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榜單發布

2019-08-05     快公司雜誌中文版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有一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

很久以來,這句話傳遞的涵義是,憑藉理性的力量,人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把整個世界撐起來,成為了一切事物的度量衡。學者們也對「理性」作出了具體的闡釋:理性是人有意識地認識事物、查明事實、展開推理的能力。

到了今天,我們不禁有個疑問:人工智慧時代日漸臨近,機器比人會更理性,那麼,是否未來機器成為了萬物的尺度呢?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體99%的活動都是根本沒有主觀體驗,自動運行的。換句話說,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台「機器」——卻沒有機器那麼智能。那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像機器一樣生活,對任何局面任何行動都能以「平常心」對待?

因為我們有意識。

如果你拿針扎自己的手指,會有非常強的痛感;但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如果撞車了,它可能會承認自己任務失敗,但它完全沒有、也根本不需要「疼痛」的感受。

我們身為人,每時每刻都在體驗各種感受和慾望,各種情緒在大腦中閃現。而正是流動不止的情緒,展現的是人的「心靈」,或者說是「意識」。

意識這種主觀體驗給我們帶來了創造。

創造就是求新。人的意識本性中,就有對新鮮東西的追求。科學的創造是去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東西,而人文的創造是去想像所有的可能。無論哪一種創造,哪怕創造的是一個虛構的東西,只要能激發別人的感情,就是有價值的。

而且,好的創造能製造「審美的驚喜」——僅僅是新的還不行,還得是美的,得引人注目,得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堅信:「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因此,《快公司FastCompany》堅持每年挖掘和展現人的創新、創意和創造,製作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MCP100)榜單。

以下是今年的MCP100榜單,請賞析。

2019 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

婁永琪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 院長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 院士

煉心道場

堅信「人人都是設計師」的婁永琪以大學為「道場」,召集設計、創新同好在改寫社會面貌的項目切磋論道。他看中社區經濟大勢及其對創新的帶動,希望引動新銳企業家得益並蛻變。

顏 顥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分子設計與仿生學

生物設計研究所 主任

納米藝術家

他將DNA摺疊成三維性形狀形成自主的分子水平的機器人。這種大小只有尋常人頭髮寬度千分之一的納米機器人有望通過血液直達體內癌症發源地,直接餓死腫瘤。

侯鴻亮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 董事長/製片人

陽光依舊燦爛

5年前成為正午陽光掌門人的侯鴻亮,組成一支國內頂級製作團隊,以提供真正意義的精品內容為己任,打造了包括《北平無戰事》、《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等在各題材領域堪稱標杆之作的電視劇,橫掃各項國家級獎項,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劇門臉」。

郝景芳

童行學院 創始人、作家

教育不摺疊

作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於2017年發起「童行計劃」,並於2018年更名為「童行學院」。郝景芳希望以通識教育體系和共享教育的方式普惠更多孩童,讓教育不摺疊。

宇尼加

INX戲精學院 院長

打穿沉浸式

類似於美劇《西部世界》,宇尼加打造的INX戲精學院給年輕的玩家們提供了一個線下沉浸式體驗館。這種沉浸式的成熟產品目前也已開始輸出給文旅景區,通過打造具備地方特色的定製體驗館,給景區增添活力。

羅 丹

康奈爾大學生物工程和環境工程系 終身教授

膠合世界觀

羅丹團隊設計出一種以 DNA為材料構成的類生命「軟機器人」,可通過自身新陳代謝為驅動實現自主運動,有望用於開發生物晶片等多個方向上。

郭怡適

圖匠 創始人兼CEO

兵法有形

大三時就開發人工智慧圖像應用「色覺革命」的郭怡適此後陸續參與了醫療影像、大數據等AI領域研究及商業化運作。2016年他創立圖匠,用圖像識別幫助零售商做線下貨架管理。這個「會讀圖的全網大數據平台」助零售商業績增長之餘,還掀起了零售商們「前所未有的深度洞察」。

徐振華

傲鯊智能 創始人、CEO

傲骨錚錚

陸續創辦了兩家醫療機器人公司的機械愛好者徐振華相信外骨骼機器人的廣泛適用性,於2018年創立傲鯊智能。在他的設想中,該公司會從汽車產業切入「大工業」,實現主要關節的基本完善後橫向擴展到全行業,包括高端裝備製造、物流搬運、機場搬運和大3C製造(電腦、通信和消費電子)......

