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然弟弟,對不起了,我真的追不動你了

2019-07-25     吃土少女風格紀





文/風煙寂空

《九州縹緲錄》播到了柿子和羽然大婚的場面,不知道看劇的你們有什麼感受?本少女作為一名從2006年《九州幻想》創刊號開始看「九州」系列作品的老淑芬,真的越來越看不懂劇情走向了……





《九州縹緲錄》講述的是在「九州」的架空世界裡一個群雄並立的時代中,幾位少年英雄成長、崛起、堅守信義的故事。




原本看到昊然弟弟主演,本少女還是蠻期待的,再加上「開播前半小時被臨時撤檔」的遭遇,《九州縹緲錄》其實賺了不少路人關注。

但開播一周以來,除了官方強行買來「尬」得莫名、連偶像粉都看不下去的熱搜,熱搜榜上幾乎已經沒有什麼觀眾自發討論出來的話題。





截止到本文發稿為止,豆瓣評分從開播的7.3一路跌到7.0。




收視率早已經跌出10名開外。




開播的第二天,有人在我們的微博上問「所以這部劇好看嗎?」,當時本少女的回答是「原諒本淑芬無法作出中肯的評價」。

看了十幾集後,如今再看,相對於其他「磨刀霍霍向江南」的淑芬們,本少女真的是相當克制了。




面對眾多淑芬的指責,江南在微博上洋洋洒洒用了好長一篇圖文為電視劇,更為自己開脫。實在太長,就不全貼上來了。




通篇讀完,一句話概括就是——「你知道我們有多努力嗎?!

不愧是多次打敗郭小四登上作家富豪榜榜首的人,果然一直熟諳年輕一代粉絲群體的心理和套路。




當新劇宣傳,需要傳播口碑造勢的時候,他在講情懷,「那些年,我們腰間藏著劍,仗劍覓封侯,勢做獅子吼」,如今為了新生代的流量,他又會說,「一個創作沒有必要原封不動地做兩次」。




無怪乎有淑芬評論道,「江南已經死了,現在存在的,是商人楊志」。




其實各位演員的表演都還可以,但是,被劇情拖累的《九州縹緲錄》還是撲了。

事實證明,IP改編的影視作品,到底是拍給誰看的,並不重要。

沒錯,老淑芬們口味刁得很,千萬種哈姆雷特早在原作剛上市的時候,已經在各種論壇、貼吧吵過不知道多少架了。如今改成電視劇,勢必會有眾口難調的問題。

但也別忘了,老淑芬也是從萌新長成的。也許很多細節會混淆,無論多少年過去,當初直擊心靈的那次觸動,依然清晰在目。




現在的古裝劇很喜歡用唯美精確的鏡頭構圖、宏大的實景拍攝作為宣傳亮點。《九州縹緲錄》的官宣包括江南,也一直試圖用「用心製作」來感動觀眾。




可惜之前同樣九州題材,又同樣實景拍攝,每幀空鏡如明信片一樣的《海上牧雲記》已經有過「高開低走」的先例——只畫面好,故事講不好沒用。




而九州作為一個架空世界,討論服化道的歷史還原度本來就是一件徒勞可笑的事,即便再往盛唐上靠,依舊很難跟本身用唐代作為故事背景的《長安十二時辰》相比較。




猶如一個華麗的盒子,滿懷期待地打開,卻發現裝著的卻是一根雞肋,劇荒的時候也許可以聊以下飯,但在如此激烈競爭的暑期檔,靠流量或靠情懷,終究都不能是長久之計。


之前在《別瞎跟風夸,《九州·海上牧雲記》到底說的是什麼?》一文中介紹過,九州是一個龐大的架空世界,是一系列作品的聯合設定。


《九州縹緲錄》發生在《海上牧雲記》大概七百多年之前,「海牧」里出現生活在地下的「姬公主」,正是《縹緲錄》里男主之一姬野的後人。




按照原著,姬野才是胤朝末年的大主角,除了第一部《九州縹緲錄·蠻荒》,其他的五部《九州縹緲錄》包括後面的《九州捭闔錄》都有他的名字。

《九州縹緲錄》的主線故事結束之後,他和呂歸塵、項空月、羽然、西門也靜、龍驤、息轅等人組成「亂世同盟」,慢慢將散落的天驅武士聚集起來,號稱「野塵軍」,後經「九原易幟」,正式打出天驅旗號。


統一天下,結束亂世之後,姬野最終成為了大燮朝的開國之君。

帝王端著杯盞眺望遠處,「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知道這個茫茫的世界上,竟然可以有什麼東西只屬於我,而不屬於昌夜。那一夜我都沒有睡著,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我下了決心。我不要做弟弟的副將,我要做自己的事。如果羽然會和我站在一起,那麼漫天諸神也未必都只眷顧昌夜,我要這天下屬於我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再也不要追隨在別人的馬後。我再也不要,追隨在別人馬後!」

