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國民女神的「丑照」,到底礙了誰的眼?

2023-02-21     窈窕媽媽

原標題:昔日國民女神的「丑照」,到底礙了誰的眼?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還記得3年前,那個憑一己之力帶火一座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嗎?

那時的她,身姿輕盈,臉頰飽滿圓潤,顰笑間嬌羞靈動,手持羅扇,隨「翁」搖擺,可謂巧笑倩兮,美目嘆兮。

那個讓人「一眼萬年」的牽手視頻,短短几天,播放量破億,直接將她推向流量頂峰,一時間成了炙手可熱的女網紅。

但她沒有藉機炒作,而是與校園戀人結婚生子,漸漸淡出大眾視野。

3年後,皮卡晨身披「戰袍」復出,卻被「罵」上熱搜

「生娃後,沒有仙氣了,眼裡沒光了,真讓人失望。」

還有人貼出前後對比圖,稱其生育後,膠原蛋白流失嚴重,盡顯憔悴與老態,看得網友紛紛直呼不敢生娃。

皮卡晨只好出面回應,說自己陽康後經常熬夜加班,狀態差很正常。

「對不起,沒能一直保持18歲的狀態,我也是人,這也是每一位媽媽都要面對的,無法避免,相信媽媽們都能體會。」

句句肺腑,說出了太多寶媽的心聲。

三年,並非三個月,試問,誰能阻擋歲月在自己臉上留下痕跡?

更何況她還經歷了懷孕、生娃、帶娃的辛苦過程,現在重返職場,每天忙得連軸轉,會憔悴、衰老更是再正常不過了。

那些人並不會去關注別人經歷了什麼,只想對他人的容貌評頭論足。殊不知,自己的一句評論,直接暴露了自身的狹隘與無知,也給當事人帶去了傷害。

想起之前林志玲高齡產子後首次亮相,也是輿論譁然。

然而這種現象,近些年蔚然成風,越來越離譜。

太多人,無法直面和接受,女性因生育而帶來的生理變化。

好像當媽以後,變老、變胖、變醜已經成了一種見不得人的「罪惡」。

後果就是,太多女性深陷「生育容貌焦慮」,受其裹挾,甚至毫無覺察。

對生育女性的審美凝視,很多時候就隱藏在我們身邊。

就拿我自己來說。

剛出月子時,很多人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看不太出你生過孩子。」

一開始,我內心也挺得意。

可當我一邊照顧寶寶,兼顧工作,一邊努力向孕前狀態恢復時,我真的累崩潰了。

這場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挑戰,使我猛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活在了周圍人的期待與評價當中。

當苛責披上誇獎的外衣,它的本質依然是「糖衣炮彈」。

為了迎合外界眼光,不自覺地逼自己看起來像「沒生過娃一樣」。

甚至,不惜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

我有個朋友,生完孩子才6個月,就因為覺得自己比孕前重10斤,開始吃朋友圈賣的那種減肥藥,結果把自己吃進了醫院。

在產後沒有完全恢復,最該關注身體健康的時候,卻被身材焦慮裹挾,差點釀成大錯。

可生活中,仍有不少媽媽會拿「懷了個假孕」,「生了個假孩子」來要求自己,恨不能孕前孕後無差別。

我們如此迎合這種近乎病態的審美標準,與當前的娛樂信息導向分不開。

因為看多了「明星產後迅速回歸最佳狀態」的報道,太多人把這種「少數人才會有」的,甚至是虛假的現象當成了常態。

比如——「5位辣媽女星,懷孕就跟玩一樣,產後身材一個比一個絕。」

不少明星把孕期身材作為KPI考核目標進行pk,用刷新產後恢復時間的方式炒作自己。

比如,朗朗的妻子吉娜,懷孕時因為「身材好」、「螞蟻腰」而頻繁上熱搜;生產後,又因為「沒變化」、「竹籤腿」被大肆宣傳。

對明星孕婦「完美身材」的鼓吹與炒作,很容易引發普通人對生育的錯誤認知。

不少寶媽說,老公曾指著吉娜的照片對自己冷嘲熱諷:「怎麼人家可以,就你不行?」

這樣毫無共情的質問,不知會引起多少孕媽的身材焦慮,甚至是自我懷疑?

當然,對女性外貌凝視的背後,是審美傾向越來越單一的體現。

不知從何時開始,對女性的誇獎頻繁用上了「少女感」一詞。

無論任何年齡階段,女性美不美,就要看她是否白幼瘦、皮膚緊緻、眼裡有光......