曹 原

麻省理工學院 博士生

電場魔法

曹原發現了石墨烯的非規超導電性——對石墨烯施加微弱的電場並冷卻至絕對零度以上1.7度時,能導電的石墨烯即會變為絕緣體;只需稍微調整一下電場,扭曲的雙層石墨烯就能成為一個超導體,讓電子實現零電阻流動。這一研究成果讓物理學家看到對其它扭曲二維材料的奇異行為進行實驗的巨大價值。

王曉岸

腦陸科技 CEO

一發入魂

宣稱「用腦科學提高人類幸福感」,王曉岸創辦的腦陸科技一頭與國內醫院、健康機構合作探索腦疾病數據分析及早篩,另一頭滿足個人用戶對提升睡眠體驗、顱內高潮等方向的需求,以兩個子品牌推出主打「提高幸福感」的可穿戴腦機個人產品。

鍾衛寧

鳶安智能 創始人

雲之廠

曾在SAP任職並參與創辦過加拿大初企的鐘衛寧對工業級數據分析平台頗為熟悉。二次創業之際,他看到國內工業生產現場的亂象,創立鳶安,利用工廠原有的視頻設備和雲平台搭建深度分析工具,從而對工廠大環境的生產人員管理、生產安全管理、工業物體識別、工業OCR四類場景進行可控優化。

孫忠懷

騰訊公司 副總裁、企鵝影視 CEO

人間是劇場

率領騰訊視頻團隊在內容制播一體、付費會員業務、商業化增長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取得卓越突破,使騰訊視頻成為中國最大且發展最迅速的在線視頻平台。

葉生晅

帷幄 創始人

線下微器官

原Facebook高級工程師葉生晅發現原來頗為熟悉的「以核心產品帶動數據表現」的手段複製到線下場景恰能彌補線下數據匱乏的問題,於是他創立帷幄。以傳感器、硬體、雲端連接改造線下貨架等經營單位,提高用戶現場體驗,讓用戶更好地做出購買決策,最終幫商家提高銷售轉換和樹立品牌。

譚黎敏

西井科技 創始人兼CEO

「商科」不是「科商」

原想將脈衝神經網絡技術應用於商業的譚黎敏深入行業後意識到「技術先行,但不能科學先行」。他果斷調轉企業方向,利用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積累,首先打造出智慧港口這一垂直場景的解決方案,並逐步延伸到智慧礦場和園區無人駕駛領域。

張嘉漪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視線

張嘉漪帶領課題組圍繞視覺系統的信息處理建立了多個模型,闡明視皮層對時間信息處理的機制。與此同時,通過與材料等學科合作,製備出使光感受器退化盲小鼠成功恢復光感的二氧化鈦納米線。

金亞東

萬智生科技 董事長兼CEO

「抄」省心

從亞信集團高管到創業者,金亞東將多年來積累的「萬物皆運營,客戶運營商」的經驗複製到傳統能源領域。以自主研發的遠程自動抄表硬體及數字化服務平台服務燃氣公司及用戶的同時,金亞東更大的野心是:要清楚記錄我們國家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立方天然氣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李曙光

哈佛大學、MIT機器人科學 博士後研究員

機器人「復聯」

李曙光擁有豐富的機器人研發經驗,以他為第一作者登上《自然》雜誌封面的仿生物細胞群機器人是他最新的成功。這一全新的思考方式與設計思路從生物系統角度出發,打破了模塊機器人的傳統研發概念,有希望應用於物流、勘探、建築和醫療等多個領域。

蔡勇斌

東莞市一同信息科技 CEO

科技補缺

盲人蔡勇斌在學會編程後致力於推廣、建設無障礙網際網路產品以改變盲人群體的上網方式。他希望能用科技讓網際網路沒有殘疾人,更相信用技術能讓醫學、軍工,讓所有行業都沒有殘疾人。

