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死癌症」早期症狀和濕疹太像了!傷五臟、難治癒

2020-03-12     BTV養生堂

春天萬物生長,花粉較多,容易誘發過敏,稍不注意,身上就會長出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因為剛開始不痛不癢,人們往往以為是濕疹,並不放在心上,但等到白色鱗屑掉落、皮膚腫脹潮紅、甚至出現關節疼痛,才趕忙尋求醫生幫助。

  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患上「銀屑病」,那麼這究竟是什麼病症,為什麼好端端地就被它纏上了呢?

  什麼是「銀屑病」

  說起銀屑病,大家都會感到陌生,但提起「牛皮廯」就明白了,這是一種遺傳、免疫、感染、內分泌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遺傳病。發病時皮膚損害遍布全身,還有明顯的鮮紅、脫屑、瘙癢等症狀,有些患者甚至不敢出門,害怕看到別人異樣的眼光。

  

  銀屑病之所以俗稱「牛皮廯」,一是因為該病反覆發作難根治,像牛皮一樣有「韌性」,另一方面是因為患者在經過反覆發作以及種種治療後,皮膚變得肥厚、暗紅,互相融合成斑塊,表面呈皮革狀,而鱗屑較少,就像牛身上的皮膚 。

  銀屑病會傳染嗎

  不少人對銀屑病存在誤解,認為其具有傳染性就是其中之一,銀屑病是一個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感染性疾病,因而沒有傳染性,不必擔心和銀屑病患者密切接觸就會被傳染。

  銀屑病、濕疹巧區分

  同為皮膚病,銀屑病和慢性濕疹很容易讓人搞混,因為慢性濕疹也是皮膚的增厚,表面也會有一些白色的小鱗屑,但有三點很容易在臨床上將銀屑病和濕疹鑑別開。

  1,蠟滴現象

  在醫院,專業的醫生會去抓一下鱗屑,這時鱗屑就像蠟油一樣,一層一層地剝落,這種層狀鱗屑也稱為「蠟滴現象」。

  

  2,薄膜現象

  當白色的鱗屑被抓掉後,可以看見一個清晰透亮的紅色薄膜,就像有層保鮮膜包裹在皮膚上一樣。這種現象和銀屑病的病理基礎有關,是銀屑病的角化不全或角化過度導致的。

  3,點狀出血銀屑病會引起皮膚瘙癢,當抓破皮膚時,不會是平常的條狀形出血或大面積出血,而是像被針扎了一下的點狀出血,星星點點的。

  

  對於臨床上來講,以上三點就可以區分銀屑病和濕疹。

  銀屑病的發病因素

  銀屑病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十大頑症之一,那麼普通人為什麼會被它纏上呢?目前,銀屑病的發病原理還不是特別明確,但可以明了一部分原因。

  1,遺傳因素

  從遺傳的發病幾率來講,比如說有同卵雙生子的,可能達到70%左右,異卵雙生子可能有20%左右,但是如果說上一代有銀屑病,下一代再患銀屑病的幾率大概有5%。

  

  2,環境因素

  ※感染包括細菌、病菌、真菌等感染,這是誘發和加重銀屑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比如冬天淋雨,感冒引起扁桃腺發炎,醫學上認為,扁桃體發炎會釋放一種超抗原,常可誘發銀屑病或使銀屑病復發,一般以青少年或兒童為主。

  ※外傷

  主要指皮膚損傷、身體創傷及蚊蟲叮咬等。

  ※精神因素

  主要包括不良情緒、突發的生活事件、過度勞累、睡眠障礙等,是銀屑病發生、加重和復發的重要因素。從發病率上看,城市的發病率要高於農村,這可能和城市生活壓力大。

  

  ※氣候

  我國在1984年做了一個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當時顯示是0.123%的患病率,但到了2004年,患病率已經增加到了0.46%,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但在歐美等國,銀屑病的發病率更高,美國可以達到3.2%,北歐國家發病率甚至達到5%-6%,越寒冷的地區,往往發病率越高。

  而且銀屑病呈現出夏季輕、冬季易復發與加重的特點,也說明和氣候有很大關係。

  3,免疫介導

  銀屑病是在多基因遺傳背景下多種因素誘發、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與炎症細胞浸潤以及炎症因子有關。

  銀屑病不止發病與皮膚上,其他臟器也會受到影響,如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

  銀屑病反覆病發不易根治,因此患者一定採取積極的措施,儘可能在復發期就將其扼殺在「搖籃里」,但千萬不能病急亂投醫,迷信偏方、小廣告,一定要到正規專業醫院,配合醫生的治療,才能促進銀屑病的康復,避免病情的復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xN14nAB3uTiws8Koz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