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上放任自由,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家長必讀)

2019-09-27   91讀好書

來源 | 超級父母(微信號:edu809)

有人說,如今中國教育的三大教育騙局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

越來越多父母選擇對孩子放縱,孩子想幹嘛就幹嘛,任何事情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

而你知道嗎?在學習這件事上你對孩子放任,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

要知道學習從來都不是快樂、輕鬆的,比興趣更好的老師,是毅力和堅持。

1 在學習上放任孩子

就是對他的不負責

在《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這樣的片段:

劉星和小雨怪母親劉梅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否則應該掌握了很多特長。

「如果從小培養我,我也會彈鋼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號……」

一直以尊重孩子想法為傲的劉梅很委屈,「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反駁媽媽說:「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逼著我學」

劉星說完,媽媽頓時語塞。

是啊,孩子不願意學難道家長也不知道讓孩子學習嗎?

身為家長,你不強迫孩子在該學習的年紀,多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又怎麼能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沒有興趣愛好呢?

其實劉星提出來的「悖論」在中國很多家庭都上演過。

很多父母以為在學習上給孩子少一點壓力,孩子也許能釋放自己的天性,能更加快樂地成長。

殊不知,你的這一舉動,往往會讓孩子對你產生怨言。

在電視劇《小別離》中,由海清飾演的童文潔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這輩子完了」。

相信這句話,很多中國家長都耳熟能詳了。

童文潔和劉梅這兩位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劉梅想著儘量遵從孩子自己的想法,不逼迫他們做不喜歡的事情,而童文潔選擇逼迫孩子努力學習,正確考好成績,上好的大學,未來擁有更好的人生。

不得不承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而這個前提是不能在學習上放任孩子。

2 成績都是被逼出來的

沒有不努力的成功

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的成功,其實是被他的父親郎國任逼出來的。

郎國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這本書中講述了郎朗成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及其奮鬥中的坎坷經歷。

郎朗9歲的時候,父親便辭職帶他異地求學,從此與慈愛的母親分離數年,小小年紀的他不得不背負起全家的夢想。

10歲,他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13歲,他在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中獲得金獎。

15歲,他以第一名成績考取世界古典音樂界公認最難考的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17歲,他頂替一位臨時因病退出的鋼琴家,與世界「五大樂團」之一的芝加哥交響樂團聯袂演出,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驚艷全場,少年從此蜚聲世界樂壇。

20歲,他又榮獲「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是全世界第一位享此殊榮的藝術家。

十年寒窗歷艱辛,一舉成名天下知。

郎朗在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時曾說: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郎國任相信並且一直對兒子強調,「你是個天才,只要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為鋼琴家。」

確實是這樣,學習一項技能,除了興趣,更重要的是堅持,而父母的逼迫,就在於引導孩子懂得堅持。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郎朗能有現在的成就,貴在堅持。

這一切的堅持,不僅要感謝父親,還有郎朗心中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的鋼琴夢。

每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其實都有自己心酸的故事,人們往往只看到他們人前的光鮮,而不知道他們背後經歷了什麼。

不要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輕易說「我做不到」,或許是你自己沒有去嘗試,並堅持下去呢?

在此,我也想跟家長說,你不逼孩子一把,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優秀,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放棄你的孩子。

3 優秀的孩子背後

總是站著狠心的父母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答:

「你今天逼了孩子,明天他有了本事但是埋怨你當年太狠心。

你今天沒有逼孩子,明天他一事無成然後埋怨你當年沒逼他。你想要哪個埋怨?」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前者,父母寧願孩子恨自己,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埋怨自己沒有逼他。

一位對孩子相當嚴厲的媽媽,曾對剛剛上小學的說:「孩子,我寧願你現在恨我也不想你將來恨自己一無所長。」

心軟是害,狠心是愛,每一位優秀的孩子背後,其實都站著對他狠心的父母。

著名主持人董卿之所以能成為「央視一姐」,能留給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印象,其實很大的功勞來自於對她嚴厲的父親。

董卿說,她稍微能識字時,爸爸就讓她每天抄成語、抄古詩,還要求大聲朗讀並且背誦下來,稍微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董卿爸爸有一句名言叫「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所以他不准董卿照鏡子,要她多讀書。

爸爸還不讓媽媽給董卿做新衣服,認為女孩子不能過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但是在這種「虎爸」式的教育方式下,董卿慢慢脫穎而出,憑藉自己的努力被世人所認可。

在收穫了無數的鮮花、掌聲、讚譽的背後,是董卿爸爸對女兒的「狠心」也是董卿對自己的「狠心」。

因為不服輸,因為想證明自己,因為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董卿竭盡了全力。

真正愛孩子,不是給孩子無限自由和放縱,而是適當的時候逼孩子一把。

小孩子的自制力一般比較弱,如果父母一味崇尚快樂教育,讓孩子玩遊戲,去學校里不好好學習,回到家無休止地看劇……

那麼孩子只會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慢慢還有可能出現厭學情緒,這樣他又怎麼能考出好成績呢?

別再崇尚什麼「快樂教育」了,你對孩子的放縱,其實就是對他的不負責任。

任何事都需要有一定的約束力,教育更不例外,你不約束孩子,他會變得越來越放縱,將來越來越難管教。

你現在不對孩子狠心,將來你一定會很傷心,你現在對孩子狠心,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

所以,請你別再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孩子放任自由了,這樣會害了他一輩子。

版權說明:本文經「超級父母」(微信號:edu809) 授權轉載。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每天分享最好的育兒、親子文章,讓你成為超級父母!

編輯|瑾敏

設計|袁果

如果喜歡,就朋友圈吧

公眾號91讀好書(jiuyaoduha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