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開展了一場以戰備為中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被稱為「三線建設」。為此,有超過400萬人遠離家鄉,支援、參加國家「三線建設」。鳳縣鳳州鎮「紅光溝航天六院」,又稱067基地,便是「三線建設」的主戰場之一。2019年末,「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入選我國「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在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條件差的當年,中國的老一輩航天人不怕苦、不怕累,在紅光溝艱苦創業,不但改變了當地的生產生活環境,更在那裡為中國各型號運載火箭提供了可靠的發動機。
時光荏苒,讓我們回首過去,看一看老一輩航天人如何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而奮戰。我們要學習老一輩航天人奮鬥報國的情懷,弘揚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寶雞加快追趕超越貢獻力量。
1964年8月,「三線建設」拉開序幕。
1965年1月,067基地選址人員到達陝西省寶雞市秦嶺深處的鳳縣。
1965年3月,開始搶建亞洲首台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台。
1969年6月,067基地全面建成,試車成功!
1970年12月,高空模擬試車台首次試車一舉成功。
1980年5月18日,067基地研製的發動機推舉著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如利劍出鞘,劃破萬里長空,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運載火箭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19年末,我國「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由鳳縣與航天六院申報的國家工業遺產「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成功入選!航天六院舊址,代號067,是坐落於鳳縣深山中的中國唯一航天液體動力研製基地。曾經在這裡奮鬥的航天人,以「忘我、奉獻、拼搏、科學、嚴謹」的態度,平山地、啃饅頭、住草房,不懼惡劣的自然環境,離家鄉、別妻女,在經濟和工業基礎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為我國的運載火箭液體發動機研發傾盡心血,留下了一段段光耀歷史的佳話。
「三線」就是奉獻 給個杭州也不換
「三線建設」,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超過400萬人舍小家為大家,在「三線」落地生根。
「你看看這車票,寫的目的地可是『鳳州』,想想杭州、廣州、蘭州,哪個不是好地方。」1965年農曆新年剛過,航天五院的馮必達接到任務:支援「三線建設」。聽著同行的人熱情議論,馮必達不願多說話,在他的印象中,鳳州除了山還是山。火車跑了兩天兩夜,在三面環山、積雪不化、寒風凜冽、道路泥濘的現實面前,大家對鳳州的美好想像化為泡影。
其實早在馮必達之前,已經有不少人來到了這裡。
姜福來是067基地的選址人員之一。1965年他來到鳳州附近的安河溝。他記得當時的安河溝寒風肆虐、荒草遍地,幾條進山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住的是土牆砌的房子,裡面根本沒有床,幾十塊土坯摞在一起,上面鋪些麥草稈就算有床了,一日三餐除了蘿蔔就是炒包菜,一兩個黑面饅頭堆在玉米面窩頭中間,都屬於難得一見的細糧。
條件差點人能忍,但金貴的實驗儀器忍不了,修一條好路迫在眉睫。命令下來了:總長18千米,3個月完成。
「既然工作需要,我就是拼上性命,也要保證完成任務!」067基地原發動機生產廠副廠長王本蘭跟自己槓上了。人拉肩扛都是基本操作,山路崎嶇全靠兩條腿,渴了喝河水,餓了啃窩頭,三班輪流倒,人歇路不停。終於,這條基地交通的大動脈,在1965年9月底提前完成。
從荒草遍地到學校、醫院、住宿、生產等功能齊備,航天人硬是靠著敢打敢拚絕不服輸的精神,把當年鳳州的山溝溝變成了周圍人都羨慕的「城裡人生活的地方」,給個杭州也不換!
英雄不問出處 廁所之中搞研發
1980年5月18日,這一天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的第一枚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舉國歡慶!黨中央、國務院專門給067基地發來賀電!
成功的取得,離不開姿控發動機的高質量運行。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傅永貴,時任姿控發動機研發負責人,而他的研發竟然是在廁所中完成的。
「當時條件差,沒有醬油沒有鹽,連骨頭帶皮的肉,一個人一月才七兩。有限的經費都保障研發,但仍舊不夠。」傅永貴回憶說,「當時基地的研發、生產等都是為保障75噸以上大推力發動機設計的,沒有姿控發動機的實驗室。」
條件雖差,難涼熱血!
傅永貴提出,先調配車工、銑工過來,鉗工的活由他自己干,抓緊加工實驗件。「當時心急如焚啊,就想著我們一定要為國家爭口氣。當時生產的零件很小,有的孔徑只有0.5毫米,不仔細看都看不清楚。」
功夫不負有心人,實驗用的設備終於做出來了。設備有了,卻沒有實驗場地。
自己造個簡易的!說干就干。簡易實驗台建好了,很快就完成了幾個簡單實驗,但隨著大發動機研製人員的遷入,臨時改建的實驗間也必須騰出來。
傅永貴靈光一閃:實驗室外面有個廁所就在河溝邊上,用的人很少,能否「暫借」廁所作為臨時實驗間呢?
時間緊、任務重,就這樣!
