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電影是什麼?恐怕不會有人想到,不是正在熱映的《葉問4》《特警隊》等賀歲片,而是一部上映了接近38年的《牧馬人》。
如果一個月前,你在百度輸入「牧馬人」三個字的時候,跳出來的答案排在這部電影前面的是楊坤的同名歌曲以及那輛「活徹底」的SUV。
而如今僅僅是片中的一句經典台詞「你要老婆不?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就刷爆了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
視頻的播放量超過3000萬次,原本幾千人關注的這部電影,現在已經有超過13000多人在豆瓣上評價,打分也一路上揚到8.5分!
不僅這部電影在網絡上超級火爆,就連某網友剪輯了片中女主角幹活片段配置了背景音樂後,這首被挖出來的泰國歌曲《清新的小女孩》(泰文:ᥓᥣᥭᥰ ᥟᥣᥢ ᥐᥧᥭᥱ)都已經在音樂平台上熱播。
這部1983年金雞和百花上最風光的電影,現在已經吸引了無數年輕影迷在視頻網站上觀看,抖音上的剪輯視頻不斷翻新,甚至有網友就在抖音平台上追完了這部老電影。
有網友稱,如果這部電影修復重新上映的話,票房不見得比當前賀歲檔的幾部影片差。
日前,影片主演朱時茂在參加活動時曾稱,他這部近40年前的代表作在當年電影票價僅有幾毛錢的情況下,票房上億。換算成今天的票房,大概是兩個《戰狼2》吧。
一部幾十年前的老片子怎麼就引起了如今年輕人的追捧呢?
很多人說是片中朱時茂飾演的老右派許靈均和四川姑娘李秀芝在祁連山下敕勒川牧場裡的愛情,純真質樸,經典至今,讓今人感動。
這是著名導演謝晉根據當時傷痕文學作家的代表人物張賢亮的中篇小說《靈與肉》改編而成的。
電影講述了許靈均因解放前跑到美國的資本家父親而被打成「右派」,在西北的祁連山牧場一待就是30年,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意外地與農村姑娘李秀芝成為夫妻。80年代初,三十多年沒見他的父親如今已是億萬富翁,來華尋子。但他最終放棄了到美國的機會,回到敕勒川和妻兒團聚。
《靈與肉》原作不過2萬多字,書中對於許靈均在選擇回大西北還是去美國的時候,割捨不下的主要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以及患難與共的的牧民們。
80年代初的人們對精神的追求遠遠超過對物質的追求,就是這種質樸的情感在當年引起轟動,在如今引得青年人追捧。
在改編成电影後,謝晉根據當時的環境添加了對政治、時代的一些看法,讓許靈均「留下來建設祖國」的出發點更切合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當然如果一昧是這樣的主旋律論調,那麼今天的年輕人的興趣未必那麼濃厚。
經典就在於剔除了那些如今看起來過時的論調,電影依然非常可看。
除了整部影片在大草原的部分猶如油畫一般的畫質,剛剛開放的北京,對於開放後一切新鮮事物的追求,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態等,都值得欣賞。
張賢亮曾經寫出《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多部作品,他的很多作品也都被搬上銀幕。
除了《牧馬人》之外,還有根據《浪漫的黑炮》改編的《黑炮事件》,根據《邢老漢和狗的故事》改編的《老人與狗》,根據《肖爾布拉克》改編的同名影片等等。
而這其中,最受張賢亮青睞的就是影片《牧馬人》。
已經在五年前故去的張賢亮,其作家名氣已沒有他留下的影視基地出名。
他當年靠不到80萬元建起來的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拍攝過陳凱歌的處女作《一個和八個》、何平的《雙旗鎮刀客》,更因星爺的《大話西遊》而蜚聲海內外。
11年前故去的謝晉導演,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拍攝了三部以文革為主題,分別是《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和《芙蓉鎮》,三部經典。
拍攝《天雲山傳奇》的時候,因為電影聚焦在右派上,所以遭遇了很多波折。但《牧馬人》的叫好叫座,得以讓幾年以後的《芙蓉鎮》順利開拍。
謝晉的《牧馬人》讓主演朱時茂和叢珊成為了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大眾情人。
二十年前,朱時茂曾經和叢珊坐下來認真談過拍《牧馬人2》。
據說當年朱時茂把投資都拉來了,可惜已經出國見過大世面的叢珊,在表演、表達等多方面都和朱時茂沒有談攏,最終至這部續集胎死腹中。
兩個人直到在新世紀的電影《兩個人的房間》和電視劇《軍旗飄揚》中才再續前緣,三度出演夫妻。
在《牧馬人》中的朱時茂,讓如今的年輕人頭回兒看到當年那麼俊朗的當紅小生茂哥。
