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帶孫子打點滴, 護士查房時看到的畫面, 被網友調侃: 太難了

2020-02-14     貴州么哥

小時候,孩子一聽到打針就是非常的害怕,只有走進醫院就能夠太聽到孩子的哭聲。對於打針這件事情,家長也是非常的為難,畢竟每次帶孩子打針都需要費好大的力氣。所以說只要帶孩子去打針,就會在醫院消耗很長一段時間。

前兩天看到了一個帖子,引來了很多人的注意,帖子說的是爺爺帶孩子去打點滴的事情,而當護士查房時看到病房裡的畫面實在是太好笑。

原來事情是這個樣子的,王女士和丈夫平時的工作比較的忙,所以很少有時間去照顧孩子。為了讓孩子的生活質量得到保障,王女士將孩子交由了爺爺奶奶。

這樣一來,孩子平時的生活也得到了一點的改善,自己工作起來也比較的放心,然後等到下班之後,再將孩子接回自己的家。

但是隨著天氣轉涼,小孩子發燒感冒是很常見的事情,即便是爺爺奶奶對孫子很是照顧,但還是避免不了感冒的現象。為了讓孫子儘快好起來,爺爺就帶著孫子去了醫院打點滴。

大概是半個小時過來了,當護士過來查房的時候,眼前的一幕使得自己差一點笑出聲了。


只見病床上躺著孩子的爺爺,而打針的小朋友則是坐在病床附近的小板凳上,這樣的情形護士還是第一次遇見。

出於好奇,護士詢問孩子原因,才知道由於他的爺爺太累太睏了,所以孩子就讓爺爺躺床上睡了,等到自己輸液結束之後,自己再叫醒爺爺。

雖然剛看到這一幕時,有些覺得好玩,也覺得這個孩子很是懂事。網友也在下面紛紛調侃說這孩子太難了,還有人開玩笑地模仿孩子的語氣說:這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有老人帶孩子固然是好的,但是這幾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1.身體不太好的老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都會努力地去工作,但背負在自己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時候很難做到工作和孩子相平衡。

而很多老人為了幫助自己的子女減輕身上的負擔,都會主動選擇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家長需要了解的是,並不是所有老人都適合帶孩子的,對於一些身體不太好的老人,不建議家長將孩子交付給他們。

畢竟大家都是知道的,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話,不僅照顧不好孩子,反而還會加重自己的身體負擔,甚至可能會因為疲勞過度而生病。

所以說再讓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觀察他們的身體狀況,看是否能夠處於一個能夠幫帶孩子的狀態。

2.性格比較固執的老人

大家都知道,長輩的一些行為或者是性格是能夠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或者是習慣的,而且一旦形成,是非常難以改成的,到時候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所以千萬不要讓性格比較固執的老人幫著帶孩子,這樣的話,很容易讓孩子也形成這樣的性格。

除此之外,如果老人的性格比較的固執的話,對於孩子的身體成長也是非常的不利的。

比如說孩子生病了,明明需要去醫院治療,但是一些老人會用一些偏方,這不僅不能夠幫助到孩子,還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如果一旦耽誤了治療的話,還會使得病情更加的嚴重。

3.溺愛孩子的老人

都說隔輩親,其實是一點都沒有錯的。很多老人都是非常溺愛自己的孫子的,只要孩子想要的,老人都會想著辦法的去滿足孩子,這樣一來就養成了孩子的壞習慣。

等到將孩子帶回家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身上有一身的臭毛病,而且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比如說挑食或者是貪玩等,就算是家長說教孩子,孩子還是不會去聽,有時候甚至會搬出自己的爺爺奶奶去做比較。

其實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爺爺奶奶對於他們溺愛的生活方式,習慣了什麼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家長最好是不要將孩子交給過分溺愛孩子的老人,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養成孩子好吃懶做的毛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JEKRnABjYh_GJGVjz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