尤其對生育女性來說,好像只有保持「少女感」,才算是有錢有愛的人生贏家,否則就是辛苦勞累,一身「媽味」的倒霉鬼。

趙麗穎產後復出,接受採訪時信心滿滿地說:帶著新作品,重新出發,從頭帶來。

下面卻有不少人評論,「少女感沒了」,「沒以前那種神采了」,還有人主觀臆測,「她肯定過得不幸福」......

總有一些網友,試圖拿莫須有的放大鏡,懟在女性臉上,尋找少女感消失的證據。

你刷到過這樣的帖子或視頻嗎?

畫面是一張女性朋友間的正常合照,評論區卻紛紛猜測起來,誰是當媽的。

「少女感沒了,媽味兒十足。」

「第一個吧,眼裡沒光了。」

大家用玩笑裹挾惡意,字裡行間都是對「母親」這個身份的冒犯與刻薄。

而這種單一的審美評判,不僅割裂了女性群體,也在不知不覺中製造「內卷」。

@糯米媽說,兒子一歲前,她對於少女感非常有執念,特別是打開小紅書,看到別的媽媽年輕精緻,自己時常會感到抑鬱自卑。

於是,她也忍不住各種修圖,放在網上。看到說自己「像少女」的評論,虛榮心一下得到了滿足。

可漸漸地,她意識到,自己好像無形中也在給別的媽媽製造焦慮。

現實中,更多人,並沒有這樣的覺察。

她們還會拿個例,對這場毫無意義的比賽進行推波助瀾。

前兩天看到一個寶媽,曬出自己懷孕時與生娃後的對比圖。

「懷孕生娃真的會變醜嗎?我替你們試過了,不會!」

隨手一搜,類似帖子,不在少數。

表面上看是在緩解生育焦慮,實則是在用特殊性掩蓋普遍性。

要知道,只有少部分女性的體質是「老天爺賞飯吃」。

而更多人孕期產後的狀態是,身材走形、皮膚鬆弛、奶娃累丑......

這不正是千萬女性正在經歷的事情嗎?

忽視或營造完美身材,並不等於這個現象不存在。

每每看到那些,被「網絡輿論、勵志故事」鼓吹,逼著自己向前,或陷入自我懷疑的寶媽們,真的很心疼。

就好像產後沒有馬上回到孕前狀態,就是不自律的表現。

實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拿我自己來說,表面看起來恢復得很快,可事實卻是:

由於腹直肌分離導致的仍突出的小腹,僅淡化一點點的妊娠紋,不再緊實的身材,嚴重的產後脫髮,以及斷奶後縮水的胸部,甚至在前兩年,咳嗽或劇烈跳躍還偶有漏尿……

這些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的生理變化,其實根本不受自己控制,跟自律更是沒什麼關係。

每個女性身體情況不一樣,真的沒必要進行比較。

張歆藝上綜藝《做家務的男人》時,產後4個月,仍然身材發福,臉部腫脹,但其實她每天吃的非常講究、營養。

針對網上的謾罵和質疑,她回應說:

「我的身材沒有完全恢復,因為一直母乳喂養,沒有整覺睡,沒有辦法節食減肥。」

對一個哺乳期的媽媽多一些寬容和尊重吧,為何取笑一個這樣的女性來博流量。」

張歆藝說女人懷孕生育就是「過五關斬六將」,真的毫不誇張。

因為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折磨,還要調節心理上的壓力

產後激素水平劇烈變化,會對產婦的情緒造成很大影響,很多產婦會因此得產後抑鬱。

我鄰居生產後不到兩個月,就急著去上班。

她感覺自己在家裡呆著,失去了價值感,甚至因此得了輕微的產後抑鬱。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當所有人正視生育,對它有足夠清醒客觀的認知,才能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應對生育帶來的變化。

了解,才是消除恐懼的開始。

當生育對女性造成的變化成為常識,或許就不會再有人對它感到羞恥。

正如演員朱珠說的:

「女性的身體是具有無限性的,每一種都是不同的美。」

沒有一種標準可以衡量女性價值。

生命狀態起伏,我們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與所有男性朋友分享這句話:

「如果真的覺得女性生育失去了很多,那就對自己的媽媽和老婆好一點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21cce1d176434c134488fe725757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