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百萬醫療險可能馬上停售了

2020-01-09     保乎筆記

--精算君,買了百萬醫療險,明年理賠了還能續保嗎?

--精算君,這份百萬醫療險,聽說是終身保證續保的,是真的嗎?

--精算君,這些一年期百萬醫療險甚至是6年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一旦產品停售,我們怎麼辦啊?要不要買兩款以防萬一?

大量購買過百萬醫療險的客戶,都來找精算君問過這些問題。這是因為,目前這些百萬醫療險都是1年期或者最長6年期的產品,很多人買了以後對醫療保障可不可以長期持續,都很擔心

好吧,為了解決大眾消費者的顧慮,更好「保乎」我們的切身利益,銀保監會剛剛給保險公司下發了《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今天,我們不妨來簡單解讀一下。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調整。

一、買醫療險大家擔心什麼?

消費者對百萬醫療險的認知,簡單歸納就這幾個:

1、幾百元的保費,就可以買到上百萬的醫療費報銷額,對比太強烈了,產品看起來非常划算

2、健康告知要求還是挺嚴格的,甚至告知要求跟核保尺度比重疾險還要嚴格,常常要問我個底朝天。

3、保險期限短,保險公司可能耍流氓,即便是6年保證續保的產品,也意味著保險公司到期可能不會讓我們連續投保。

用更人話的方式來講就是:

1、連續投保了一段時間,即便自己從來未理賠過,也有可能保險公司突然下架產品,導致我的保障中斷,但這時候發現,自己年紀大了,發現了很多新的健康問題,重新買其他家醫療險可能過不了健康告知,或者會被除外某些責任後才能承保。

2、自己不幸理賠過,如果問題不嚴重,例如就是一次骨折,保險公司還會讓我連續投保下去嗎?如果是嚴重疾病例如癌症,又會怎麼樣?會不會因為一次理賠,無論大小,都會被拒之門外

幾百元就可以買到的百萬(報銷額)醫療險,雖然很吸引,但消費者心中的這些疑慮,怎麼破?

之前,精算君給大家的投保建議是:只選大公司、或者已經累計了龐大銷量的產品來購買!

那這次監管新規,能否幫我們更好地解決這些疑慮呢?


二、不規範的續保約定,請下架!

我們先說說監管新規中關於「續保」的部分,也是普通消費者最關注的地方。

聲明下,本文源自於精算君對監管新規的解讀,代表我個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於是,各種花式續保條款將成為歷史:

-> 眾安尊享E生2019

很多1年期醫療險都約定了,在連續投保時,保險公司是不會以個人的健康狀況變化或者歷史理賠而單獨對個人調整續保費率。在新規下,這樣的條款將成為歷史,不允許再出現。

有小夥伴問:那將來續保時會怎麼樣?保險公司要我們重新走健康告知問卷?重新核保?重新走等待期?別慌,下面精算君會細說我的解讀意見!

我們再看下一款產品~~

-> 泰康人壽健康尊享D款(2019)

無數泰X人壽的代理人,還有很多購買過這款產品的消費者,都來問精算君,我(銷售或購買)的泰康這款產品,就是保證續保的,因為:只要前兩次續保是經過了保險公司的審核通過,後續就可以終身保證續保到105歲了。

但只要我們細細研讀產品條款,根本沒有出險過「保證續保」四個字,壓根就不是保證續保條款!可想而知,條款存在模糊地帶,市場宣傳+銷售培訓又沒做到位,銷售誤導就像雪花一樣飄過來!

-> 自動續保將成為歷史

另外,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一年期醫療險在投保時要我們綁定銀行卡,然後保險公司每年自動扣費幫我們自動完程續保,這樣的操作方式將成歷史。

因為,按照監管新規,1年期非保證續保醫療險,在每年到期後,是投保人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購買新合同。

這就相當於,每年到期時,保險公司都要給投保人發送下一年的重新投保提醒,然後我們走流程確認來年的新合同。


當然,中國文字藝術是博大進深的,監管新規寫的是:「保險期間屆滿,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本產品」,並沒有明確規定:消費者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該產品時,究竟要不要再過一次健康告知問卷、要不要重新走一次等待期(30-60天不等)。

所以,保險公司也就有可能按照過往的操作慣例來處理我們的續保申請:「歷史理賠和健康變化不影響個人續保」、「續保不用過健康告知問卷」、「續保不用走等待期」。

不過,這些續保處理規則,就通通不再允許寫入條款中,避免誤導了消費者,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是一款「承諾續保」甚至「保證續保」的產品。

那麼保險公司會不會、能不能按照之前相對寬鬆的條件對我們進行續保操作?精算君認為,一切都有可能,但是主動權就完全交到了保險公司手裡,由保司的經營策略、風險管理策略以及產品的實際經營情況決定了。

Part I 總結

這次監管對1年期非保證續保健康險的續保新規,雖然會讓消費者無法準確了解自己的續保時的相關權利,但是規範條款後,能讓消費者對一年期非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的認知回歸本質,這就是不保證續保的!

好啦,既然非保證續保的1年期產品的續保約定給統一了,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選哪家公司的產品購買?

精算君的建議不變:優選大公司、或者已經累積了龐大銷量的產品來購買!

為什麼精算君還是建議大家這麼選?我們不妨看看下一條最重要的新規。

三、關於短期健康險的停售新規

監管新規的原文是:

精算君給大家翻譯翻譯:

1、保險公司可以經營1年期健康險,但是一旦開始經營就不得隨意停售產品

2、當然,保險公司真的想要停售產品,監管還是允許的,但要求保險公司提前15天利用各種有效渠道通知所有保單持有人,要明確告知我們為什麼要停售

3、而且,監管給了保司下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規定:保險公司停售產品後,還要給持有停售產品的消費者提供轉保服務,請一包到底!

