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是老百姓常常討論的話題。什麼是通貨膨脹呢?最口語化的解釋是,貨幣供應過度,出現貶值後引起物價上漲的現象。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在試圖尋找能夠抗通脹的「硬通貨」,目標很明確,就是不想讓手中的現金遭超發貨幣的稀釋,變得錢不值錢了。
回顧這些年,由於適合普通老百姓的投資渠道不多,不少人就把抗通脹的標的落在了房子身上,應該說,房子確實沒有令大家失望,在過去一二十年里,房價大多時候處於上漲狀態,而且幅度還很可觀,均價萬元城市越來越多,此前幾萬元一套的房子,現在都是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元。從這個角度看,房子不僅有居住功能,還兼具金融屬性。不過,隨著房價達到一個階段性高點,加上國家提出了「房住不炒」政策,購房者顯得越來越理性。一些購房人不禁開始動搖,「難道就只能存錢嗎?」。對此,我們不妨來看看兩組官方公布的數據:
1.M2供應量
在2000年時,M2是134610.3億元,2019年末時,這個數字為198.65萬億元,後者是前者的14.76倍。當然,我們不能把M2的供應增長都視為超發貨幣,因為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只有當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才視為通貨膨脹。對此,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指標看,那就是M2與GDP比值,同樣以2000年與2019年對比,M2/GDP比值分別為1.3568、2.0045。可以看出,M2與GDP的比值明顯擴大了。
2.2020年以來流動性釋放情況
受本次風波影響,國家的金融貨幣政策更為靈活。據統計,自春節以後(2月3日),央行通過14天期、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及MLF,累計向市場投放資金約3萬億元。3月16日起定向降准,釋放資金5500億元,這也是年內的第二次降准,上一次是1月6日開啟的降准,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也就是說,2020年到現在差不多兩個月時間,釋放的資金大約在4.35萬億元。
這麼多錢出來,有人擔憂貨幣貶值的想法再正常不過了。對此,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不久前表示,「中國不會出現大規模通貨膨脹」。筆者認為,每個人的理解會不一致,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大規模不會,一般規模或者小規模的還是有的吧?具體到各行各業,落在不同商品上也會有差別。比如,去年蘋果5元一斤,而今年5.5元,甚至6元一斤,是不是就很正常呢?
當然,受此次風波影響,短期操作,不改長期趨勢。那麼長期貨幣趨勢又是如何呢?
對此,相信任何專家或者學者都不能預測出一個精準的數字,不過,從趨勢方面的東西還是可以探討的。在前不久被譽為「中國最懂經濟的市長」、現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的黃奇帆先生,在就「今後10年,M2會不會再翻番?」問題上,他表示:不可能!原因在於:
這兩年國家去槓桿、穩金融已經做到了讓M2的增長率大體上等於GDP的增長率加物價指數;
今後十幾年,M2增長率基本上與GDP增長率加物價指數,保持均衡的增長。
筆者比較贊同這個看法。由此也可以讀出兩個方面信息:
一是未來貨幣增速跟經濟增速一樣,都將趨緩。官方的提法大概是「經濟增速進入L型,追求高質量發展」。那麼,從歷年的經濟增速與M2貨幣供應保持高度一致的情況看,未來M2的增速也將進入「L」型,簡單地理解是,貨幣增速會下降,從最近3年看,事實上已經告別了過去雙位數增長,從2017年起,M2貨幣增速都在百分之8點幾。由此可見,未來的貨幣貶值速度會有所降低。
二是如果未來10幾年,以M2增長率=GDP+物價指數算,存錢仍舊跑不贏通脹。我們可以簡單做個測算:
假如未來10幾年平均GDP增速為5%,平均物價指數為2%,那麼貨幣供應M2平均增長率就為7%。就眼下銀行定期存款來說,一般在百分之2點幾,高一些的貨幣理財收益也只在4%左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存錢顯然不是明智的。
其實,我們還從已開發國家的貨幣政策軌跡中發現,隨著經濟增長阻礙越來越多,調低存款利率是大勢所趨,一些國家甚至零利率、負利率。從我國最新一期的LPR利率下調看,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也在刺激大家消費,把存銀行的錢拿出來消費,有利於拉動經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手中的現金面臨貶值是大機率,那麼,什麼東西才是「硬通貨」呢?在業內人士看來,只有黃金和房子才是「硬通貨」,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黃金的稀缺性。黃金一直以來都被國際資本視為硬通貨,黃金與貨幣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後者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而前者則不是,這意味著黃金能在任何危機下得以生存。此外,貨幣自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但黃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所謂「物以稀為貴」,從開採的黃金統計來看,大多位於地球深處,往往黃金開採的成本還要高於黃金本身的價值,所以,黃金的這種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價值。雖然價格會有波動,但都不影響它的保值和變現能力。
第二,市場信息不對稱性和內在的金融屬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媒體或者專家拿住房總量、人均面積來說事,說什麼房子嚴重過剩,未來的房子是「白菜價」,實際上有這樣兩種現象,一是甲已有幾套房子,但未必都會拿出來賣,而乙還沒有房子,這就是需求;二是房產本身是不動產,具備金融屬性,可抵可賣,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比如美國紐約一套80平米的房產,也能賣到摺合人民幣1000萬元左右。當然,這裡說房產具有保值功能,並不是鼓勵大家炒房,而且國家明確要求「房住不炒」,在需求端給予了限購等措施管理,即使想買房,除了經濟條件允許外,還需要按照政策來辦。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