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出現的兩款歐洲六代戰鬥機,能否超越中美俄戰機製造水平?

2019-07-17     皇家橡樹1972

英國公布的新隱身機叫做「風暴」,就是圖片里的這個樣子。

從「風暴」模型尺寸來看它似乎比F–16戰鬥機的體積還要小一些,幾乎與日本「心神」戰鬥機的體積相當。 對比於皇家空軍服役的F–35四代隱身戰鬥機,「風暴」的體積確實太小了。

現代戰機的設計隱身是「重中之重」,為了突防就要將航空彈藥內置化,因為現役航空彈藥的外形除個別大型巡航飛彈外,絕大多數都是不隱身的,採用外掛架掛載彈藥就會形成飛機是隱身,而彈藥不隱身這樣的情況在敵方雷達的顯示上隱身飛機就會一覽無餘!所以才要將彈藥掛載在內置彈倉中。

但從「風暴」的全尺寸模型來看,它的內置彈倉對比於現在已經服役「五代機」型肯定會非常小!原因就是它的本身體積就不大,這就限制了內置彈倉的空間,空間太小所裝的彈藥必然要少,沒多少彈藥咋能去執行更多的任務?

風暴戰鬥機的機艙圖,這型「小飛機」是可以指揮比它更小的無人機的,也就是說「風暴」雖然自身攜帶彈藥量很低,但是擁有指揮「蜂群」的能力,大量對地甚至對空的任務由無人機完成,它自己則充當指揮機,而且「風暴」還採用了更高級的VR技術(虛擬現實),飛行員通過頭盔VR面具就能指揮「無人機」作戰。

英國目前已經擁有了F–35B隱身艦載戰鬥機和「颱風」這樣的3.5代戰鬥機,在歐洲空域可以保證自己的國土防空和執行對外打擊任務…但是,當前排在世界前三位的軍事大國,都已經自行研製和開始大量裝備隱身多用途戰鬥機了,英國包括整個歐洲都已經落伍!只能購買美國的F–35系列戰鬥機,國防這種大事兒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行研製才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而歐洲國家目前國力衰減、加之現代隱身機的製造鏈越來越長、研製費用越來越驚人……歐洲單個國家根本沒有能力去研製,英國也是一樣,據說「英六」投資只有20億英鎊這點錢夠幹啥的?

所以,將來必須要走聯合研製的道理,就像聯合研製「颱風戰鬥機」,目前英國「鼓動」日本加入到這個項目當中,瑞典也是在「鷹獅」系列完成後沒有再研製「五代機」,也想跨越式發展也打算加入到「英六項目」,如果有了日本和瑞典的加入「英六項目」在資金和技術上會寬鬆一點。

總之,雖然英國展示「六代機」模型,並不代表它就會繼續研製下去,乃至最終量產……它也可能是一個招商項目,就是先有個計劃與整體,然後其他國家參與進來(類似F35模式),根據綜合測評有可能把尺寸加大...英國展示了「六代機」模型,說明歐洲主要國家已經開始追趕世界潮流了,如果再在國防上「等靠要」整個歐洲就會被邊緣化!很難維持自己該有的利益。

巴黎航展上的「歐六」模型,不知道是不是最後成機的樣子。

法國也沒有研製「第五代機」,就是因為資金的嚴重缺乏!還有就是國內市場太小了,參考「陣風」的需求量,法國最多有300架的需求,這麼小的量再分攤是上研製費用,那麼整機的採購費實在是太高,超過了五億歐元一架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沒錢之外,當前法國總體安全形勢是很好的,即便是法國與其他國家發生了利益衝突,憑藉法國現有的軍事實力可以解決,比如「利比亞戰爭」,在這種形勢下法國還暫時不需要第五代機。 但不需要五代機只是暫時的,如果將來對方出現大批的五代機群,即便是不與法國發生戰爭,給法國造成的軍事壓力也是極大的,所以法國想「跨越式發展」,研製更強大的「六代機」與之抗衡。

2019「巴黎航展」上展示的法徳合作研製的「第六代」戰鬥機模型,打算在2040年服役,從外表看起來略像俄羅斯的蘇–57,採用DIS進氣道設計。

法國的「六代機」由「達索公司」牽頭,召集所有法國一流的航空企業參與進來,並且聯合德國,要利用德國在航空方面的製造和產能優勢,這樣既可以分攤研製經費又能有較大的生產量,法徳兩國在「虎式」武裝直升機項目上就有過良好的合作共贏。

「英六」所展示的「網絡中心戰」能力和空中指揮無人機的能力。

第六代機將來會成為網絡指揮的核心,有可能是一架六代機具備可同時控制十幾、二十幾架無人機的能力,對地/對空與敵接觸是無人機的事情,六代機只是充當空戰指揮所,這樣它自身就安全了許多。

但,英國、瑞典也好、法徳兩國現在又加上西班牙也罷,想研製「六代機」的願望是好的,可問題是跨越了五代直接到了六代這種情況讓人覺得不踏實,沒有經驗積累在研製過程當中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的,因為技術層級越高的技術就越需要積累才行!沒學會走路就開始要跑步,最終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uBgBGwBmyVoG_1ZBe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