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賣6千多隻扒雞!縣長直播賣農產品,快來學技巧

2020-01-28     農事開元

近日,山東濟南一位博士副縣長火了。人民日報官博發布一篇「太接地氣!山東一80後博士副縣長直播賣扒雞」,新華社客戶端發表「魔性吃雞!80後博士副縣長吃播版帶貨賣扒雞 兩天賣出半年量」,兩篇文章吸引了超1000萬的閱讀量。

王帥是商河縣副縣長,他發布了一條帶貨視頻,視頻中王縣長模仿電商主播李佳琦賣貨,不過他賣的不是化妝品,而是當地特產——扒雞。12月26日下午4點到晚7點多,扒雞就賣出了6000多隻。

截止27日下午18點,王縣長的這條視頻播放量全網超過3000萬,總賣貨量超過20000隻扒雞,總貨款已超過40萬。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有60多位貧困縣的縣長們集體扎堆來到淘寶直播等電商平台,玩起了直播,賣起了縣域特產的農產品,成為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個新現象。

為了宣傳自家的農產品,各地縣長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多用網絡流行語

視頻中,商河縣副縣長王帥精通網絡語言,半分鐘里金句頻出——「好看得無法呼吸……」「距離千年老店,只差八百年……」「皇家的感覺,太子才能享有……」

他模仿電商主播李佳琦,喊出「所有女生」。「偶買噶、 amazing (中文意思為「令人驚嘆」)買它」等網絡流行語,配上王帥的憨厚形象,有種莫名喜感。

現場品嘗

商河特產皇家扒雞被稱為「商河第一好吃的扒雞」,商河縣副縣長王帥手捧雞肉大吃特吃,一次直播吃了10隻扒雞。

視頻獲得了大批網友的點贊,有網友留言說:「看了李佳琦的直播沒買過東西,看了縣長吃扒雞,我下單了。」

貴州長順縣副縣長劉春曉為了讓網友放心購買長順縣布依族的綠殼雞蛋,將打在玻璃杯里的生雞蛋一飲而盡。

山東商河縣常務副縣長陳曉東的直播間就設在西瓜地里,陳曉東一邊彎腰摘瓜,一邊給網友介紹,還當場切開吃了一塊。這場直播總觀看量超過12萬人次,短時間成交金額超過5萬元,其中200個珍珠紅西瓜10秒全部秒完。

網友們的彈幕不停在飛,讓陳曉東印象最深的一條彈幕是:「直播間裡的陳縣長沒個縣長樣子,但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樣子」。

秀才藝

吉林省舒蘭市(縣級市)副市長明繼國展示當地剪紙藝術。在談到為何選擇將剪紙藝術進行直播時,他表示,只有讓消費者熟悉關東文化,才能更好地宣傳舒蘭市的土特產,「剪紙是豐收內容的特有藝術表現形式,舒蘭市又是金滿文化發祥地之一,因此我將『五穀豐登』剪紙帶到了直播間,更能體現我們的關東文化」。整個直播過程中,明繼國收穫131萬個贊。

安徽碭山縣副縣長朱明春,這位來自國家食藥監局的掛職幹部,在4次網絡直播中賣出碭山梨膏和碭山油桃近3萬件,總計257萬。賣得最火的一次,是去年12月5日的一場直播。朱明春現場唱起「我的中國心」,說自己嗓音清澈,就是因為經常喝梨膏。半小時內賣光了5000份碭山梨膏,訂單還在源源不斷湧入,以至於當天晚上不得不關掉了交易平台。

1月10日,在一場年貨節直播上,馬雲出現在現場,買了一盒梨膏,還跟朱明春說,「你們做得很好,為你們產品點贊!我回去一定會吃你們的好產品!」

現場烹飪

福建古田縣(省級貧困縣)副縣長凌宏現場燉煮銀耳湯。「我們古田是中國食用菌之都,種植食用菌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古田縣食用菌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銀耳的產量更是占據中國的90%,基本擁有市場定價權。」凌宏的開場白,讓網友們驚呼「漲知識」了。