傅永貴帶人把便池裡的大糞掏凈,用河溝水沖洗乾淨後作污水池,用水泥堵上蹲坑。傅永貴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當時實驗室的分布,男廁所是觀察室,女廁所作為實驗室,他們在男女廁所之間打上一個孔用來觀察,可這個觀察孔密封不好,因為要攻克的項目多,實驗頻率特別高,傅永貴等科研人員經常白天黑夜連續實驗,整天在有毒推進劑環境中,人熏得頭昏腦漲,噁心,眼睛紅腫,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
管不了那麼多了,「廁所實驗室」就這樣開始了實驗。這個「廁所實驗室」從1970年末開始做實驗,一用就是十多年。遠程火箭姿控發動機所有單機攻關實驗和預研性實驗,都是在這個「廁所實驗室」完成的,試過的實驗件有200多台次,實驗總啟動次數達數十萬次。「廁所實驗室」不僅大大加快了姿控發動機的研製進度,也為姿控發動機實驗室的建設爭取了充足的人力和時間。
今日長纓在手 何日得以縛蒼龍
1969年6月,經過建設者4年披星戴月、忘我奉獻的建設,067基地終於建成投產。整個基地以鳳州鎮紅光溝為主,綿延21公里,建成了研、產、試、管、服功能配套齊全的綜合性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形成了「一條紅光溝,兩代發動機,服務三大總體院,四個核心區,應用於彈、箭、星、船、器五大領域」的事業格局。
1969年6月14日,是載入中國航天發展史冊的日子。這一天,我國遠程火箭一級發動機考台試車。試車當天,基地空地站滿了人,山坡上站滿了人,大家翹首以盼,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時刻。上午11時許,試車警報響過第二遍,人們都緊張地屏住了呼吸。「5、4、3、2、1,開車!」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冷卻水從導流槽中傾瀉而出,緊接著一聲石破天驚、震耳欲聾的「怒吼」從試車台上傳了出來,這震天動地的巨響在山谷中劇烈地來回碰撞,震撼著每個人的心。冷卻水被橘紅色的火舌瞬間氣化,從試車台兩邊噴薄而出,像一條白色的長龍綿延幾千米,在山中不住地翻騰。
整整300秒後,轟鳴聲戛然而止。「成功了!成功了!」這吼聲令所有067基地的參與者熱血沸騰、鬥志昂揚。首戰告捷、連續作戰,爭取更大的勝利。1970年12月28日,高空模擬試車台進行了35秒首次考台試車,一舉成功。
在當年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在紮根紅光溝的28年里,067基地的航天建設者奉獻青春、揮灑熱血,研製出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為我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穩妥可靠的動力。這裡研製的長征系列一、二級發動機參加了300餘次發射任務,成功把數百顆國內外各種不同類型的衛星及十一艘飛船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欒希亭介紹067基地時說:「我國『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的主動力常規發動機在這裡研製成功並交付使用,這裡也是我們國家『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新一代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的始發地。2018年1月,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為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可以說,067基地不僅是航天動力的研製基地,更是中國航天精神產生的重要基地。」 (本報記者 李波)
記者手記201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鳳縣「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成功入選。
紅光溝航天六院曾經代號067基地,舊址位於鳳縣鳳州鎮,是我國「三線建設」時期唯一的航天液體動力研製基地。在這裡研製的各種型號發動機圓滿完成了我國「飛彈武器」「載人航天」「北斗導航」「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於生活在紅光溝周圍的人來說,067基地是充滿神秘感的地方。一天早上6點,我們決定探訪067基地。
翻越秦嶺之後,我們到達鳳州鎮。意外的是,067基地曾經的指揮部和生活區就在鎮上。紅磚瓦房小洋樓、大禮堂、幼兒園、招待所等,雖然已經棄用很久,但竟然相當乾淨,極富年代特色的裝修風格簡約雅致,似乎仍舊在訴說著往事。
乍一看,基地的建設者生活還是不錯的,但開始進山尋找067基地的研發、試驗、生產區時,我就發現那個念頭是荒唐的。冬天的紅光溝里沒有任何景致,風大且冷得徹骨,吹在臉上感覺要把皮膚撕開一道縫,很難想像50年前的建設者遭遇的是啥情況。
「吃啥,當時連鹽都吃不上!」
「喝啥,河裡面舀一碗能喝就可以!」
「睡啥?土坯鋪上草就是床!」
「肉?黑面饃饃當時都算細糧,吃不上!」
「哪裡捨得改善生活,有點錢都搞科研了!」
隨著採訪的深入,老一輩航天人逐漸在我心裡有了一個影子:一群熱血青年,不講吃不講穿,別父母離妻兒,在一個無人問津的山溝吃苦受累,憋著一口氣、鉚著一股勁,要讓中國的航天技術趕上超過外國人!
他們憑藉不服輸的勇氣,他們憑藉追趕超的心氣,他們憑藉我能行的傲氣,讓067基地誕生了我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第一台遠程火箭發動機、第一台姿態控制發動機、第一台高空二次啟動發動機、第一台載人航天發動機、第一台大推力無毒無污染綠色環保發動機……
回望歷史,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懷念,我們更需要牢記,我們更需要傳承,我們更需要將老一輩航天人一心為國、不講回報、樂於奉獻、敢於擔當的精神繼承下去!(本報記者 李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mCu9m8BjYh_GJGVK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