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伊拉克戰爭期間拍攝的一張美軍在休息的圖片,散兵坑挖的又大又深,兩側由車輛當障礙物和防禦工事,如受到突如其來的襲擊,可以迅速的依託車輛進行防禦和反擊...總體來看這種部署組織有序、井井有條,同時也證明了美軍的訓練有素。
實事求是的說,美軍是強大的工業化國家的軍隊,從心理上對半工業化國家和農業國家的軍隊有著很強的心理優勢,也正因為是工業化國家的軍隊在訓練和組織能力上也優於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其他國家軍隊,所以才會有很強的戰鬥力,因為大工業生產製造對於人的素質要求很高!要求有:工作願望、工作技能和工作紀律,只有具備這三大要素的人才能適應大工業流水線生產。
這張照片軍迷們比較熟悉,是二戰時期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的「美軍大刀隊」,多次與日軍進行過白刃格鬥,所以稱美軍士兵怕死是不對的。
這個事情具體到軍隊也是比如說: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對於軍人來說駕駛和使用這些武器就會產生優越感和自豪感,雄性荷爾蒙就會爆發!再加上一些宣傳手段和高福利待遇的作用,就會讓普通的適齡青年有參軍的願望,徵兵就會相對的容易一些。
普通青年進入到軍隊之後要熟練掌握高科技裝備才行,這就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內涵,由於美國的教育水平一直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兵員的文化程度是較高的,青年到了部隊之後會較快的掌握武器操縱的要領。
二戰期間美國B29戰略轟炸機生產線,美國二戰期間一共製造2500架B29,還有B17、B24戰略轟炸機1.6萬架,這些戰略轟炸機製造出來之後需要有人去駕駛/操縱才能有戰鬥力,每一架轟炸機機組為10人,近1.9萬架轟炸機就需要20萬人的高素質兵員,再加上10萬以上的地勤維護人員,僅維持這些轟炸機作戰就得30萬人,而這些人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才行,文盲怎麼去駕駛飛機、維修飛機?
所以說,美軍的兵員素質高才能較好的駕馭先進武器,才能更好的發揮戰鬥力,相反文化水平低下,就連駕駛飛機都勉強,給了他再好的裝備戰鬥力也等於零。
李.厄米在《全金屬外殼》飾演的軍士長形象是深入人心的。
任何先進軍隊的軍紀都是很嚴格,「心慈不帶兵」這幾個字,在任何戰鬥力強大的軍隊當中都適用!要把普通青年訓練成「戰爭機器」,就必須要有各種嚴格的條令和軍規,紀律必須嚴明,軍人的職責就是服從,有錯誤就要嚴厲懲罰,麥克阿瑟五星上將牛不牛?照樣一紙文書被解職...否則這些攜帶武器裝備的人沒了軍紀的約束成了散兵游勇,打家劫舍...對社會的危害性更大,還沒等出國作戰先把自己國內搞亂了!所以,只有一整套的軍紀約束部隊才會有戰鬥力。
現代化的、有戰鬥力的軍隊都是有其根源存在的,軍隊是國家的一分子,只有國家強大了軍隊才能強大,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軍隊有戰鬥力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