精算君認為,這條新規就是告知那些原來想著借用一年期健康險進入市場收割消費者名單的保險公司(以及背後的再保險公司)。

Part II 總結

一旦保險公司決定要做健康險業務(劍指目前的百萬醫療險)就要認真做,而且要做到底,對消費者利益負責到底(有點保障永續的意思),否則監管一定會來追責,嚴重的可能會停止保險公司的新業務吊銷公司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而對於消費者來講,這就是監管在幫助我們篩選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那些並不想或者暫時沒有能力長期經營1年期健康險(尤其是1年期百萬醫療險)的保險公司,在新規出台後會陸續退出市場。

市場上真心實意想做、有能力做下去的保險公司和背後的保險產品,自然就是我們投保時的好選擇,正向循環下去,這些產品也能給更好給消費者提供健康保障。

四、其他新規解讀

-> 公開理賠數據

未來,我們就可以每季度上保險公司的官網,看到上一個季度這些百萬醫療險的綜合賠付率情況。

監管要求保險公司披露:

再保前綜合賠付率=(再保前賠款支出+再保前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再保前已賺保費

再保後綜合賠付率=(再保後賠款支出+再保後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再保後已賺保費

其中,未決賠款準備金包含已發生未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IBNR準備金)。

精算君建議消費者重點關注「再保前綜合賠付率」,這能最直觀反應產品的理賠成本占收入保費的比例,當「再保前綜合賠付率」超過一定比例後,就意味著產品可能會因為理賠率過高,從而被保險公司漲價甚至停售。

PS:「再保前綜合賠付率」的分母是再保前已賺保費,就是消費者所交的保費 已經過時間,如果是滿打滿算1年後看,其實就我們給保險公司的所交保費了。當某款一年期百萬醫療險正常經營1-2年及以上,「再保前綜合賠付率」就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規範搭售行為

如果1年期健康險是設計成主險單獨可供出售的(例如眾安的尊享E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強制捆綁其他產品組合銷售,必須留口子讓消費者自己選。

如果1年期健康險是設計成附加險搭配在其他主險產品上的,這個組合也必須對消費者說明清楚,消費者可以選擇單獨主險購買,也可以選擇主險+附加1年期健康險組合購買。

-> 保險公司不得惜賠

監管新規的原文是:

精算君認為,這條新規除了讓保險公司做好理賠,別胡亂拒賠外,還有個潛台詞:

請務必引導消費者做好如實告知,然後再讓消費者下單購買,否則,後續引發了理賠糾紛,你們保險公司就自己看著辦吧!

未來,是否還能簡單用百萬醫療險打頭來做投放引流,甚至用0元保費、1月保費(月交保費)吸引用戶投保,就真要想清楚了!

保乎·小結

其實,監管這次新規很明顯就是收拾一下目前1年期非保證續保健康險的經營亂象。

說白了,監管就是想讓消費者買的時候明明白白買,真真切切告知,保險公司日後理賠的時候別就一點犄角旮旯給消費者拒賠或者少賠。

監管也在告誡各家保險公司:給你們半年時間想好(所有不合規產品都要求在2020-6-1停售),想想未來還要做不做這塊業務(特別1年期非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目前引發了比較多的監管投訴),不做就趕緊退出去。但在新規落地後,如果沒有按章辦事嚴格執行,我的處罰單就一定會如約而至。

那麼,未來1年期非保證續保醫療險會有什麼變化?

精算君是這麼猜想的

1、產品價格+健康告知要求(投保門檻)將回歸理性,像之前人保健康好醫保這種低價+很寬鬆健康告知的產品,有可能不復存在。因為以這樣的價格和寬鬆核保要求承保,未來保險公司可能會賠得一塌糊塗,但在新規下保險公司是不能隨意停售退出,大機率只能漲價繼續給存量客戶提供保障,這樣就會導致大量健康客戶退出,不健康客戶留下,保險公司會進入死亡螺旋,越賠越多。

2、部分保險公司會主動離場,短期內不再銷售百萬醫療險。

3、有實力、有能力的壽險和健康險公司,因為牌照允許,會開發長期甚至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因為按照新的健康險管理辦法,保證續保醫療險未來是可以調整保費的。

4、有實力、有能力但是受牌照限制無法開發保證續保產品的財險公司,仍然會專注開發1年期非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只不過條款寫得更加規範。

5、中短期內,在售(無論是1年期還是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的價格可能不會發生什麼變化,長期來講,保險公司是否還能按照原來「理賠不影響續保」、「健康變化不影響續保」的規則給消費者提供續保福利,就要看各家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精算君始終建議:優選大公司、或者已經累積了龐大銷量的產品來購買!

大家發現沒,無論百萬醫療險怎麼疊代更新降價,精算君推薦的產品一直都沒怎麼變化,因為我作為業內人士,除了懂精算、會設計產品,還一直都在認真關注監管趨勢。

最後,回答一下本文標題的問題,目前我們手上持有的1年期百萬醫療險會停售嗎?

當然會!那怎麼辦?要趕緊買嗎?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即便現在搶著買了,精算君預計它們會在1年到期後按照監管新規調整條款。

如果有人在朋友圈拿這規則炒百萬醫療險的停售,這歡迎轉發精算君的這篇文章給ta,哈哈!

好,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

聲明:本文源自於精算君對監管新規的解讀,代表我個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6vjlW8BxtCz63RLs6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