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妊娠,孕媽重視還是不重視,結局大不相同

2019-09-20     天使媽咪育兒

懷胎十月是一個幸福的過程,看著肚子裡的胎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媽媽的心都融化了,心裡總在憧憬著寶寶的可愛模樣。

懷孕同時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在整個孕期媽媽可以說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斗得過孕吐,忍得住腰疼,熬得了水腫,這些是大部分孕媽要經受的。

在孕期和生產的時候,還有很多比較嚴重的風險,比如前置胎盤、重度妊高症、胎膜早破等,都是婦產科高風險的疾病,孕媽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可能大不相同。

重視胎盤前置,生出健康寶寶。

小京懷孕了,一家人都很開心。懷孕24周做四維彩超的時候,醫生說小京是完全性前置胎盤,有大出血的風險。

小京和老公商量以後,覺得這事非同小可。他們的家離醫院比較遠,為了保險起見,他們就在醫院附近租房子住了下來。

小京準備了住院需要的一些證件和物品。老公準備了輪椅,並詳細觀察了周圍的環境,推演了一遍在緊急情況下入院的路線,考慮好如果堵車走哪條路線比較合適。

為了照顧好小京和寶寶,老公還把小京的媽媽也請過來幫忙。三個人做好了分工,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就按照預先考慮好的,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

懷孕30周的一個晚上,小京突然發現陰道出血。她及時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大號姨媽巾墊上,老公和小京媽媽緊急把她送往醫院。因為救治及時,出血很快就止住了。因為孩子還小,醫生考慮繼續保胎治療。

在醫院裡住了2周後,小京出院了,回到租住的房子裡,按照醫生的要求臥床靜養。在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小寶寶健康成長。

懷孕36周的時候,小京又一次大出血被送進了醫院。醫生經過評估,覺得胎兒發育基本成熟,立即進行了剖宮產。過了不到半個小時,小京的兒子平安降生了,小傢伙重5斤3兩,啼哭聲音響亮,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的媽媽剛剛經歷了多麼大的風險。

前置胎盤是指懷孕28周以後,胎盤不是附著在子宮的前壁、後壁或側壁等正常位置,而是附著在子宮下段,甚至覆蓋了宮頸內口的一部分或全部。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嚴重的併發症,主要表現為妊娠晚期頻繁出血,處理不恰當會導致孕媽和寶寶生命危險。

小京一家人重視孕期檢查和監護,將前置胎盤造成的風險降到了最低,最終母子平安,小家庭充滿了幸福祥和的氣氛。

不重視妊高症,丟掉肚裡寶寶。

小玉家住農村,這次懷的是二胎。在一次孕期檢查中,查出患有妊高症。醫生告訴小玉,過一個星期要來複查,但是小玉考慮到自己家離醫院比較遠,沒有按醫生的要求到醫院進行檢查。

懷孕32周的一個晚上,小玉覺得肚子疼,婆婆告訴他,這是寶寶在轉胎呢,忍一忍就過去了。結果到了第二天凌晨,小玉開始大出血,家人只好緊急撥打了120。

送到醫院以後,醫生經過檢查,診斷為胎盤早剝,胎心已經聽不到,馬上緊急進行了剖宮產,結果發現胎死宮內。

胎盤早剝是指在妊娠20周以後,正常位置的胎盤因為外力作用或血管病變等從子宮壁剝離,也是妊娠晚期嚴重的併發症,起病急,進展快,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危及孕媽和寶寶生命。

妊高症容易導致血管病變,是胎盤早剝的誘因。胎盤早剝發生時,孕媽會有腹痛和陰道流血的症狀,如果出血較多還可能出現休克症狀。

小玉就是沒有聽從醫生的勸告,按時孕檢和治療妊高症,後來出現腹痛又沒有重視,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高風險妊娠,孕媽該怎麼做?

一、思想上要重視。

如果在孕期被診斷有高風險疾病,孕媽一定要從思想上提高重視,提前諮詢醫生,全面了解相關知識,做到心中有底,遇事不慌。

二、按時做好孕檢。

醫生對高風險妊娠的孕媽孕檢要求更加嚴格,孕媽應該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必要的孕期檢查,千萬不可自行其是,認為多檢查沒有必要。

三、積極治療疾病。

孕期媽媽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不要擅自用藥,更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時諮詢專業醫生,按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四、做好相關準備。

高風險妊娠的孕媽要隨時做好入院的準備,可以隨身攜帶自己的身份證、醫保卡、銀行卡,準備好入院需要用的衣物和其他必須用品等,如果發生緊急情況,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往醫院。

五、注意先兆症狀。

高風險妊娠疾病發作一般有先兆症狀,比如腹痛、陰道流血等,孕媽有不舒服的情況,一定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結語:

新生命的孕育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曲折和風險。孕媽一定要重視高風險妊娠疾病的防治,按時做好孕期各項檢查,提前做好各項入院準備,將風險降到最低,確保媽媽和寶寶健康安全。

今日話題:

孕媽們,孕期該做的檢查你們都做了嗎?歡迎在螢幕下方分享互動!

【天使媽咪育兒】婦產科執業醫師,執業藥師,一手讀書寫作,一手陪娃成長,堅持科學理念,養育聰明孩子。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評論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Cnckm0BMH2_cNUgXT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