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開森~好好的家庭聚餐卻是在醫院度過的」。這是因為小侄女吃了飯之後,嘔吐不止,一家人抓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孩子脾虛積食很久了,嫂嫂聽後也後悔,之前醫生說孩子脾胃嬌嫩,讓注意孩子的飲食,但每次看孩子吃的開心,嫂嫂也就沒在意,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嫂子自責不已。
醫生檢查的時候,小侄女咳嗽不停,醫生問這樣多久了,嫂子說感冒好了之後就一直咳嗽。醫生嚴肅的批評了我們,說:孩子咳嗽不停就是脾胃「求救」的信號,孩子積食,脾胃虛,營養吸收不足,會耽誤孩子的發育。醫生的這句話才讓嫂子和媽開始重視孩子的吃飯問題。
孩子的脾胃本就脆弱,稍不注意,就會受傷,這就要求家長平時給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要謹慎,並不是所有的食物孩子都能吃,有些食物心軟,給孩子吃了,會加重脾胃的運化負擔,削弱脾胃功能,從而導致孩子積食,脾虛加重,耽誤發育。
兒科醫生:有3種食物,傷脾又積食,孩子再喜歡,家長也不能給
1.厚膩「飯糰」
像肉類、魚類這種厚膩的食物,對於孩子來說,是不能多吃的,會增加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容易讓孩子出現積食咳嗽的現象。即使是給孩子吃,也不能多吃,而且還要和蔬菜混合著吃,以免孩子營養不均衡,增加挑食的毛病。
2.湯泡「飯糰」
雖說孩子剛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從流食開始適應,但是孩子適應輔食之後,「流食飯」真的不適合了,但是很多還長認為湯泡飯既有營養又好吸收,還是繼續給孩子吃。殊不知,米飯經過菜湯浸泡後,變得軟乎乎的,幾乎不用唾液酶的分解就進入腸胃了,對脾胃來說,運化負擔很大,容易積滯胃裡,形成積食。
3.酸甜「飯糰」
「酸甜爽口,好吃極了」,這大概是孩子們內心的想法吧,但是酸甜口味的食物對孩子的脾胃傷害極大,會降低脾胃的運化能力,讓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這種食物家長還要要拒絕孩子的好。
「脾胃是後天之本」,調養孩子脾胃,勢在必得
脾胃是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家長平時應該多注重孩子脾胃的健康,沒事給孩子喝點肽菇末,用來清理孩子體內的積食,促進脾胃的發育。而且孩子隔三差五喝點肽菇末水,還能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讓孩子更好的吸收營養。孩子消化好、吸收好、營養足,才能更健康,長大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