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技術出海」樣本 LEVC加快全球化戰略落地

2023-12-14     列寧格勒保衛者

在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進程中,中國率先邁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先發效應,中國汽車企業憑藉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搶跑全球汽車產業制高點,不僅僅實現了「製造出海」,更開拓了「技術出海」。

源於1908年的英國高端品牌——LEVC,自2006年吉利入股之後,煥發生機,由此開啟了全球化的新篇章。尤其兩年前,在CEO南聖良的帶領下,這個百年經典正式邁向了品牌發展新階段,為汽車行業樹立了技術出海的全新範本。在電動智能化汽車工業的變革時代,LEVC依託吉利全球化技術體系的應用集成,持續品牌創新,堅持自主研發,在吉利體系的全面賦能之下,協同中英兩國研發團隊正向開發了全球首創空間導向型技術架構「SOA」(Spa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在愈加同質化的新能源市場競爭中,開闢了以空間為導向的全新賽道。

拾級而上 全球化戰略邁向新台階

2006年,吉利集團收購了LEVC(倫敦電動汽車公司)20%的股份,並於2013年全資收購。可以說,LEVC是吉利控股全球化發展的序曲,也是中國汽車從製造出海到技術出海的見證者。

吉利集團通過技術、資本、運營的全方位賦能,持續助力LEVC戰略轉型,重塑汽車品牌經典,踐行「讓世界充滿吉利」的美好願景。17年來,LEVC逐步實現從併購戰略、技術戰略到全球化戰略的升級發展,展開品牌的全新篇章。

在品牌1.0階段,LEVC推動併購戰略,在中國落地生根。自此,LECV開始了初步的市場和產品融合行動,依託LEVC多年在出行行業領域與用戶乘坐體驗的沉澱,吉利愈發堅定技術賦能產品的路線,並導入了吉利的全球化資源體系。

在品牌2.0階段,LEVC以技術戰略推動全球化布局。2017年,在考文垂建成了英國第一家電動車工廠,引入沃爾沃SPA平台,2018年推出全新開發的TX等系列,熱銷英國,並出口至歐盟、中東和亞太等地區,截止2023年10月,全球銷量累計突破1萬輛,行駛里程超過6億英里,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20萬噸,實現了LEVC從倫敦計程車製造商向高端新能源計程車製造商的轉型。

在品牌3.0階段,LEVC加快全球化戰略的落地,實現技術出海。在電動智能化汽車工業的變革時代,LEVC依託吉利全球化技術體系的應用集成,持續品牌創新,堅持自主研發,並協同中英兩國研發團隊正向開發了全球首創空間導向型技術架構「SOA」(Spa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升級產品陣容。

早在5月4日Tech Day上,LEVC CEO 南聖良曾表示:「LEVC將秉承空間主義,依託革命性的SOA純電架構,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我們站在吉利全球化技術體系的肩膀上,LEVC將從底層技術、產品定義、市場覆蓋、模式創新等方面構建競爭力,立足英國走向全球。在技術解決方案上做加法,在價值創造上做乘法。」

17年來,隨著汽車電動化的穩步滲透,LEVC深化技術出海的發展路徑,在吉利體系全球化發展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的力量。

技術領銜 衍生空間無限可能

今年5月4日,LEVC推出了全球首創空間導向型技術架構SOA,這一架構是LEVC在吉利全球化體系的持續支持下推出的技術產物,可達到出行空間拓展性、靈活性、安全性、舒適性、智能化和定製化的新高度,從而為用戶提供出色的場景體驗,並重構空間與出行的關係。

SOA打造超長架構帶寬,軸距可從3000mm拓展至3800mm,以長軸距大空間滿足多車型開發需求;其採用寧德時代CTP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可布置73-140kWh電池帶寬,續航里程可達700km+,可實現10分鐘實現200km補能續航;L.OS的E/E架構以1000tops算力冗餘,配合5G千兆乙太網傳輸,滿足未來高級自動駕駛需求。

SOA架構以空間創變的技術優勢,帶來場景化的空間體驗。其通過優化車身縱梁走向以及後懸架的高效扁平化設計,實現整車空間利用率75%以上,可布置前後貫通長達1.9m的一體式無極滑軌,以獨創技術打造真正的純電架構大平層,實現艙內場景自定義;純電架構首創尾部下沉式設計,行李艙擴容163L,將空間需求挖掘到極致。

此外,SOA架構通過多維度安全性設計,可支持架構首款車型不僅滿足E-NCAP和C-NCAP雙五星標準,同時在乘員保護、行人保護、兒童保護和駕駛輔助等方面統籌兼顧。

據了解,明年初,LEVC將發布SOA架構下首款高端純電 MPV。這款新車內部代號為「L380」,將讓陸地空客般的闊達舒適出行體驗成為現實。

寫在最後

近年來,在技術出身的吉利悍將——LEVC CEO南聖良的掌舵之下,LEVC取得了顯著的全球化布局成果。未來,基於全球首創空間導向型技術架構SOA打造的首款MPV產品,將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可以想見,不止商業出行,LEVC還將為全球用戶提供私人、定製化的未來空間,以全新架構為新的技術支點,衍生未來空間的無限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446ca7086292273ae7289dfc1d88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