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平原上的夏洛克》是劉德華最期待的土酷電影

2019-12-04     銜娛翻生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朴樹,是娛樂圈的異類,在開始接受人間煙火,開始上綜藝,開始重新寫歌后,依然特立獨行。

他特別不樂意在後半夜錄節目,因此在錄製完今夏最火的《樂隊的夏天》里自己的節目後,他突然起身對馬東說:「到點了,我得回家睡覺」。


朴樹的歌產量低,為電影創作的就更少。復出時寫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的《平凡之路》,去年為蕩滌心靈的《岡仁波齊》寫了《No Fear In My Heart》,雖然也有《解救吾先生》《昨日青空》用他的歌,不過都是重新編曲的老歌,朴樹出手的頻率歸來後依然不高。


和電影的契合度匹配很重要。

今年朴樹的新歌《在希望田》就輪到了一部新片。

儘管從上周末上映至今票房距離千萬仍很遙遠,但這部姚晨、吳京、文牧野等多位明星推薦,首映時劉德華特別發來視頻表示最期待的電影,很乍眼。



乍眼是因為拍片量特別少,票房很低,但是豆瓣評價分數7.8分很高,口碑幾乎是當前上映的國產電影中評價最高的。

《平原夏洛克》,是2019年國產電影的一個異類和驚喜。


它是完全由素人出演的電影,片中人物的名字和演員的一樣,導演親承為了省錢,男一號找的導演爸爸,他媽也上陣了,演個跳大神兒的。

片名改了好幾次,先後有文藝范兒的《塵土飛揚》,和平實風格的《深北偵探故事》等等,最後才定為了有點流行有點說不清,讓你既熟悉又看不太明白,充滿混搭風的《平原夏洛克》。



平原,好理解,就是片中的華北平原,故事的發生地深州,隸屬河北衡水。衡水名氣很大,主要有兩大特產,一個是老白乾,甘冽醇和,一個是衡水一中,批發學霸。


夏洛克,就是柯南道爾筆下的神探福爾摩斯的名字。


這麼混搭到一起,是因為片子確實講的是一個荒誕幽默的故事,老漢超英翻蓋新房,村鄰占義、樹河來幫忙,沒想到樹河卻因意外車禍入院,司機肇事逃逸。於是超英和占義化身「平原偵探」,開始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探案之旅。


為啥《平原上的夏洛克》是劉德華最期待的土酷電影


這部現實題材片子的風格,是幽默荒誕,幽默得有點黑色,荒誕得近乎真實。

在影院看的時候,觀感極好,可以大笑著離開。但是片子的後勁兒不小,由不得你不去想,這一想又會覺得悲傷的力量很飽滿。



為什麼一部喜劇會讓人悲傷?首先它太生活了,你不覺得事件蹊蹺,劇情牽強。

其次就是這麼一部電影,你會發現中國農村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在電影中展現了:空心化、老齡化,農村合作醫療,鄉村的淳樸,城市的腌臢,田野里看不到年輕人,農村感受不到活力,看不到未來。


最打動人的是喜劇化的一些情節,更讓人覺得有時候城裡人正是因為越來越少了農村人的質樸,才變得油膩,面目可憎。

譬如男一號超英要賣馬為重傷的樹河籌錢。一匹老馬,8500賣掉了。但是當他聽說馬販子要賣給驢肉館時,他寧可倒貼200元,也要把馬贖回來。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有多少驢肉館裡賣的是冒充的馬肉啊。超英做不到更大的事,但他可以決定賠錢也不能讓驢肉館騙人。

像《大佛普拉斯》一樣,他在土老闆的行車記錄儀里發現了小三,決定和占義敲一筆「肇事」又不承認的土老闆。


可後來知道確實不是土老闆撞了人,寧可挨頓揍,也不肯要錢訛人。

誠實和善良,距離如今的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不遠。

《平原上的夏洛克》沒有任何特效,但是超英最後頭戴草帽身披塑料布騎馬救急的場景好像帶著通體光環的遊俠。



雖然土了點兒,但是精氣神兒在。就像《神鞭》里傻二說的,辮沒了,神還在。

因此這些來自衡水深州的老農民們在很多人看來老土的行為,又被稱作是土酷。



沒有任何流量明星的加持,這些素人的表演真實但絕不尷尬。

這是導演徐磊的長片處女作。

這位河北深州出來的,非專業出身,干過婚慶攝影的80後,因《金色池塘》被觸動,看《疤面煞星》後決定干點兒影視相關的事兒。


進入電影圈後從事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為袁錦麟拍的爛片《素人特工》設計情節,拍的第一部電影用的素材就是真實發生的老家一位為撞傷昏迷的親戚追尋真兇的故事。

電影在今年夏天,目前中國最有性格也最有型的電影節上,FIRST青年電影展上,他獲得了最佳電影文本獎(類似於編劇獎)。


電影的評分也從那時的7.4分,一路上揚到了目前的7.8分。

電影拍攝完前期不過花了幾十萬積蓄,不過拍完錢就花完了。

據說這部電影當初徐磊在做完粗剪後扔一邊好久,後來偶然結識了憑《無名之輩》賣座又叫座的饒曉志,才有了更多的錢得以完成作品。



饒曉志後來當了這部電影的監製,在電影上映前,拉來他拍攝新片《人潮洶湧》中的主演劉德華為《平原上的夏洛克》宣發打氣。

宣發的物料上有「做人當如超英,兄弟要像占義,幸福好似樹河!」的口號,都是片中的角色定位,應該加上「朋友要像饒曉志」。



這樣簡單又古樸的道義,如今都成了稀缺品。


就像片尾三個老漢相扶著穿過樹林走入田野。地里種的是北瓜。以前馬未都在節目裡說他小時候還總吃這種西瓜,白皮黃瓤紅子兒,現在基本沒有了。

我在那之前都沒聽過這種瓜。


網上的文章里經常用「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來飄朴樹, 對此朴樹不以為然,他說:「不是我仍少年,是這個國家的人都選擇過早地老去。」

《平原上的夏洛克》里的幾位老漢雖然年齡不輕,但表現得卻極為少年。

《平原上的夏洛克》里的幾位老人們是異類嗎,其實我們都曾經那樣,只是一路走來,塵土飛揚,我們帶上墨鏡和圍巾,走過去忘了摘下來,習慣了就成為了生活,忘了自己曾經是那樣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0tK2G4BMH2_cNUgfH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