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年輕男生可能還會認為,性生活過程中小弟弟勃起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7億男性中,有將近20%正受到陽痿(ED,勃起功能障礙)的困擾,而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這個比例更會上升到40%。更有數據顯示,有50%ED患者可能會在5到10年內引起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勃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男性完成勃起動作其實是體內多個系統協調的結果,需要在複雜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下完成,也就是說如果其中某一部分出了問題,就有可能無法完成勃起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ED。
目前臨床上按照發病原因把ED分為心理性和器質性兩種;
心理性ED:是指患者的器官上功能是正常的,由於心理因素影響到神經系統而出現的偶然不能勃起現象。常見的原因有生活節奏過快、疲勞、壓力太大等。
器質性ED:是指由於身體上機能出現問題,如雄性激素水平不足、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造成陰莖充血不足、前列腺問題等均可能導致器質性ED。
如何正確判斷自己是哪種ED?
1、自己在什麼時候「硬不起來」
心理性ED問題一般會呈現偶然性,如受到驚嚇突然硬不起來,沒有性生活經驗突然緊張硬不起來,這些情況是心理原因導致ED的可能性很大。
(圖源:全景網)
相反,器質性ED一般會有一個變化的過程,是長期病變的結果。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ED會呈現勃起硬度逐漸下降,直到不能維持正常性交。
2、觀察這些時候能不能硬起來
觀察這些特殊情況,可以排除大多數器質性ED的影響。如男性在熟睡伴侶觀察性器官有沒有出現過勃起狀態。因為在熟睡情況下,基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說明勃起功能正常。同樣地,也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有晨勃現象。
ED可控可治,正規才重要
相信還有不少「大男人」,對自己有ED情況難以啟齒,更別說是求醫了……
其實ED完全是可控可治的,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證是正規的治療。盲目使用偏方補腎、壯陽等偏方只會得不償失,不僅浪費時間、金錢,嚴重的情況還可能會「越補越痿」。
目前ED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口服藥物,如他達拉非,每天5~10mg能同時應對ED和老年男性常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問題,不良反應輕微,耐受性好;其他還有手術治療、心理治療等等。
ED治療性伴侶至關重要
ED治療過程實際算是一個改變和提升男性性功能的過程,因此一個合適的性伴侶是很重要的。在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應該陪伴左右,多疏導、寬慰,幫助其恢復自信,也可以偶爾給些新鮮感,讓患者重新找回性愛的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qSLEm8BMH2_cNUgnF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