鄧小白

藍胖子機器人 創始人兼CEO

A夢

依靠持續穩定的技術產出、精準的客戶需求拆解、國際化的公司人才組合,鄧小白帶藍胖子機器人從物流倉儲的環節切入,為企業客戶提供軟硬體結合的解決方案,實現了物流自動化領域的第一個里程碑。

洪玉儒&陳李傑

李寧 CPMO 李寧 設計師

運動弄潮兒

2018年秋冬紐約時裝周李寧大秀讓品牌一炮而紅,背後的強力推手是李寧集團的CPMO洪玉儒和他帶領的包括陳李傑在內的設計師團隊。洪玉儒是前羽毛球運動員、李寧創始團隊成員,他以運動員崇尚的體育精神和超高的藝術審美情趣一手打造了如今李寧「運動+潮流」的產品定位。2011年起供職於李寧的陳李傑則因認同李寧的「產品創新性」而加入,經歷了李寧利潤不斷下滑的至暗時刻,又在洪玉儒的影響和引領下成為了李寧品牌重塑的關鍵人物之一。

葉 莉

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飲料品類 副總裁

百事「暖」著陸

持續不斷地為百事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品牌賦予生命力,創新品牌定義,以充滿溫度的「暖」營銷維繫與消費者之間的黏性互動與持久溝通,讓百事成為超越飲料品牌的文化標識。

張卓楠&王令塵

BRDN狄恩商務諮詢公司 創始人

「破界」基因

2014年助力Beats耳機成功進軍中國市場的張卓楠與王令塵成立了BRDN,改變了傳統名人經紀公司的遊戲規則,以「名人IP+平台」的組合玩法,重新定義了名人與品牌、名人與零售之間的關係。

姜 濱

愛奇藝副總裁、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

菱形方法論

一手打造《愛上超模》、《偶像練習生》、《演員的品格》等多個爆款節目的姜濱正在用他的「菱形方法論」布局愛奇藝平台的相關節目,讓爆款來的更多一些。

張大鵬

導 演

攝心術

張大鵬用怪誕誇張的手法詮釋普世價值觀,爆款短篇《啥是佩奇》刷屏之餘,他練就的「攝心術」也更為人所知。

劉 勇

幻想動力 創始人

射手回眸

前格瓦拉創始人劉勇再度創立公司幻想動力——專注於為圍繞孩童市場的視覺內容提供高效化產出與分享工具。

孫騰諶

他山科技 董事長

創業第六感

孫滕諶曾將「平面電容感應技術」用於汽車感應器,積累了不少車企用戶。如今二次創業的他更希望將技術和應用都向前推進一大步——以曲面電容技術帶來新的交互方式的同時,還作為靈通的仿生觸覺傳感器切入生活服務機器人。

李子為

FIRST青年電影展 創始人

特立光影間

2006年開始參與創辦大學生影像節(FIRST青年電影展前身)的李子為於2013年擔任公司CEO,並開始逐步建立公司組織化的人才培養能力和公司化的管理體系。選片系統、評價系統、展映系統、志願者系統、培訓系統等多系統的建立讓FIRST離「更優質」又進一步。

李 笛

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 副院長

「冰」臨城下

李笛負責的人工智慧產品微軟小冰自2013年首度上線以來,經歷了六次疊代(今年8月小冰7代將會發布)。微軟小冰已經逐步具備了寫詩、唱歌、繪畫等藝術創作能力。目前月活躍用戶數量達 1.2 億,是全球最大的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之一。

Sang Won Lee & Chris Harrison

Qeexo奇手 聯合創始人

偷出交互介面

日益完善的多功能應用對硬體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手機製造商不斷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Lee和Chris聯合創立的Qeexo奇手恰好解決了硬體廠商這一痛點——以純軟體+輕量化的解決方案拓寬硬體使用邊界,比如已經搭載於主流手機廠商華為的指關節方案。

