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廣東的涼茶風靡世界各地的時候,泉州人從不跟風,因為泉州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涼茶配方。
我家老厝的天井裡,就種有天青地紅,三不五時摘來熬湯喝,解毒消腫;天井中還有一顆大竹樹,清晨的露珠滑過,竹心嬌嫩欲滴,徐先生會摘來煮水,據說清心除煩,去濕熱。
而我辦公室的門前,有一大片草坪,草坪上除了綠化工會來打理以外,最常在草坪上勞作的就是小區里那群阿嫲們。那片望過去略顯斑禿的綠草,常人看來並無稀奇,但是,阿嫲們會在其中發現她們想要的草藥。
她們會告訴我,這是五更草,這是蛇舌草,你要如何分辨,要如何熬煮,有何功效。
有時候我也會擔心,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吃錯了那是要危及性命,可她們都笑我見識太淺,連個草藥也分不清。
泉州的阿嫲們不只認識草坪上的野花野草,更清楚如何將草藥入膳,草藥與紅肉搭配,那是別處找不到的美味。
泉州人都舉手表個態,有誰沒喝過葦莖、含草干?
又有哪一位泉州人,不是對那一道「聞著臭吃著香的苦菜小腸湯」愛恨交加?
前兩天嘗過了「過飢草筒骨小腸湯」,我意猶未盡,腦中一直迴旋著過飢草留在喉嚨里的甘甜,今天我繼續為大夥呈現一道屬於閩南人的藥膳靚湯——石橄欖豬肝沿湯。
【石橄欖豬肝沿湯】
石橄欖:附生草本植物,也就是附著在在深山林蔭岩石壁上或者附生在百年老樹上的植物。有清熱養陰,化痰止咳,潤肺生津,利濕,消瘀的功效。
豬肝沿:豬肝的邊沿部分,就是豬胸腔和腹腔之間的那片平滑肌,這塊肌肉常年靜止,沒有運動,故而肉質細嫩,而肉夾雜著筋膜,筋膜烹飪後,有韌性,耐咀嚼,非常美味。
豬肝沿營養豐富,對氣血虛弱,貧血者特別友好。
一、食材的配方比例:
石橄欖50g、豬肝沿1付、鹽8g、德化紅曲酒少許。
這是最常用的比例配方,夠一家三四口人享用。
而紅曲酒要不要添加隨個人心意。
藥膳除了草藥以外,其餘的什麼姜蔥蒜都可以免去,以免壓過草藥本身特殊的香味,也避免藥效相衝。
二、烹飪過程:
1、豬肝沿有一層油,要剔除的好,太油並不健康;
泉州的攤販都很勤快,這位賣豬肉的小哥就幫我把豬肝沿處理得乾乾淨淨。
2、豬肝沿清洗乾淨後,切成塊狀。
3、豬肝沿冷水下鍋,加入少許料酒,焯水後去掉浮沫,清洗乾淨待用。
4、豬肝沿處理好之後再來處理石橄欖;
石橄欖清洗建議要浸泡,因為葉子裡基本都有雜質沙土,浸泡後多衝洗幾遍。
5、把石橄欖和豬肝沿放入燉罐中;加入少許紅曲酒。
6、蓋上燉罐蓋,按下煲湯鍵,靜等美味。
大約1個小時後,美味即成。
淡淡的草藥香,滋潤喉嚨,回甘綿延。
而豬肝沿的肉比純瘦肉好吃太多,肉質嫩滑,筋膜Q韌。
這是一道特別滋陰補氣的藥膳,帶著閩南人的智慧,在美味中完成中醫治未病的宗旨,實在太好。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贊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