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栽培這樣做,能提升秧苗的抵抗力,為高產增加保障

2020-04-22     悅農門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保證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尤為重要。為實現這一目標,應當加大苗期栽培管理力度。基於此點,文章從水稻育苗要點分析入手,論述了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期望對水稻苗期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優質高產目標的實現有所幫助。

1 水稻育苗要點

1.1 選種

在水稻育苗的過程中,稻種的選擇至關重要,對水稻的品質和產量具有直接影響,優質的稻種能夠提高產量。因此,應當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選取抗逆性好、抗病能力強、口感好、純凈度高的優良品種。同時,要保證所選的稻種是通過國家或省級相關部門審定的品種。

1.2 整地

根據水稻的生長習性,應保證所選的地塊土壤肥沃,利於排水,日照充足,並且上一年未使用過旱田除草劑,這樣的地塊有利於促進水稻的生長發育。當地塊選好之後,應當進行精細整地。具體做法如下:對田面進行平整處理,然後進行作畦,並保證畦面的高低差在3.0cm以內。

1.3 配製營養土

可以使用經過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過篩之後,按一定比例與田間土進行混合,配製成營養土,同時,加入適量的營養劑,並保證肥土均勻混合,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營養土的作用。

1.4 播種

1.4.1 晾曬。選好的稻種在播種前晴天時進行曬種,通過曬種除了能夠促進稻種發芽率的提升,而且還能藉助陽光殺滅種子中的一些細菌。曬種時,應當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並且要保證陽光照射充足,然後將稻種均勻地鋪於地面,厚度控制在5cm以內,每天翻動2~3次,使所有的種子都能得到晾曬。

1.4.2 種子消毒處理。浸種可用25%氰烯菌酯3克加6%殺螟丹10g浸種7~8kg。通過浸泡的方法對稻種進行消毒處理,這樣能夠使種子發生病蟲害的幾率大幅度降低。通過浸種消毒,能夠對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等水稻常見病蟲害起到有效地預防。

1.4.3 催芽。水稻的催芽方法相對較多,不同的方法在催芽效果上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因此,選擇便於操作的催芽方法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催芽過程會受到溫度的影響,所以應在催芽時,對溫度進行控制,最低不得低於15℃,最高不得高於38℃。

2 水稻苗期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水稻的苗期管理是保證優質高產的關鍵環節,為此,必須對該環節予以高度重視,具體的管理技術要點如下:

2.1 控溫

對於北方地區而言,水稻出苗之後的溫度並不是很高,而過低的溫度會對水稻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所以在苗期管理時,必須做好控溫工作。要保證大棚內的溫度出苗前在30~32℃以上。

2.2 煉苗

為縮短緩苗時間,增強水稻秧苗自身的抵抗力,應當採取有效的措施,對秧苗進行煉苗。通常情況下,煉苗應在水稻秧苗長出一個半葉時進行,以通風的方式作為首選,同時為避免秧苗徒長,應進行適當蹲苗。隨著秧苗的不斷生長,外界的氣溫也開始逐步變暖,此時,可合理放風,根據外界氣溫對放風時間進行控制,氣溫高時,可以適當延長放風時間,反之則縮短時間。每天上午9~10點是最佳的放風時間,如果天氣沒有變化,可持續到下午15點左右。放風時,應當防止秧苗直接吹風。管理溫度:出苗前以保濕保溫為主,溫度控制在30~32℃之間。出齊苗要揭去無紡布,1.5葉後溫度控制在28℃。

2葉時期溫度不超過25℃,2.5葉以後維持在20~25℃,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白天側膜可完全打開。接近插秧葉齡時夜間可不封通風口。

2.3 水肥管理

2.3.1 澆水。水稻出苗之後的一段時間先不澆水,待苗床土略微干硬後,可以澆第一次水,在進行第二次澆水時,應當與第一次澆水間隔一段時間,每次澆水均應當澆透。當水稻秧苗出現2個半葉時,大棚內的溫度也會隨之升高,此時秧苗對水分的需求量有所增大,因此,需要多澆水,並根據秧苗的情況,判斷苗床是否缺水,即晨間葉尖有露珠為不缺水,無露珠為缺水,一旦發現苗床缺水,必須及時進行澆灌。澆水時,應當反覆噴澆,不得漫灌,水溫不宜過低,不可以直接使用冷水對秧苗進行澆灌。

2.3.2 施肥。當水稻秧苗出現2個半葉之後,對營養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大,為避免缺肥使葉片變黃,應當在該階段施一次以磷鉀肥為主,少量施用氮肥,追一次送嫁肥,噴施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00倍(讓秧苗帶肥帶藥下地)。

2.4 病害防治

水稻秧苗本身的抗病害能力較弱,因此,應當加大苗期病害的防治力度,以免秧苗染病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在苗期時,立枯病和青枯病的發生幾率較高,一旦發病,會影響秧苗的長勢,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要做好這兩種病害的防治。具體措施如下:在水稻秧苗2個半葉時,可以噴施惡枯靈或是病枯凈,也可在澆水時,噴施酸化水,為避免硫酸影響水稻葉片,應在噴施後用清水對葉片進行沖洗。

3 結語

綜上所述,苗期是水稻栽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該階段,除要了解並掌握育苗要點之外,還應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從而為水稻秧苗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由於秧苗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所以,應當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升秧苗的抵抗力,為優質、高產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ANGqHEBiuFnsJQVBk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