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學會走就要跑,印度「光輝MK2」戰鬥機會是不堪用的戰鬥機。

2019-09-19     皇家橡樹1972

「光輝MKⅡ」就是圖片里的這個樣子,增加了一對兒「小鴨翼」,從外觀上來看有點像瑞典的「鷹獅」或者法國的「陣風」,並且MKⅡ型的重量也要比「光輝MKI」大30%,最大起飛重量從13.5噸提高到了17.5噸,接近了F–16戰鬥機的水平...體積和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後的「光輝MKⅡ」它發展前景就「光明」了很多,原來的MKI型太小了,註定沒有什麼太高的發展前途。

印度宣布研製「光輝MK2」說明已經放棄了早先的MKI了,這飛機不但印度空軍不接受,並且價錢太高!

「光輝MKⅡ」要到2022年才能下線,那它能否成為「4.5代戰鬥機」?從目前給出的版本來看,它的自主率一如既往的低!包括:發動機(可能是美國的F414,也就是F–18E/F所用的,也可能是「陣風」的M88)、有源相控陣雷達、前視紅外跟蹤系統...等機載大部分航電設備...都需要進口,但這些不是印度自主製造「子系統」在飛機集成方面就會存在:設備安裝接口不一樣、使用頻率相互干擾…等諸多問題 ,更嚴重的是武器彈藥火控和管理系統的上也會出現問題,外國不提供火控計算機的「原始碼」,計算機不識別印度自己製造的武器, 只能是繼續購買外國的航空彈藥,比如:「光輝MKI」就是這個問題,由於火控計算機是以色列的,也只能買以色列的飛彈。

仍然是一丟丟的外國航電裝備填滿了「MK2」的座艙和機身。

「光輝MKⅡ」為何要改變氣動布局設計呢?是因為MKI那種純「三角翼」布局已經落伍了,說的清楚一點就是難以操控,開始MKI打算仿效法國的「幻影2000」那種,因為印度也購進了幾個批次,開始使用「幻影2000」表明空戰當中這種「靜不穩定三角布局」還不錯,但是進入到對地攻擊之後在中低空表現不佳,飛機變得難以操控...法國和瑞典這兩個研究「三角翼飛機」經驗豐富的國家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後來的「陣風」和「鷹獅」戰鬥機上增加了前鴨翼,以改善中低空的飛控性能...但「光輝MKI」設計年代久遠,都30年了才進入到初始服役階段...所以MKⅡ必須要改進才能提高飛控性能。

「光輝MKI」還要衍生出艦載型,但最後不了了之了,從外觀的氣動布局來看,它是純三角翼飛機設計,三角翼設計是接近最佳設計的氣動布局,飛行阻力最小飛行速度也快,可以降低發動機推力的要求,但這種設計中低空飛行操控性不好,所以「光輝MKI」的機翼不協調的增大。

F–18E/F戰鬥機所使用的F–414發動機,推力為9噸,如果印度「光輝MKⅡ」使用了它彈藥掛載能力和載油量都會增加一些。

塞峰M88屬於中推發動機,它裝在「陣風」上是兩台,但是裝在「光輝MK2」上面不知道推力夠不夠,因為MK2已經增加了不少重量和體積。

「光輝MKⅡ」戰鬥機,從目前紙面上來看性能還不錯,基本上達到了F–16戰鬥機C/D型的水平,但印度人自己說它的「4.5代」有過渡吹噓的嫌疑!

UTTAM相控陣雷達,印度自己研製的,問題是

現在的幾型4.5代機都是大中型戰鬥機,飛機要想有升級的空間和安裝大量的裝備和彈藥,就得往大中型方面發展,比如說我們熟悉的F–15系列和蘇–27/30系列都是大型戰鬥機,體積大再加上功能強大的機載雷達、動力澎湃的發動機...妥妥的4.5代!相反「光輝MKⅡ」、鷹獅系列...怎麼改進都算不上4.5代水平,首先就是機載雷達直徑太小,不足以遠距離精確探測/跟蹤/鎖定,雷達「近視眼」在將來的空中當中要吃虧的。

F–15最新版本F–15X,可以掛載超過16枚的AIM–120C–7中距攔截飛彈,加上強大的AN/APG–82或者APG–63(V)3雷達,作戰能力非常強大!所以4.5代機必須要大才行,因為飛機不能隱身只能是在雷達和武器掛載量上做文章,沒有較大的體積是做不到的。

總之,「光輝MKⅡ」目前沒有出現,也不好下定論,但以印度目前的航空工業水平和航空彈藥自主率來說,它即便是出現了也充其量F–16C/D戰鬥機2000年代初的標準,遠談不上4.5代機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9HESG0BJleJMoPMNj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