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夏天不能靠近,氣味令人想嘔吐

2022-06-04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晚清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夏天不能靠近,氣味令人想嘔吐

古代可遠遠沒有現在時代這麼開放,古人們十分重視傳統規矩,其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便是最經典的思想之一,因為古人認為頭髮身體是父母所賜,如果隨意割捨就是不尊重父母。所以並不會像現在一樣進行頻繁的頭髮修剪,這種現象直到清朝才有所改變。

清朝男子的髮型不像古代保留全部頭髮,而是額頭上半部分的頭髮剃光,將後面的長髮結成一個辮子,發展到了晚清時期,留下的頭髮則會更多,而辮子也會以前更粗,然而這就成為了令現代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由於當時的科研水平並不發達,沒有現在這麼多肥皂、洗髮露等衛浴用品,這樣又粗又長的鞭子非常難以清理,所以這些辮子往往髒的要命,而且古人也沒有合理的辦法去味。

這大大降低了當時外國人對清朝人的好感度,即便是來自西方虔誠的傳教士也無法忍受清朝男子辮子的味道,有的傳教士表示:清朝男人的辮子氣味讓人聞到後就想嘔吐,到了夏天的時候絕對不能接近他們。

實際上,在清朝成立之前,滿族人一般都在深山中以打獵為生,由於太長的頭髮會影響到打獵才衍生了這種看起來較為怪異的髮型,時間一長滿族人就漸漸的把這種髮型當成了傳統。

到了清朝成立,滿族人已經不需要打獵生活,但是這項傳統還是保留了下來,為了讓全國一致,其他民族的百姓們也紛紛響應號召改變了自己的髮型。在古代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貧苦人家甚至幾個月才洗一次澡,生活條件差的更是一年多洗一次。幾天不洗頭我們的頭髮都會被頭油包裹,更不要說這種長時間不洗頭的粗長辮子了。

等到了清朝徹底結束後,男人們才開始剪短了辮子,留起了較為合理舒適的短髮,無論生活還是清理都十分方便,但是那個怪異的髮型卻讓中國一時間成為了全世界的笑柄。

在新中國成立後,外國人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以為中國男人都是那種瘦小留著奇怪長辮的怪異模樣。不得不說,晚清政府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十分深遠,新中國靠著不斷擴大的世界影響力,才將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既定印象拉回了正軌。

中國有很多優良傳統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但也有很多陋習不該留存於世,除了男人留長辮子外,女人裹小腳、三妻四妾等都是陋習,這些陋習也隨著國家的進步一點一點淡出人們的生活。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都十分具有個性,早已經不復當年那種封建風格,再也沒有正常人頂著一頭具有惡劣味道的長髮行走於人流之中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740e5d3353025d23b66d59dd40d5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