濃眉大眼的朱時茂,很多年輕人知道他,大概還是當年和陳佩斯在春晚上的表演。
陳佩斯和朱時茂退出春晚後,才有了趙本山在春晚上的小品王的存在。
女主角叢珊的從影經歷,則印證了兩句經典名言。
一是張愛玲著名的「出名要趁早」。19歲的叢珊因拍攝本片,一下子從普普通通的中戲大學生爆紅成大眾情人,她的同學中包括姜文、呂麗萍等人。
另一句名言是「出道即高峰」,有讚許也有悲涼。
叢珊出演《牧馬人》後獲得了金雞獎影后的提名,一夜紅遍天下,可惜這也是她迄今為止作為演員的最高峰。
80年代中期,演藝生涯並不很順利的她在出國熱中去了法國留學學表演,可惜的是最後未能畢業。
90年代初期去台灣演了一部《戲說慈禧》,那也是過往這30年來她飾演唯一的一個女一號。
後來她又來到香港在亞視演了兩部電視劇。
比較出名的是甄子丹主演的《精武門》,叢珊在劇中飾演配角綺翹。
在鳳凰衛視當了兩年主持人後,叢珊回到大陸繼續演員生涯,只是已不復當年爆紅的存在。電視劇、電影演了不少,但是只能演配角了。
當年在法國留學時巧遇了前夫石涼,二人的婚姻卻沒維持幾年就分道揚鑣了。
石涼也是演員,演過不少知名作品,但他最為人熟知的亮相是在北京衛視的《檔案》節目中的主持人。
主持之餘,演戲也沒放下,2019年下半年他就有《上海堡壘》和《長安盜》兩部電影上映。
《牧馬人》中的其他角色,演藝生涯也是好壞參半。
二人在片中的兒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火的小童星方超。
他一直是謝晉最喜愛的童星,兩歲時就出演了謝晉的《啊!搖籃》,5歲拍《牧馬人》,6歲拍《泉水叮咚》,12歲拍《我只流三次眼淚》,14歲拍《清涼寺的鐘聲》。
15歲之前,方超已經出演二十多部電影、電視,絕對是八十年代最火的童星。
可惜在高考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時,卻因為身高等問題,無緣中國最高的演藝學府。此後的演戲機會也越來越少,戲路越來越窄,一樣是「出道即高峰」的演繹版本。
2013年,當年的《牧馬人》劇組在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節目中三十年後重聚。朱時茂說,如果《牧馬人》裡面沒有這個角色,這個戲就遜色了一大半。
這個角色就是牛犇扮演的郭pia子。
這個口加扁的字,是在電影片尾上打出的名字,在書中作者用的則是"翩躚"的「蹁」字,在鳳凰衛視的節目中,字幕上打出的竟然是「嘌」字。這個出自地方方言的字究竟是哪個,目前沒有定論。
在《辭海》里有片尾演職員表上的字,但是讀三聲bia,而且這個字一般的輸入法根本打不出來,和電影里的讀音又不一樣。
就像很多老一代觀眾在看牛犇演戲的時候,都會一張嘴就叫出他在《牧馬人》中的角色:郭pia子,而他的名字「牛犇」沒有他的角色出名,至於他的本名「張學景」知道的則沒有幾個。
他在戲中最精彩的演繹不僅是給許靈均說來一個老婆的那句經典台詞,最牛的是他對著大字報尿尿的鏡頭,演出了普通老百姓對整人時代最質樸的質疑。
演了一輩子配角的牛犇在2017年獲得了金雞獎的終身成就獎。
而在1983年,他就是靠《牧馬人》中的角色得到了最佳男配角獎,而且是金雞、百花兩個最佳男配角獎一起捧走。
不過當年的製片廠體制,演員的片酬和普通人的工資沒啥大區別,掙不到什麼錢的。因此他拿到了金雞獎後曾經說這金雞還不如換個老母雞吃肉喝湯來得實在,結果讓上影廠的領導們批了他好幾年。
如今80多歲的牛犇依然活躍在影壇上,堪稱銀海佳話。
其實他也是童星出身,早在1945年,僅有十歲的時候,就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聖城記》。
此後70年中,他用一個個黃金配角完美詮釋了自己的藝海生涯,也是華語影史上鮮有的從童星一直演到老的超級長青樹。
三十七年前的《牧馬人》滌盪了靈魂,由此讓現代觀眾很多感觸。
真正的美好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褪色。
對於年輕人來說,在如今複雜紛繁的世界,《牧馬人》里那種「讓我們談一段簡單的戀愛吧」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如今看來如同兒戲的送老婆這種事,最刺激如今大齡光棍兒們的腦神經。
《牧馬人》中人們簡單樸素得掉渣的生活,倒是成為了讓物質得到極大滿足的我們最艷羨的日子。
對物質的追求,和《牧馬人》中相比,已經成為這三十七年來中國社會最大反差。如今不僅中國富翁們基本上在精神、情感上一貧如洗,負翁們也都如此了。
影片一開始就吟唱的《敕勒川》,都讓我們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恍如隔世。
時間僅僅過去了四十年不到,年輕人對《牧馬人》的追捧,真得應該讓我們好好反思這些年我們究竟都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