李嘉聰

尚品宅配 總經理

重新定義定製家居

「尚品宅配」意為時尚有品位的住宅配套,全屋配齊。李嘉聰的經歷,正是這個家居定製行業的歷史縮影。如今,他正引領這個行業的未來——第二代全屋定製,全速前進。

肖雲峰&龔旗煌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課題組負責人

粒粒皆納米

二人帶領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課題組成功製備了基於納米光纖陣列的全光傳感器, 實現了單個標準聚苯乙烯納米顆粒的傳感和測量,粒徑解析度達10納米。

蘇春園

觀遠數據 創始人

大數據修真

成立於2016年的觀遠數據,是蘇春園對過往職業生涯的反思。它致力於為新零售、新金融、泛網際網路以及綜合型集團客戶提供新一代智能數據分析平台,為企業構建智能決策大腦,大力推進從傳統 BI 到智能 BI 的成功轉型。

吳 韌

異構智能 創始人

重構異想

2015年7月,前百度高管、異構計算專家吳韌創立AI晶片公司異構智能 NovuMind。該公司於2018年10月宣布其NovuTensor晶片設計獲得美國專利。結合其自主建造的大型分布式深度學習訓練平台NovuStar,「模型+晶片」的個性化全棧解決方案有望吸引更多行業客戶。

黃如方

上海四葉草罕見病家庭關愛中心 主任

關愛罕見病患者

從大學起就開始混跡公益圈的老兵黃如方於2013年創辦關愛罕見病人的上海四葉草罕見病家庭關愛中心(簡稱 CORD)。和一些個案幫扶類NGO不同的是,黃如方致力於尋找可行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看來有效手段包括尋找罕見病群體、為之發聲、從社會層面推動政策和保障體系的建立。

李 想

X+Living唯想國際 創始人

建築理想家

她的作品集包括全國多個城市的「鍾書閣」,憑藉高顏值的設計和對書店在城市裡角色的重新思考與創新的線下重塑,獲得了「全國最美書店」的評價。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她還在酒店、零售、親子中心等商業空間大展拳腳,傳播獨有的美學設計理念。

張浩千

藍晶微生物 聯合創始人兼CEO

智能菌工廠

張浩千藉助合成生物學的力量,精細設計納米級微生物製造工廠,從低成本化製備PHA生物降解材料到生產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原料。藍晶微生物以合成生物學的力量改寫「中國製造」含金量。

賈 超

」有戲「電影酒店 創始人兼CEO

給酒店加戲

他認為酒店的定位不應局限於單一功能,通過 「電影+酒店」的IP化路徑,賈超為已經開始下滑的中端酒店注入新活力,豐富了酒店的使用場景,激活全新消費動機。

朱海琴

雲海餚餐飲連鎖品牌 創始人

雲餐霧海

從2009年第一家雲海餚的開局不順,到今天全國過百家直營店並穩居雲南菜品類第一的位置,背後見證了朱海琴從特色菜開發到演繹雲南文化元素等的創新嘗試,即使再小眾的產品也能撐起一片海闊天空。

姚期智

清華大學 教授

姚姚領先

從「姚班」到「智班」,他要在人工智慧這一新學科培養人才,讓中國AI科技率先起步。

劉 英

朗力適老化 聯合創始人

有情天不老

2016年起,劉英帶領已成立5年的朗力探索「適老化」改造,通過千多人的調研與測試,研發出一套獨有的評估系統,在過去兩年內實現了全國超過萬戶家庭的改造。對適老化的創新探索和紮實普及,為其機構帶來了中國首個養老業的B Corp國際認證。

顧曉剛

青年導演

戲情畫意

顧曉剛在其處女作《春江水暖》創新地結合中國山水畫元素,讓電影如畫卷般展開。首卷作品入選坎城電影節後,他計劃創作《千里江東圖》三部曲長卷電影,有望進一步在國際上傳播中國美學。

邱佳偉

Oralay羽絨服 品牌創始人

中國奢造

一個來自浙江嘉興的自創品牌憑什麼橫掃美國?創始人邱佳偉抓住了跨境電商、DTC新型零售模式、以及目標消費群對平價奢華的擁抱姿態等天時地利人和,讓「中國製造」見證了一把揚眉吐氣。

