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身邊人說,早知道房子增值這麼多,若此前買幾套房子放在那,現在差不多就實現財務自由了。這樣的人有嗎?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會有「房叔」、「房姐」等名詞出現。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顯然不那麼容易。一方面,當時房價雖然相比現在低出不少,但那個時候的收入也少,即使不吃不喝也未必能買多少房子;另一方面,當時大家對房地產市場認識還不足,未必就認為房子能給自己帶來財富。
過去的機會若未抓住,那麼,現在還有機會嗎?這或是藏在不少人心底的一個問題:相信大家看到當下的樓市存在這樣幾種現象:
1.房價在高位橫盤,漲跌幅度都不太明顯;
2.2020年以來,央媒、央行、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多次重申強調「房住不炒」 ,意味著國家對樓市調控不會有根本性的放鬆。
3.即使本次風波讓售樓處大面積關閉,地方出台的穩樓市政策也僅僅是幫助房企渡過難關。個別地方出了一些比較「著急」的政策,但剛出台沒多久就被撤回了,這更確認了國家對房地產和樓市的態度。
4.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看,一些城市房價仍在上漲,說明樓市熱點仍在,如果放鬆樓市調控,房價存在較大的「重啟」可能性。
國家不允許房價出現大幅波動
在去年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再次重申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這意味著2020年的樓市管控目標非常明確,突出一個「穩」字。在這樣的狀態下,那些指望房價暴漲或者房價大跌的想法顯然不太現實。
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讓樓市產生了「變數」,一些開發商開啟了打折促銷活動。作為開發商的潘石屹曾說,房企能夠接受的降價幅度是20%,一旦超過這個數,大部分房企或不復存在。而中國東方資產公司也發布過一份報告顯示,大中城市房價下跌幅度達到20%到30%,銀行將面臨顯著壓力,這意味著銀行的「壞帳率」不能超過這個數。所以,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和開發商有著共同的「底線」,那就是房價下跌幅度不能超過20%。那麼,2020年買房,明智還糊塗?李嘉誠和馬雲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嘉誠預言樓市新方向
在房地產界,無人不知李嘉誠。早在上個世紀50年就進入房地產掘金,以獨到的眼光和敏銳的商業判斷力,鑄就了神奇的萬億商業帝國,多年蟬聯世界華人首富。他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他的一些經驗之談仍在坊間流傳,比如房產投資篤定「地段」 理論和「不賺取最後一個銅板」觀點。這些年,李嘉誠在內地基本未有新拿地塊,大部分時間都是「賣賣賣」,最近一次還把大連的地產項目賣給了融創孫宏斌。
不過,有人曾對李嘉誠對待內地房地產的操作提出過質疑,因為這些年我們的房價上漲了不少,他自然少賺了不少。不過,在他看來,如果人人都想在高點賣,那還能賣得出去嗎?言外之意,難以全身而退。對於未來樓市發展,李嘉誠直言不諱的指出,中國房地產的頑疾,就是要解決億萬剛需問題。中國租賃比在不斷提升,意味著選擇租房的人會越來越多。不難理解,當房價達到一定高度後,租賃市場是未來樓市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從這個角度看,李嘉誠是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租賃市場的。
馬雲4字見解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對樓市的判斷簡單而直接,那就是「房價如蔥」4個字。而且他還在這個預判加了一個時間期限,那就是「未來8年」,按時間推算的話,應該是到2025年以後。不過,在一些專家看來,馬雲的這個預言,其本意並不是說未來的房價真如大蔥一樣便宜,畢竟各種人工、建材成本擺在那裡。馬雲的用意是年輕人不要一出校門就被房貸束縛而失去了夢想,而租房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從支付寶上線租房平台來看,馬雲跟李嘉誠一樣,均看好未來租賃市場發展。
當然,具體到個人而言,到底是買房還是租房,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大佬們的觀點,或許代表了對行業趨勢的看法,但未必都適合你自己。比如說,在很多情況下,房子不僅僅是居住,上面還附著「學校」、「城市福利」等因子,如果自己有經濟能力,一般會優先選擇買房。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事業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積蓄不多的情況下,買房的事就要往後推一推,而租房無疑更適合自己,其實,這幾年國家也在加大租賃市場發展,租房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今日話題:隨著樓市不斷發展,選擇租房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嗎?如果換著是你,你會考慮買房還是租房?
學習更多房產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d0-43ABjYh_GJGVcf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