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為什麼林志玲不如周杰倫情商高?

2019-12-11     旅行祈禱愛

最近一位新同事沒做好工作,指出她的問題後,她的反應讓我很震驚。先是沒有任何回應,後來就直接甩鍋狡辯,再後來,竟然自作主張把座位搬到了別的地方去,和另一個同事每天有說有笑,還公然在開會時,直接表態,自己不想做某方面的工作,領導看到都驚呆了。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會陷入長期的自我否定和懷疑,是不是我的問題?我說錯話了?我不懂如何合群,不懂如何溝通?

但這次我沒有,當同事拒絕溝通時,直接找領導把事情說清楚,讓領導直接安排她的工作。


之所以這樣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馬上就考試了,害怕因此影響了情緒,讓準備了大半年的考試因為情緒問題而發揮不好。而意外之喜是,當和領導講完之後,心裡一陣輕鬆。


發信息給小志:

今日感悟:對自己好很大的一方面就是,不糾結,不讓自己受苦 ,如果不開心了,一定不能忍著,而是想辦法解決,管別人怎麼想,做人最重要是讓自己舒服。


蔡康永在情商課中講到,傳統上的高情商,就是抹殺自己的情緒,壓抑自己去成全別人。

但這絕對是錯的。


如果每天都笑嘻嘻,是很恐怖虛偽的事情,真正的情商最重要的是自己舒服。

蔡康永說,在很多人看來,林志玲情商非常高,她永遠微笑,溫柔待人,但卻不是他認為情商最高的。



他說了一個大家可能會好奇的人,就是周杰倫。


周杰倫對人生的很多願望,但他不像很多人,許願總是虛無縹緲,而是會設計很多方法去實現,無論是決定結婚生子,還是做音樂,拍電影,他甚至一邊開巡迴演唱會,一邊錄節目,很多人會覺得很累,但他會去做,因為他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去做,而且他做到了。

他也會有情緒,但當這些喜怒哀樂呈現出來的時候,人們也並不會感覺被冒犯。

這才是高情商。

情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扛起責任。

我以前也常常會,選擇了準備一場考試,卻在準備過程中叫苦不迭,選擇了去徒步,卻走了一半就喊苦喊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會認真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

做了選擇就要承擔,蔡康永講到,當我們鼓勵別人或者自己「做自己」的時候,這不是一種祝福,而是一種責任,

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情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探索自己的情緒。

蔡康永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那麼你最想回到人生的哪個階段?

很多人回答不出,是因為對自己極其不了解,但是很多人卻都習以為常。

很多人每天都深陷在別人的期望中。不敢勇敢地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而這樣只會讓你陷入更痛苦的惡性循環。

最後才發現,所有這些你花時間和心力做的事情,非常不值得。



在每個人生階段,要摸索出我們最在乎的是什麼。注意力有那麼限,千萬不要消耗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所以當我們想要表達情緒,或者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要先問問自己,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當你被老闆羞辱,覺得想死,這不是正確的方法,但當你想可以拿到薪水,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

很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就是賺錢,那麼錢得到了,目標就完成。至於其他都不重要。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人生沒有「應該」這回事。

別人設定的「應該」永遠做不完,要適當拒絕別人的「應該」。

馬上一年又到頭了,你又要聽到來自家人的「30歲就應該……;現在這個年紀就應該……」這樣的話了。

其實人最無力應對的就是親情的綁架。而面對這些應該,很多人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逃離。


其實除了家人的這種應該,我們在生活中肯定經歷過別人說「你就是……樣的人」這樣定義。

蔡康永舉了小s的例子,小s是短髮,很多人說她接不到洗髮水的廣告,但她還是接到了。

我身邊常有這樣的人,總喜歡一副自己看穿一切的姿態,當你表達你的某些特質時,比如說你不喜歡睡懶覺,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就有人跳出來說,這說明,你就是怎樣的人,你就是哪一類人……

這種隨便對別人指手畫腳,隨便對別人下定義的人,本身就不值得聽 更不值得你相信,從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就像蔡康永說的,當你盲目相信的時候,那個東西似乎存在,而當你一旦不相信了,就不存在了。


想起幾年前,公司年會安排了走紅毯的環節,我意外地發現,好尷尬,都沒有人跟我一起走,悲傷地找小志傾吐多丟臉啊,都沒人跟我一起走紅毯。

小志沒有安慰我,而是直接回覆:這有什麼啊,就算自己走也ok啊!

後來,那天,我找到了跟我一起走紅毯的人,只是並沒有很開心。

誰說走紅毯一定要有伴?而且一定是異性伴侶?

但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一定要明確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走紅毯,年會,說白了就是放鬆休息,要開心的事情,管他過程如何,吃喝玩樂就好了,目的達到就好了,工資照樣發,有什麼好糾結的?

情緒是奢侈品,不要隨意消耗,注意力是稀缺品,不要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上。


不取悅別人的前提是勇敢表達情緒

取悅別人只會讓你自己被牽著走,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奉獻型人格,不懂拒絕。

其實我一直是個不怎麼會表達情緒的人。

發怒、發脾氣,不溝通,這些都不是表達情緒,真正的表達是,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管它是什麼。

想起黃執中在《奇葩說》的一期辯題中,引用《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被誤會的一段,所有人都懷疑他偷了辟邪劍譜,沒有一個人相信他,他壓抑痛苦,但是在綠竹巷,在任盈盈的琴聲中,他把任盈盈當成一個老婆婆,然後把所有的事情,和盤托出,說完之後,心頭一陣輕鬆。

這就是情緒的表達。

我其實是個非常不懂拒絕的人,即便是和朋友之間的交相處,難免有不舒服的地方,但也很少直接表達出來,甚至對於不是很熟悉的人一起吃飯,都不好意思說AA,而臉皮薄到自己買單。

結果是壓抑自己,讓自己不開心,而當換一種方式,當感覺不舒服時,主動說出來,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主動表達出來,而不是思前想後別人會怎麼看,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最近朴樹回應了自己在錄製《樂隊的夏天》時,錄製到一半說自己累了要回家睡覺了,這就是高情商,時刻照顧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我想如果朴樹壓抑自己,直到錄完整場節目,或許大家不會對他表達感激,覺得是自然而然,但是他卻委屈了自己。

願所有人懂得,愛自己不是一句口號和雞湯,而是實實在在地對自我的覺察和內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Q4uSW8BMH2_cNUgFA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