丁燕來

《流浪地球》視效總監、橙視覺 創始人

錘鍊視效語言

耗時十個月,由2,000 多名藝術家共同完成的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獲得流量、 口碑雙豐收的同時,由丁燕來作為視效總監打造的那套「中國電影視效語言」值得深思。

畢 贛

導 演

越現實越魔幻

2015年,來自中國小鎮凱里的平凡青年畢贛,憑藉小成本電影《路邊野餐》橫掃20多個國際電影節,拿下7個獎項,以其獨特的「新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作品,成為最受關注及期待的中國新一代青年導演。

吉 利

歐歐醫療 創始人

守護你的笑

七年前,吉利決定賣掉自己的口腔診所,投入口腔正畸醫療器械的專利研發,並於2018年推出自主研發的O-Brace球面托槽,獲得國內外60餘項專利,成為目前世界口腔正畸領域最具突破性與革命性的產品。

居 一

MollyBox 魔力貓盒 創始人兼CEO

愛寵大機密

用訂閱制貓盒解決城市青年的養貓煩惱,居一以「貓奴」們的痛點為抓手,欲逐步過渡到寵物保險、寵物醫院的等方向,要做全品類的寵物解決方案。

彭練矛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教授

微雕碳基晶片

創造性地採用無摻雜工藝,彭練矛實現了性能解決理論極限的CMOS電晶體,推動出可與矽基計劃1.5nm技術節點相比的碳納米管電晶體。其帶領的團隊突破了場效應電晶體的物理學極限,有望帶動醫療健康和物聯網等行業跳躍發展。

簡里里

簡單心理 創始人

心簡而清

簡里里曾就讀的英雄學院的口號是「像英雄一樣改變世界」。而簡里里也的確是國內網絡心理服務平台的一位「英雄」。2014年從零起步,一步步建立標準,擴大客戶範圍,推廣線下心理平台。到現在,簡單心理已成為全國諮詢量第一的心理服務平台,不變的是面對面交流的初心。

袁 征

Zoom 創始人兼CEO

會議「征」服者

華人工程師袁征一手創辦的Zoom在美國眾多的視頻會議產品中脫穎而出,他公司推向納斯達克後持續錄得高速穩健的增長之餘,更在持續改造著美國的工作文化。

沈 騰

演員、編劇

笑氣騰騰

這個「長在笑點上的人」,已成為當今中國最吸金的喜劇男星。

林鳴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 總工程師

堅毅的奇蹟

指揮完成了「新世界七大奇蹟」港珠澳大橋最難的島隧工程部分。

李 旻

騰訊互娛天美L1工作室 總經理

《王者榮耀》製作人

下一個榮耀?

無論是從用戶規模、收入規模,還是傳統文化活化、以及對移動遊戲的影響力上來看,《王者榮耀》都取得了世界級的成功。作為「國民手游」《王者榮耀》的製作人,李旻現在則要思考如何與團隊能有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

李維

OYO酒店 合伙人兼CFO

店狂看不穿

曾在神舟租車和恆信金融租賃任職CFO的李維看到單體酒店的市場前景,加盟OYO酒店,抓住「賣間夜」這一酒店運營核心,以輕量化的加盟模式,使OYO酒店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單品牌酒店。

劉鵬

敬之網絡 聯合創始人

保有力

航延險市場的多種問題使得網際網路「乘虛而入」,而中財保險系畢業劉鵬希望敬之網絡改變保險「虛不受補」的現狀,選擇先從航班延誤品種入手,希望科技成為保險業的輔助,完成針對商旅場景的轉換。

王志歐

黑弓 Blackbow 創始人

光影魔術手

從大型實景演出長恨歌、西安事變到網易多媒體舞台劇夢回若蘭,從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到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從 2018 年初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鐘到201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長春分會場……王志鷗一路帶領數字藝術提供商黑弓Blackbow團隊在九年間不斷涉獵多個領域的核心,不變的是他堅信「用創意打通新路徑」。

