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等待」有驚喜?孫宏斌暗示房價回調底線並透露樓市新方向

2020-03-30     專聊房君

雷軍曾說了一句名言,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其實,這句話同樣也適合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N年,在絕大數城市買房,無論買老房子,還是新房子,無論買別墅,還是普通商品房,大都賺到錢了,不過是多少而已。可以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只要出手房地產市場,就意味著「躺賺」。所以,很多時候,房子不僅具備了居住屬性,還成為一種賺錢載體。不過,這種「定式思維」要迎來全新改變了。

先來看一下樓市釋放的兩大信號

第一,樓市調控不可能根本性放鬆。在本次突發事件期間,不少專家或者學者想當然地認為:由於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房地產也不例外,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產業,關聯行業眾多,國家勢必會重點施救。實際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除了各地出台了一些幫助房企渡過資金難關政策外,並未允許刺激市場,個別地方試探性的「刺激新政」很快就被撤回了,個中緣由想必大家也心領神會。正如央媒在此期間發表的評論性文章所說,樓市調控不會半途而廢,房住不炒的底線不能破也不可能破。所以,無論從現實,還是輿論看,樓市調控仍將繼續堅持下去是大機率。

第二,二手房市場有價無市特徵明顯。從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看,雖然新房市場還有一定熱度,但二手房市場卻沒有多少起色,表面上看,價格沒有跌多少,但實際成交量卻非常少,即使讓價也未必能打動購房者的心。就拿新華網前不久採訪北京一家大型房產中介所說的一個案例看:一位急於換房的業主,在最近3個月不到時間,兩次降低報價,比去年同小區同戶型的成交均價還低出48萬元,仍舊無人接手。正如網友所說「你掛多少是你的事,買不買由我決定」,這是目前很多城市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博弈的一個縮影。

從以上兩大信號來看,樓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機」,「只漲不跌」的規律正逐漸打破。那麼,對於開發商來說,最多能承受多大跌幅呢?融創中國孫宏斌暗示底線,在他看來,如果整體房價跌30%,那麼房企都會破產。言外之意,房價最多只能跌30%,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很顯然,國家調控樓市的目標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房企大面積破產肯定是不允許的,此外,如果真遇到房價跌30%,那可能就真是一個「底」了,購房者不出手更待何時?無論怎樣,在不少網友看來,這個30%的幅度還是挺可觀的,如果真能實現,無疑可以少奮鬥好多年。所以,有網友就喊出了「購房者挺住」的口號,等待或許有驚喜?

另外,孫宏斌在前不久的業績發布會上還透露了樓市的新方向,在孫老闆看來,目前房地產市場規模已經很大,以後將集中做高端改善項目。筆者認為,孫宏斌的眼光應是非常獨到的,做改善產品是一定是未來樓市發展的新方向,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在於:

一方面,我們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60%,由農村進入城市的剛性購房需求將呈現一個趨緩的走勢,簡而言之,房地產市場規模已經「觸頂」,這是規律使然。如果房企再走規模擴張,比如建設大量的剛需住房,勢必會導致供大於求,房企容易扎進泥潭,所以,減少剛需產品是房企轉型的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改善需求有待釋放。我國房地產發展歷史差不多40來年,真正快速發展也就是1998年住房商品房話改革以後,這期間的住房需求,大多屬於剛需,解決了居住問題是首要目標。不過,隨著房價快速上漲,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改善置換,但這種需求不會消失,加上此前還有很多建設年代久遠的福利房、老公房等等,「人們對高品質住房的追求不會停步」,所以,待大家收入不斷增加後,改善需求也會持續釋放。很明顯,孫宏斌已經看到這了這一巨大商機。

整體看來,在國家持續不斷的調控下,房住不炒逐漸深入人心,當下樓市正在朝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能在行業承受的範圍內,房價呈現一種合理的回歸,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對於未來的樓市,你有怎樣的期待呢?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1S3LHEBnkjnB-0zFZ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