僅3分鐘就收穫了101萬次點贊。直播開場不到30分鐘,直播室湧進了10萬人次。

專屬優惠

陽曲縣長裴耀軍第一次嘗試用直播的方式賣農產品,剛開始還有點羞澀,但是聽說其他縣賣空後開始加貨,也不甘示弱,推出縣長專屬優惠。網友回復縣長二字,可送精裝小罐陽曲小米。網友的評論絲毫沒被主播的「領導」身份影響到,有網友打趣道「沒想到副縣長也可以這麼貼心」。

張家口市張北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孟德良親臨直播間,為家鄉產品代言。孟縣長著重介紹了張北縣主要農作物藜麥,並為藜麥進行售賣秒殺,還推出了縣長專屬秒殺優惠。

口才

貴州長順縣副縣長劉春曉介紹起長順縣布依族的綠殼雞蛋能夠滔滔不絕,幾乎讓主持人插不上話,不只有一張酷似銷售人員的嘴皮子,還能把「綠殼雞下綠殼雞蛋」說出花兒來。

西峽縣的副縣長李莉憑藉良好口才圈粉無數,不僅在賣家鄉農產品,還從西峽的自然風光、空氣品質一直講到西峽獼猴桃的含糖量,從晚上9點一直聊到深夜12點,整整3個多小時。李莉起身時,網友還依依不捨,「縣長太美口才太好,能不能兼職做主播啊。」

縣長的帶貨能力超越你的想像!

2018年5月18日,安徽碭山、河北灤平、河北康保縣、貴州普安縣等幾個貧困縣縣長一起聯手賣貨,一天之內賣出售價近1100萬元的農產品。

2018年9月豐收購物節,河南確山縣等八縣縣長走進直播間,聯合11位當紅主播為家鄉農產品「代言」,5個小時銷售破千萬。

2018年12月5日,甘肅禮縣、內蒙古科右中旗、新疆吉木乃等9個貧困地區縣長直播賣貨,超過千萬網友圍觀,農產品總銷量超過1000萬元。

新疆托里縣牛肉乾30秒爆銷1200斤;福建平和琯溪紅柚10分鐘售罄45萬斤,每秒鐘賣掉750斤;山西平順花椒芽菜醬圈粉18萬人,3萬瓶被瞬間搶空……

9月17日「阿里巴巴2019豐收節公益直播盛典」上,縣長+網紅+明星的帶貨模式在3小時的直播中,吸引了國內外3400萬人次圍觀,帶貨成交264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4%,創下新紀錄。

阿里今年3月啟動了「村播計劃」培訓項目,已覆蓋全國27個省。今年4月,阿里鄉村事業部啟動「鄉村振興縣長研修班」,每次都會安排縣長直播賣貨體驗課,目前研修班累計有全國24個省份的534名縣長或副縣長受邀參加,他們走進直播間,為本地特產的信譽背書,更通過親身體驗明確網際網路+農業的發展思路。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8年,阿里平台承擔了全國七成電商脫貧。

直播賣農產品,有三大優點:

1、更全面地了解產品。視頻能傳達比圖片文字更豐富的信息,直播則確保你看到的視頻未經「修圖」,它是真實的,能使消費者的購物決策更加果斷。

2、線上導購。主播們的講解示範、回答問題這類互動形式,實際上就是「導購」。用戶在線下購買蘋果時,往往會問這個蘋果酸的還是甜的,脆的還是面的,賣家都會耐心地解答,直播可實現類似的體驗。

3、即時互動。你可以問主播問題,還可以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過彈幕等方式交流,所以直播電商有一些社交屬性。關注某個明星、關注某個商品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購物,已經有一點「陪逛街」的感覺。

總結

阿里主推的農民主播、網紅和縣長藉助直播售賣農產品,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直播只是一種營銷手段。當每一種農產品、每一個地方都使用直播來營銷,方法趨同,如果不做價值、做差異、做品牌,消費者依然無從選擇。 專注品牌農業17年的福來諮詢認為,從長遠來看,農產品還是要去優化品種、提升品質、做足價值和差異,使產品不單純是產品本身,而是變成有品牌的產品。做品牌,讓品牌成為產區和品類的代表,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才是農產品持續暢銷的大路和正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Yoi6W8B3uTiws8KOB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