,進 群要儘快哦~

期待和你們有更親密的聯繫~~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身邊不少爸媽跟我吐槽說,孩子二三歲就學會了頂嘴。

讓他做一件事情,先質問:為什麼?憑什麼?我就不要……

批評他做得不對,立刻回懟:你也有錯的地方呀!

記得一位育兒專家說過:孩子愛頂嘴,不一定是壞事。

可幾歲的孩子天天懟爸媽,難道就這樣慣著他嗎?

看過一檔真人秀節目叫《放學後》,裡面也有一個愛頂嘴的孩子。

每次被爸媽教育,他都會噼里啪啦一頓懟,經常把爸媽懟得啞口無言,下不來台。

這個愛頂嘴的孩子叫小寶,育兒專家為了分析他的情況,特意安排人去拍攝了他和爸媽的相處日常。

放學後,小寶在拉小提琴,爸爸在一旁「監工」,並拿毛筆指著孩子挑毛病。

停停停,位置不對。

又錯了,弓不能放在這裡。

死氣沉沉的,你要學會打拍子!

……

面對爸爸的挑剔和指責,小寶開始不耐煩,並指責爸爸說:

你不要拿這個指著我!

看到孩子態度不好,爸爸怒了:

你吃槍藥了?

沒想到小寶立馬回擊:

你吃槍藥了呀?

爸爸繼續教訓說:

你再給我頂句嘴!

小寶也不甘示弱:

你再給我頂句嘴呀!

就這樣,父子倆你一句我一句,一連懟了好幾個回合。

最終,爸爸敗下陣來,搖搖頭離開兒子,走到桌前拿起了血壓計:

這時,高壓已經飆升到了162!

像這樣的日常,在他們家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一次家庭會議,爸爸媽媽一起指出了小寶的缺點,希望他改正。

誰知小寶也毫不客氣,立刻指出了爸爸媽媽的缺點:

爸爸喜歡找別人的問題,從不找自己的問題。

媽媽有時候情緒控制得不太好。

他甚至還大膽說出自己為什麼喜歡「頂嘴」:

我覺得你們不對,才會懟你們。

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孩子喜歡頂嘴,一方面是覺得父母說得不對,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溝通方式讓孩子難以接受。

有的家長,喜歡用權威壓制孩子,讓孩子聽自己的:

不可以這樣。

這件事必須聽我的!

小孩子家懂什麼?

還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批評、指責孩子,完全不顧及孩子的自尊。

遇上這樣的父母,孩子當然要懟回去。

前幾天看了一段視頻,煙台的一位爸爸,正在教育女兒:

為什麼成績這麼差?從小到大,缺你吃還是缺你穿?你沒有筆還是沒有本?

結果女兒哭著回懟:我沒有一個好爸爸……

聽完這句話,爸爸竟無言以對,只好把媽媽搬出來當救兵。

你有個好媽媽就行了,讓你媽教你吧,我懶得跟你說!

接著,小女孩繼續吐槽爸爸說:

在你心裡我就是最後一名,你覺得別的小朋友好就去當他的爸爸吧。

別的小朋友是因為有家長的努力和陪伴才會那麼好,不像你三心二意的。

別的爸爸,所有的關愛都在孩子身上……

看完這對父女的視頻,很多人笑了。

小姑娘雖然成績不好,但頭腦靈活、思路清晰,懟得也算有道理。

如果父母連基本的關愛和陪伴都做不到,一味強迫孩子考好成績,他不頂嘴才怪。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

當家長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權力之爭會把家庭變成一個不平等的戰場,沒有溝通、沒有合作,只有怒氣和爭鬥。

所以說,反抗是命令和強迫導致的後果。如果家長學會改變自己的溝通態度,懂得了尊重,孩子的態度也會軟下來。

暴躁的家長,必然會遇上頂嘴的孩子。

孩子喜歡頂嘴,本質上並沒有錯,他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討厭孩子頂嘴,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孩子錯了,而是因為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美國作家帕梅拉.李在她的育兒暢銷書里說道:

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

但其實,這不過是我們「失去權威」的一種尷尬。

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

但其實,這不過是我們「失去權威」的一種尷尬。

超級育兒師蘭海老師分析說:

為什麼有頂嘴這個詞,因為父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當孩子提出不同意見,就是頂嘴。

可父母的話就全對嗎?

