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孩子金錢觀家長從小就要開始教育,每個家庭地經濟狀況都不大相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樹立一個正確地金錢觀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讓孩子了解金錢併合理地運用呢?
首先在孩子小時後我們先要告訴他們金錢可以獲取物品的價值,到底多少錢可以買到等同價位東東西,這些是有必要讓孩子了解清楚的。孩子小時候對於金錢的面額沒有概念,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一個書包是一百元,一個文具盒是十元,這樣慢慢地孩子對於金錢的數額就會有一個大概的理解。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孩子知道這件物品的價值,孩子在想要某一個物品時就會考慮這個物品的價值,所以慢慢地在滲透金錢觀。
等到孩子上學後對於金錢有了概念,就要開始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過這其中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就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
對於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隱瞞。但是很多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會不會變得虛榮,或者變得花錢大手大腳,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咱們家裡的條件可以滿足你的正當需求,但是你要記住這些錢是爸媽的不是你的。」這樣慢慢地影響孩子,孩子以後也會變得很獨立,眼界也會更開闊,如果我們一味地隱瞞家中的條件,孩子以後可能會變得自卑。
而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我們更不能隱瞞,如實的告訴孩子,但是孩子的正當需求我們一定要滿足。如實的告訴孩子是為了不讓孩子潛意識認為家裡有錢,讓他可以養成一個節儉自強的性格,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是為了讓孩子變得自信陽光。這兩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這樣教育以後也會樹立一個良好的金錢觀。
下面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算錢,很多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很多家長在買單之後很少會去看帳單,導致孩子有樣學樣,比如買了零食或者文具結帳後也不過問多少錢。我們做家長都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對於自己的經濟已經十分了解,但孩子不一樣,孩子只知道伸手要錢去買東西。這樣,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以後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節儉,養成錯誤的金錢觀,所以我們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知道自己每一分錢的去向,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
最後,等到孩子逐漸成長就要開始教育孩子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靠父母的勞動獲取的,然後讓孩子也在勞作中獲取自己的零花錢。這種方法的好處多多,首先可以讓孩子知道每一分錢的不容易,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這種教育方法適用於每一個家庭,因為不管是什麼家庭的孩子,都需要養成節儉獨立的品質,不能讓孩子認為金錢是可以付出任何東西就可以得到。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提金錢,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只想讓孩子安心學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其實不然,金錢觀的樹立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必須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不然等到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栽跟頭。雖然我們常常說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是金錢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剛需,而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不管是對於他以後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TS1JHQBLq-Ct6CZ4K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