吳成鐵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

蓮藕傳奇

《封神演義》中太乙真人用蓮花和蓮藕再造哪吒身體。在看似天馬行空的神話故事中,吳成鐵團隊看到了用類「蓮藕」模式解決「腫瘤切除後再生骨腫瘤風險」的希望。

陸怡穎

Emojination 合夥創始人、設計師

設計怡情

創辦了Emojination表情包平台,致力於允許任何人提交參選全球emoji表情的符號。

陳向宏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

鎮鎮有詞

隨著烏鎮景區、古北水鎮(北京)景區的成功,陳向宏名氣大振,成為了「活化古鎮」的高手,而且其操盤的多個文旅小鎮項目都不是簡單複製,而是從地域、文化特性等方面入手進行打造。

楊光宇

天文愛好者

星燃路邊天文

用名人命名小行星使路邊天文逐漸被大眾了解。而本業是商業金融的天文愛好者楊光宇則以其發現行星的驚人數量結合了名人效應,效果倍增,激發了公眾仰望星空的興趣。

劉靖康

Insta360 創始人兼CEO

天際超視角

三年前,劉靖康創辦的Insta360依靠一款全景相機迅速打開並占領了全新的消費市場。本著幫助人們「更好地記錄和分享生活」這一原則,他不僅拓寬消費者的拍攝視角,也拓寬了公司的商業前景。

沃爾夫岡 · 艾格

(Wolfgang Egger)

比亞迪 全球設計總監

顏值大師

他是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大師,從阿爾法·羅密歐到奧迪都有他的創意印記。如今作為比亞迪的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打造的「龍臉」大受歡迎,刷新比亞迪顏值之餘,也為該國產品牌提升設計軟實力。

譚 驗

未知君 創始人兼CEO

積微成著

在譚驗看來,「人體微生物組計劃」等前沿科研的進展、人工智慧算法的成熟和基因測序手段的成熟催生了微生物行業的商業機會。目前,未知君已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共同開展了兩項抗PD-1免疫抑制劑聯合用藥的臨床研究。

羅清籃

漏洞銀行 創始人

由減而增

塔勒布的《反脆弱》和《黑天鵝》啟髮網絡安全領域創業者羅清籃改變思路,以開放系統的思路開發漏洞之眼,吸引網絡安全高手參與漏洞檢測,並以「發現漏洞」這種可見的方式驅動B端企業更積極地投身網絡安全事業。

王春光

億可能源 創始人

利他利己

通過NILM(非侵入式負荷監測技術)和基於AI的多項算法的良好結合,王春光搭建出讓客戶無痛實施、快速見效的能源管理平台,億可能源也因此成為綠色標杆。

徐風暴

單口喜劇演員、喜劇聯合國 創辦人

將幽默產品化

基於純粹的興趣,他在過去7年來堅持做單口喜劇,從零開始到今天累計超過2,000場表演,以「主管偏激但好玩搞怪」的個人風格贏得口碑,並成立自主品牌俱樂部,持續推廣中國的單口喜劇文化。

劉益帆

安聲科技 創始人

嗓音清道夫

基於自主研發的晶片和聲場計算模型,他把「三維主動降噪」的領先研發成果搶先帶進了家電、汽車等具有切實降噪需求的領域,讓降噪的價值滲透入目前仍是空白的市場。

章 駿

貝醫生 創始人兼CEO

口腔保護傘

使用高質量的超細刷毛,用做准醫療品的態度做每一款口腔產品,章駿不但讓貝醫生牙刷在小米眾籌時就成了爆款,更希望公司成為千萬家庭連接專業級口腔健康的「路由器」。

王海軍

亞朵 創始人

歡喜禪

將自己、朋友們以及偏好接近的同類視為典型用戶,王海軍以閱讀與攝影施加印記、以三十多個服務化產品為「甜蜜點」,不但讓亞朵酒店快速走紅,還在這個過程中讓「亞朵部落」這個越滾越大的雪球進入其他相關業態,而核心則是保持「討人喜歡」這門技術。

全曼午

CCIC聯合文創 發起人

跨界連續創業的老頑童

他是有著不同面具和分身的老頑童:廣州貝塔咖啡發起人、CCIC聯合文創發起人、天使投資人、青創聯合(青創城、青創社系列園區)的聯合創始人……而對於熟悉他的人來說,「淡爺」是最舒心的稱呼。儘管「淡」寓意著淡淡就好,但這種來之不易的平淡背後是常人所想像不到的艱辛付出和犧牲。

