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人品和石品問題。我們先來談人品,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好人品?我國古代儒家認認為,做人的起碼道德標準為「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從我們今天的眼光看,這其實是一個比較高的標準,一般人還真做不到。我們口裡常說的好人,其實主要是這樣的人:言而有信、不占便宜、懂得感恩人的人。這樣的人有就是五常符合誠信、忠義、仁愛這三點。禮和、睿智這兩點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接人待物有禮貌,明白道理不糊塗。我們生活中的「老好人」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
精品奇石欣賞
我重點講一下我對「言而有信、不占便宜、懂得感恩」來說一下我的理解。講誠信的人說話算話,絕不信口胡說,更不會「忽悠」人,承諾的事情就盡力去辦到,也許會欠債但絕不會賴帳,他們以誠信來樹立自己的人格和威望。他們相信人與人之間信任最重要,因此任何時候誠信不能丟,他們也絕不做言而無信之人。
精品奇石欣賞
人能做的不占便宜也是難能可貴的。人品好的人,絕不會因為一點好處去傷害別人,和別人相處,懂得適度謙讓,有時候為了讓周圍的人和睦寧相處寧願吃點小虧。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
精品奇石欣賞
懂得感恩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恩惠銘記在心裡,雖然做不到「滴水之恩而湧泉相報」,但是一定會知恩圖報,就是再難也不會忘恩負義。因為他們懂得感恩,他們才能遇到更多生命中的貴人。
精精品奇石欣賞品奇石欣賞
有好人品的人別人才願意結交,你值得別人的信任,別人才會跟你分享更多的機會。這樣你才有好人緣,好人脈。
講完了人品,再來講「石品」。 「石品」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品在石頭上的映射,一方面是石頭本身的品質。我們常說人品好的話其石品也不會差。這裡指的「石品」就是人品在石頭上的影射。這點很好理解,我們不是常說,通過他那吃相我就知道他那個人咋樣!這一方面我們意會一下就行了,我重點來 一來闡釋一下關於石頭的石品。
精品奇石欣賞
石頭的石品可以用「五德、五味、五品來概括」。1、石有五德:質形色紋韻;2、石有五味:美雅奇意朴;3、石有五品:精品,珍品,神品,極品,絕品。我國儒家也概括了人的五德」溫良恭儉讓「,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這五種美德。石頭的五德就是我們鑑賞石頭品質的五個要素,這個我們玩石頭的人都很熟悉,這裡也不再贅述。石頭的五味是我們欣賞觀賞石時我們的感覺,美好、雅致、奇特、意義、樸實。
精品奇石欣賞
石頭的「五品」分得比較細,也有分成三品的,即普品、精品、上品。對於奇石的審美由於沒有硬性標準,也不可能有硬性標準,因此常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我來談談我對「五品」的劃分。「五品」的劃分是以五德為依據的。一塊奇石質、形、色都不錯的為精品,在此基礎上紋韻添其一者為珍品,添其二者為為神品。五方面具佳者為極品。絕品就是不會再有第二顆可以與子媲美的奇石,就是絕品或孤品。
精品奇石欣賞
為什麼玩石頭的人會把人品和石品放在一起來談論,並且說人品不好的人玩的石頭再好也是枉然?這其實是價值觀和美學統一的問題。打一個比方來說吧,一個外表美麗的人卻是蛇蠍心腸,那麼這樣的人就會讓人不寒而慄,他的美麗的外表在他人眼裡也是可怕的。同樣的道理,一個為爭名逐利不擇手段、對上背躬曲膝,對下倨傲無理,對人奸詐善於算計,不講誠信的人是令人作嘔的,即使他擁有再好的石頭,誰有願意和他分享賞石的快樂呢?好石頭在他手裡就像把珍品放在了茅廁里,讓人為這些珍寶感到惋惜。一個美好的東西和一個醜陋的東西放在一起感覺真的不是很好!只有人品好的是人與石品好的奇石在一起,這樣的情景才更為和諧,他們才更相配
精品奇石欣賞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