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電影642.66億元的總票房又書寫了新的傳奇,可是成績掩蓋不了光環背後的陰影。全年至少20部電影先後遭遇撤檔,或改期重新上映,或再見無期,因而2019年也被網友戲稱為中國電影「撤檔」元年。
2020年新年剛過,「撤檔」疑雲又現身。網傳前中國女排功勳教練陳忠和因不滿電影《中國女排》預告片中自己的形象定位,直言不同意該片的上映。
原本將在大年初一上映,振奮國民精神的《中國女排》能否如期上映,前程未卜。
畢竟類似的撤檔情況剛過去沒多久。
原本要在2019年10月25日上映昆汀·塔倫蒂諾的第九部電影《好萊塢往事》,就因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認為該片極度醜化了她父親的形象。
她直接寫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最終把痞子昆的倒數第二部電影「挑落」馬下。
李香凝在美國沒實現的事兒在中國實現了。
因為昆汀認為電影對李小龍的刻畫並無不妥,拒絕做出修改,因此該片在大陸上映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
《好萊塢往事》對李小龍的「醜化」,在電影拍攝之初,李香凝就和昆汀方交涉過,可惜痞子堅持己見。
最終電影不僅打破他自己作品的首映周票房,還在全球各地包括香港在內的電影市場狂攬4億美元票房。
因此我們對《中國女排》能否登陸中國大銀幕就心懷忐忑。
這種忐忑來自於網傳的陳忠和寫給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的一則簡訊。
信中言辭激烈,直指片方為了娛樂而肆意踐踏別人的形象,不顧事實,傷害了中國女排和他本人的名譽。
陳忠和作為中國女排的功勳教練,在中國女排最低潮17年無冠時,率隊連奪2003年世界盃和2004年奧運會冠軍。
特別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0:2開局不利的情況下,最終上演大逆轉,成功翻盤英勇奪冠,極大地提振了國民士氣,女排精神再一次為人稱頌。
陳忠和自上個世紀70時代末就作為陪練加入了中國女排,兢兢業業為中國女排奉獻了大半生。
對於一個體制內的人,大部分時間陪著中國女排默默地艱苦訓練,流血流汗不流淚。
站上領獎台光榮那一會兒,下了領獎台苦逼大半生。
因此在《中國女排》不斷發出的預告片中,見到自己被「醜化」成覺得不公平搶吃女排姑娘的雞腿兒,個子太小被人歧視,訓練場上直接被排球砸暈等,陳忠和很難接受。
是不是陳忠和太過上綱上線,缺少寬容心態,外人下定論並不合適。
看看他當年弟子趙蕊蕊、楊坤等人的微博支持,就知道即便奪了金牌,一樣還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存在。
人走茶涼並不罕見。在金牌體制下,我們對冠軍的追求大於一切。
集體的榮譽必須高過一切個人訴求等等。陳忠和受過何等不公平待遇等,我們並不清楚,但是從他如此言辭激動地表現就說明光鮮的成績背後隱藏了不少心酸和淚水。
有關陳忠和爆發的消息,是由中國著名體育記者棋哥爆料的。
熟悉中國體育的人,尤其是本世紀初經常看《體壇周報》《南方體育》《足球》等體育刊物的人,對棋哥的大名更是不會不知道。他是才子佳人云集的足球新聞評論界不多的業餘寫手。
棋哥其實並不是第一爆料人,他只是在微博上轉發了網傳的陳忠和的簡訊截圖。因其多少也算是新聞圈內的人,相信不會不做調查、不做判斷,就貿然轉發,從而讓該事件愈演愈烈。
有關電影《中國女排》,應該說是中國比較少見的體育電影題材。
而體育題材電影一直都是以正能量釋放、個人成長為主要目的的,近幾年來比較優秀的就有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和俄羅斯的《絕殺慕尼黑》等。
但《中國女排》之前,中國體育電影拍得還行的,還得是60年前謝晉導演的《女籃五號》。
那之後迄今一個甲子過去了,中國電影已經貴為世界第一票倉,但是仍然沒有能體現出中國體育精神的電影。
有一些體育類的電影,要麼形式主義,要麼不倫不類,質素較低。
而《中國女排》之所以被很多人期待,不僅是因為題材足夠豐富,足夠感人,而且執導筒者乃是大名鼎鼎的陳可辛。
陳可辛,堪稱香港導演北漂第一人。
拍攝的電影基本上叫好叫座,尤其在進入2010年代後,兩部作品《中國合伙人》和《親愛的》,不僅契合時代,而且直抵人心。