李一峰

小熊電器 創始人

家有「萌煮」

2006年李一峰創立小熊電器,憑藉「小家電+網際網路」模式,在順德這個家電製造非常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地方成功突圍而出,其針對年輕消費者主打的「萌家電」品牌戰略,讓小熊電器成為常年高踞銷售榜首的中國第一創意小家電生產商。

朱明傑

氪信科技 創始人兼CEO

螞蟻斗大象

在「AI+」的創業浩瀚大海里,朱明傑抓住了屬於他的快艇——「AI+金融」這一迫切的落地場景,及時地乘上海浪駛向岸邊:通過自主研發的AI引擎平台,向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輸出技術,實現數字化升級轉型。

李延榮

濟南巧賓生態養殖有限公司 董事長

「蟑螂俠」大戰廚餘垃圾

養殖蟑螂消滅餐廚垃圾助力環保,繼而建立起一整個「蟑螂生意鏈」。

王小雨

Castbox 創始人兼CEO

傾耳細聽

她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並偏好走差異化路線,在廣播文化深厚、行業實力玩家如雲的美國,通過快速的學習與變革、差異化的產品打法,打造了全美最廣為人知的音頻播客平台之一。

王 輝

戎譽健康科技 創始人

眠保戰士

1,000多個日夜的研發,6,000多人的測試,曾經守護海拔最高4,772米青藏鐵路的退伍軍人王輝,把多年的實地經驗轉移到都市的「4772」營養空間艙,如今要守護都市人群的睡眠。

郭 睿

Ultrain 聯合創始人兼CEO

腦鏈超人

十年IBM經歷讓郭睿諳熟大企業技術需求的實現路徑,他因此得以看穿區塊鏈在現階段落地最需解決的問題,並以這些問題突破口切入,建立了高性能計算、解放算力、對普通人友好等優點俱備的多鏈架構體系。

陳玉馨

勵媖中國 聯合創始人

商界花木蘭

陳玉馨覺得解決女性問題需要通過數據、教育和科技投資賦能三個途徑,她為此開展全國性調查,建立中國首個規模最大的女大學生領導力孵化項目,同時投資推動「她經濟」。種種措施都是為了實現一個終極目的-女性經濟賦能。

林 源

青雲QingCloud 運營副總裁

凌雲志高遠

作為青雲的第三號員工,林源經歷了技術、產品、運營等多角色的轉換,終打造出青雲一體化的多維雲平台。

陳 斂

維權騎士 創始人

較真的權力

2015年知乎上的一場「維權拍賣」讓陳斂熟悉了整個維權流程,並迅速疊代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在不斷優化下,他創立的維權騎士已經拓展出了鯨版權、士值品牌館,更與各平台和機構共建了騎士版權聯盟。

陳 燁

虎博科技 創始人兼CEO

虎哥兇猛

不滿搜索引擎20年不變,陳燁打造了基於人工智慧的新一代搜索引擎,由他掌舵的這架「信息航母」具備迅速開發多條產品線的執行力。

袁建華

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瓶中乾坤

199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工作從事醫學生物學研究及產品開發工作的袁建華回國創業。經過了4年時間,研發出細胞培養瓶和溫敏細胞培養瓶等生物實驗室及醫療高端耗材產品,走出了生物經濟領域的「中國之路」。

梁於陽

秒秒測 創始人

神測奶爸

為女兒們研發的體溫計綠滴在市場上得到好反響之餘,梁於陽又將「溫度測量」變成B端企業不可或缺的服務,為醫藥、食品等需要冷鏈運輸和連續性溫度檢測的企業提供溫度記錄軟硬體平台。

王心磊

ARK Federation CEO

一把尺

曾就職於Frog的王心磊設計行業痛點,他所創辦的ARK創新諮詢公司,基於這些思考就勢孵化出針對性的人工智慧初企ARKIE,陸續上線「10 秒生成海報」和「打卡小程序」功能,讓一些過去設計師乾的活變成零門檻的簡易操作。