未必吧。

所以,敢於頂嘴的孩子,都有著非常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

他發現了父母的不對,然後勇敢說了出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將2-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喜歡頂嘴,反抗性比較強。另一組孩子平時乖順,反抗性比較弱。

結果發現:

反抗性較強的孩子80%都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反抗性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長大後能夠獨立行事,判斷能力也較弱,經常需要依耐別人。

所以當你有一個愛頂嘴的孩子,你不應該生氣,應該高興。

敢於在家裡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出門在外也更懂得如何與人溝通。

前幾天,二胎媽媽小小跟我講了她兩個女兒的故事。

大女兒性情溫順,乖巧懂事,對爸媽的話幾乎言聽計從。到了學校,也認真聽課,遵守紀律,很受老師歡迎。

但小女兒呢,恰恰相反,天生是個刺頭。

無論爸媽說什麼,她都能提出不同意見。批評她幾句,立刻懟回去。

一次在幼兒園,因為跟老師頂嘴,還被叫了家長。

所以,小小和老公更喜歡大女兒,看到愛惹是生非的小女兒就頭疼。

直到有一天,小小聽說大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了。

後桌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經常上課拽她的頭髮,還捉了一隻蟲子放到書本里嚇她,把她嚇哭了好幾次。

然而,大女兒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爸媽,也沒有告訴老師,而是偷偷忍了兩個月。

後來小小在同學媽媽那裡聽說了這件事,立刻問孩子,結果大女兒哭著說:

媽媽,你工作這麼忙,我不想給你添麻煩。

那你為什麼不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他,再給你換個座位呢?

我也不好意思為難老師,其他同學都不喜歡他,也沒人願意跟他前後位呀!

小小抱著懂事的大女兒,第一次心疼哭了。

在傳統的觀念里,我們總是教孩子:懂事、聽話、寬容、忍耐……把這些當成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

可最終卻發現:

唯有不聽話、敢頂嘴的孩子,才不會被欺負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

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

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

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你在家怎麼對待你的孩子,出門後這個世界就怎麼對待他。

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跟父母的教養態度息息相關。

當然,我們允許孩子表達,並不意味著鼓勵孩子頂嘴。

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改變方式方法,儘量避免出現爭執。

就像我家孩子,當我改變態度跟他商量問題時,他也變得通情達理了。

在這裡,窈窕媽媽教大家幾招。

發現孩子頂嘴,要先冷靜,再反思,最後溝通、和解。

  • 冷靜下來,控制下情緒,不要覺得被孩子「懟」丟人。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頂嘴,會吼孩子,甚至打罵孩子,試圖用權威壓制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 反思下自己的溝通態度,認真聆聽孩子的意見。

很多時候,矛盾都是由態度引起的。跟孩子溝通,不要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多商量,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 教會孩子正確面對衝突和爭執。

如何面對衝突和爭執,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課。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如何友好溝通和爭辯,不能發脾氣,拒絕暴力、武力溝通。

  • 尊重孩子,平等對話。

做父母最難的,是跟孩子平等對話。大部分父母都會把自己當引領者、獨裁者,居高臨下去面對孩子。

大人與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做到這一點,孩子就不會跟你對著乾了。

我們的孩子,其實不只是我們的孩子。

從一出生,他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意識,隨著慢慢長大,他的想法會越來越多,思考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給他尊重和自由。

少命令,多溝通,少指責、多鼓勵,少控制、多放手……

點個「 在看」提醒所有父母:

愛頂嘴的孩子,其實最講道理。

最後:

應大家要求,育兒群已建好。

請先掃二維碼添加微信,小助手會拉你進群,添加好友後有問題也可以直接私信給我,等你~

End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25490777b6c261e73caf869f28b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