由他來操作《中國女排》應該說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是經驗豐富。作為學院派代表,陳可辛在港片黃金時代進入影視圈,拍攝了多部優質作品,尤其是《甜蜜蜜》。
陳可辛用鄧麗君的《甜蜜蜜》《再見!我的愛人》《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五首歌還原國民的時代記憶,恰到好處地將觀眾的情緒調動到位,堪稱華語電影史最經典的作品。次,陳可辛更善於現場調度非職業演員。之前給李娜拍廣告片的時候,別人就說陳可辛厲害,幾句話就讓李娜在演戲上開竅。
《李娜》也是陳可辛導演的另一部中國體育大片,將真實再現李娜奪法網冠軍創造中國體育史的奇蹟。
檔期還未宣布,估計都在觀望《中國女排》的反響。
元旦時,中國著名文娛投資人麻寧在做客央視CCTV6時,就特別提及了《中國女排》的拍攝,對陳可辛的選角、導演水平都極為稱道:他不會讓我們失望。
從目前預告片呈現的信息來看,電影《中國女排》採取的是「雙雄」對峙的表演。
當然以中國女排的象徵郎平為主,另一個就是曾經默默奉獻的陳忠和。
這裡面有精誠合作:1995年起,陳忠和擔任郎平在國家隊的助手。
有各為其主:2008年奧運會,郎平率美國隊在北京擊敗中國隊。
可謂一生摯友,一日對手。
半年前,郎平的飾演者就已經被公布是鞏俐。
選角就迎來了一片喝彩聲。
首先鞏俐的郎平造型就被網友嘖嘖稱道:太像了。
其次鞏俐在接到角色後,曾經多次深入郎平執教現場進行觀摩、學習,做筆記分析角色、劇情,並迅速和女排隊員打成一片。
幾十年我們在看電影報道時經常會說演員為了演好角色,深入體驗生活,經常都是幾個月、半年的進行,已經是行業慣例。
只是近些年,中國經濟大發展,影視行業迎來爆髮式增長。
一些以小鮮肉、小花為代表的年輕演員,不要說體驗生活了,連有時候出現在劇組都成為奢談,於是中國影視行業出現了世界影視行業難得一見的演員摳圖演戲。
老一代中國影人的用功精神,好像都已經斷代了。
因此如今年輕人心目中的鞏皇,做法讓人讚嘆。
再有就是鞏俐雖然年過五十,但是身材、氣質都保持良好。
當金馬獎評委會主席,大氣大度,但在關鍵時刻不含糊。
5月的坎城,儘管中外明星雲集,但是當鞏俐和她的新婚老公出現時,儘管鞏皇不是錦衣華服,但是強大氣場立刻讓其他明星黯然失色。
上個月,本來是她暌違內地銀幕三年來的回歸之作,但是《蘭心大劇院》遭遇「你懂的」的處理,於是她主演的《中國女排》就讓人無比期待。
鞏俐的對手戲是由中國票房第一人黃渤表演的。
黃渤的表演能力不必多說,僅僅是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的那一段飾演,已經是全年最佳男演員的表現。
而讓陳忠和不滿的,除了對黃渤某些表演方式有些微詞外,主要是青年陳忠和與郎平之間的「較量」中,青年陳忠和飾演者的表現。
飾演青年郎平的是她的女兒白浪,而飾演青年陳忠和的則是當紅小生彭昱暢。
有關彭昱暢的表現,客觀說,在預告片中只能是管中窺豹。
估計彭昱暢天生的一臉喜相,讓一直勤勤懇懇的老黃牛,一臉嚴肅的陳忠和頗為不適應。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預告片中的笑料好像無傷大雅。對於以導演陳可辛為代表的創作團隊來說,增加幽默、搞笑情節,也是為電影的節奏考慮。
裡面有虛構的部分,有張冠李戴的部分,但是對於創作者來說,為了整體的藝術呈現,而做一些變動本也無可厚非。
如果真實完全地表現女排的生活,那麼恐怕只有「苦大仇深」的單一感覺。
因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無數次看到他的傳奇,只有這一回看到了他的平凡。這有什麼不好?
但你永遠不知道人家都曾經承受過什麼,經歷了什麼,所以對陳忠和之前還是歡迎陳可辛拍攝電影,成片後卻氣急敗壞的表現,還是不要妄加評價。
倒是那些嘰嘰歪歪說電影這麼大張旗鼓地拍了,馬上到來的東京奧運會女排如果沒奪冠,臉往哪兒擱?
我想這才是《中國女排》最應該在大年初一,舉國矚目的時候上映才好。
因為中國女排的精神,從來不止就是為了金牌。
而是無論輸贏,都能夠從地上爬起來,正視你的對手,無私無畏,永不放棄。這才是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傳承的女排精神。
也是我們希望在電影《中國女排》中看到的。
還有二十天左右,電影正常就要上映了。由易烊千璽演唱的主題曲連名字都還沒曝光。
如果有技術性的撤檔通知突然出現,我想我不會感到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