顧 瑩

野生動物攝影師

攝獵荒野

顧瑩花了三年時間,足跡遠涉北極、南極和青藏高原,用鏡頭記錄了北極熊、帝企鵝和藏羚羊這三個極地物種的生存現象,成為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地球三極物種拍攝的攝影師。

孫 碩

享物說 創始人兼CEO

反電商邏輯

得益於曾在旅遊及休閒獎勵計劃的亞洲萬里通工作經歷,孫碩找到了以積分激勵撬動閒置物品交換使之持久繼而商業化的法門。他以享物說平台啟動閒置好物社區,打造出以「小紅花」為核心的多樣玩法,已吸引8,000 萬用戶在該平台以物示愛。

魏文勝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篩解合成

他是CRISPR遺傳篩選技術的早期開發者,率先實現了針對蛋白質解碼基因和長鏈非編碼RNA的高通量功能性篩選後,又於今年年初發布新成果——iBar技術——可提高研究過程中數據可靠性和功能性篩選的敏感性。

白瑪多吉

松贊集團 創始人

通往理想國

從2001年在松贊林寺腳下親手建造起松贊綠谷山居開始,白瑪多吉以精品酒店為端點,把最有藏地特色的景致和文化串連成一條旅遊線路,為住客帶來更深層次的旅遊體驗,使松贊系列精品酒店成為深入了解藏文化的窗口。

安 徽

比寶兒童餐 創始人兼CEO

童餐愛心廚

初為人母后的安徽看到了二胎政策背後的機會,摸索兒童餐創業方向,三年時間沉澱出比寶兒童餐。從B端幼兒園著手影響C端兒童及家長,通過前置的傳感器、數據中台、供應鏈整合等手段,幫幼兒園提高出餐效率及降低成本的同時,亦令家長省心。

余 軻

輪子科技 CEO

吃喝玩樂來找你

余軻帶領團隊開發的產品玩秘人工智慧大腦旨在為吃喝玩樂等泛生活領域提供語音交互服務,就像口語版的大眾點評。

王 堅

阿里巴巴集團 技術委員會主席

隱忍成王

頂住各種質疑,堅定地推進自主研發飛天作業系統,進而協助阿里巴巴奠定了我國雲計算基礎。

陸正耀

神州優車、瑞幸咖啡 董事長

雄獅永不眠

憑藉成熟的資本運作手法和強悍的業務打法,陸正耀在先後把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瑞幸咖啡送上市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多「上市型創業」的質疑。

馬 可

「無用」生活空間 創始人

「無用」共樂園

曾創立中國第一個時裝設計師品牌「例外」,13年前決定「逃離」工業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創建中國首個「社會企業生態品牌」,致力於民間手工藝的傳承及幫扶,倡導取之自然、物盡其用、回饋自然的可持續生活方式。

陳列平

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學 教授

福建醫科大學免疫治療所 所長

李 寧

君實生物 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兼總經理

俞德超

信達生物 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長兼總裁

孫飄揚

恆瑞醫藥 董事長

火眼金睛

號稱有望「殺死癌症」的免疫療法在全球範圍內已上市了三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中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體(PD-L1) 抑制劑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華人科學家陳列平搶先發現免疫蛋白樣分子PD-L1,還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商業化中貢獻多多。

與此同時,中國藥企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在推動自研PD-1單抗藥物的道路上火力全開。以上抗癌鬥士正發揮他們的火眼金睛,讓癌細胞無處遁逃。

吳 靜

GirlUp美女創業工場 創始人

孵化美女總裁

曾做過媒體人也曾開過影視傳播公司的吳靜,選准「女性創業」這一風口,五年前創立了GirlUp美女創業工場,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第一大女性創業社群,幫助女性創業者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價值最大化。

文 | 快公司編輯部

編輯 | 一塊糕

圖片 | 由入選者提供

新刊預售7折優惠,看精彩內容,立即下單吧~

【點擊此處】獲取文章授權。 或至「yuanben.io」查詢【65ST2DNO】獲取文章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BEyYWwBUcHTFCnfJw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