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消失的這些石頭用具,你能認出幾種?

2020-01-01     貳哥奇石

1,石刀、石斧。石刀、石斧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那時候的人類用堅硬的石頭來製作石刀、石斧,用石刀、石斧來切割食物和和其他東西。他們在石頭上砸出鋒利的刀口或者用石頭磨製出刀口,然後對石頭的形狀進行簡單的改造就成了切割工具。這些工具雖然粗糙,但是人類祖先製造和使用這些工具開拓了人類的文明。

石刀、石斧

2、石棺。石棺在古代世界上好多地方上都出現過。古時候人們對於死亡的人知有很多美好的猜想,他們認為人死亡以後會在另一個世界開始新生活。人們對棺材的製作非常講究,人們用棺材來延緩屍體的腐敗,棺材的材料也會選擇耐腐敗木材和石材。石館的主人往往是有身份的的人,因此石館的製作往往都比較精美,上面有鏤雕的花紋和圖案。世界上比較文明的就是古埃及法老動物石館。石棺的歷史跨度比較長,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延續至秦漢以後很長一段時期。

石棺

3,石碾、石磙。這兩樣東西,八零後以前的農村人應該都會見過。石碾、石磨,可以磨製糧食。石磨可以人推也可以用牲口拉,這是非常辛苦的活兒。民間有句俗語叫「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說再辛苦的活兒,只要出得起工錢就有人干。

石碾

4,石墩。在水泥出現以前,蓋房子用的柱子一般是用很粗的樹幹,柱子下面放上石墩既可以很好的固定柱子又可以防止木頭被泥水腐蝕。

石磨

5,石鼓。石鼓的外形和石墩比較像,不過用途不一樣。石鼓可以做門樓的裝飾和凳子。

石墩

6,石槽。石槽就是用石頭雕琢的喂家畜和牲口的工具。

石槽

7,拴馬樁。拴馬樁是門前用來拴牛、馬等牲畜的石頭雕樁。拴馬樁是陝西關中地區的石雕品。拴馬樁一般高度分三個規格,小的230厘米,中型的260厘米,高的300厘米。拴馬樁的做工還是比較精細和巧妙的。拴馬樁分為三個部分:樁頭,樁頸,樁身,樁根。樁根是埋在地下的部分,樁身是方柱形,樁頸是連接樁頭的部分,樁頭是最上面的圓雕部分。有的拴馬樁的樁身上有裝飾性的花紋,如卷水紋、流水紋等。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樁頭了,各種人物、動物的圓雕非常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動物形象常見的有虎、獅、牛、馬、象、猴等,人物有壽星、仙翁、劉海等最妙的是繩孔的設計,動物的多是前肢鏤空留孔,人物多是手腕鏤空留孔。人物的五官都是精雕細琢,動物的造型為了突出趣味性塑造的稍顯誇張。拴馬樁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拴馬樁

8,石臼。石臼用來搗、砸食物或藥材,主要是用類粉碎一些東西。

石臼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各位朋友以上這中石頭加工的用具你見過幾種?好好來欣賞一下這些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石頭用具吧,它們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們也曾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xdLm28B8wMrh2LiW6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