太傅沉吟良久,苦笑著說:「這話可以流傳下去麼?」

帝王微笑,「太傅怎麼想?」

太傅思索了良久,「八字而已:可敬可畏,可憎可怖。」

羽烈王點頭,「既然是這樣難得的可憎之言,那太傅為我筆錄,就在青史上傳下去。」

謝太傅辭世的時候,這段筆錄公諸於世。史官錄入了《羽烈帝起居注》。

那時正是敬德帝姬昌夜在位。皇帝閱稿後勃然作色,三個月里斬了史官十七人。可是第十八位長史依舊把這段話入了《羽烈帝起居注》呈上。

「愛卿不怕死麼?」敬德王問長史。

「是非公論,史官只取真實而載錄,」長史道,「先帝和陛下是親兄弟,先帝是什麼樣的人,陛下比臣子們更清楚,這段話的真偽陛下心裡知道。臣能活多久?可是史官代代,下筆如刻金鐵,不漏言,不妄語,世代家風,不能毀在臣手裡。臣不改,陛下殺了臣吧。」

敬德帝沉默良久,伸手比刀形,在史官的脖子上虛砍一記,而後負手離去。最後這段話和羽烈王的其他手稿一起被印行,公然陳列在古鏡宮的書架上。

「他的餘威尤烈啊!」又很多年以後,敬德帝對那個史官說,「你們沒有錯,這話是他特意留給我聽的。從很小的時候他就是這樣,憤怒不甘,冷眼對人,可是誰會知道,這樣的人最終可以一統天下呢?」

沒有人會知道,因為他總是低著頭,所以無人看見他眼底的孤獨。


這樣一位心性強硬驕傲的人,讓淑芬怎麼忍心看到他在電視劇里,變成為了上位而屈於人下做一條卑微的走狗?




作為「星野之鷹」指環的持有者,新一代天驅大宗主,燮帝國天驅軍團大都護,誰會相信姬野這麼快就出賣天驅?


相對於其他角色,姬野的背景已經算交代得比較完整。從之前傳說的70集剪到如今的56集,大部分角色的設定都變得七零八落。



江南和劉昊然在開播的彩蛋里解釋說,為了更好的貫穿北陸和東陸,所以選了呂歸塵作為主觀察視角。同時為了讓兩位男主儘快相遇,所以只用了開頭兩集,把原著一本書的故事用兩集快速帶過。

為了加快進度,犧牲掉了很多配角,但同樣缺失的,還有對角色性格的塑造,原本在人物角色描寫張弛有度的一本好書,硬生生改成了平淡無味的一場鬧劇。





已經有太多的淑芬在吐槽北陸的改編經不起推敲,而讓本少女最心痛的,還有息衍的人設塑造。

原作里的息衍是很多女性老淑芬心裡的白月光。

白面短髭,墨黑寬袍,素白腰帶,喜歡蒔花弄草,彈琴吟唱,喝酒下棋,一副慵懶文人模樣,卻擅雙手刀劍之術,善步戰,人稱「東陸三十年內步戰第一人」,與摯友「御殿月將軍」白毅並稱為「素月墨羽」,齊名於東陸四大名將。

「廟堂既高,簫鼓老也;

燭淚堆紅,幾人歌吹。

人壽百年爾,誰死得其所,

有生當醉飲,借月照華庭。

我不見萬古英雄曾拔劍,鐵笛高吹龍夜吟;

我不見千載胭脂緋色淚,刺得龍血畫眉紅。」




但在電視劇里,息衍大概拿錯了白毅的劇本,總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失去了一份翩然的風骨。




或者說息衍和白毅的選角應該換一換。仙氣飄飄的張智堯,更符合原著里儒雅「狐將」息叔叔的形象。




而將息衍和蘇瞬卿的感情直白敘述,就真的是在強行往古偶甜劇靠攏了。息衍克制的愛變成了露骨的戀愛腦,強行BE只會覺得蘇瞬卿的死莫名其妙,再難換來觀眾的通情實感。




還有很多角色的改動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百里煜。

看到名字中的「煜」字,其實也能猜出來,當初江南寫這個人物,其實是參考過南唐後主李煜的。

下唐國速來「尚文廢武」,所以縱然天下四大名將有兩位都居於下唐,下唐軍力依舊勢弱。原著中這位煜主子,自小混於脂粉堆,醉心詩詞歌賦,雖無大志,也算一位風流的妙人。



而在劇裡面被直接改成了一個成天搖撥浪鼓的智障。。。

是為了怕觀眾不知道,下唐國主百里,兒傻女丑,所以只能隨便封一個外族郡主和蠻族世子結婚,然後就能籠絡住人心了?!


最近有很多IP改編劇上映,無一例外都會遭到原著粉的瘋狂吐槽。

其實老淑芬們在吐槽,並不全然是吹毛求疵,在很多九州er們眼裡,南淮是不是叫南淮都不重要,只是心疼,那些當年和你偷花挑板打棗子的人,都已經不在了啊……




強忍著看完十八集《九州縹緲錄》,本少女最後只想說一句——

昊然弟弟,對不起了,我真的追不動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_pkKmwBmyVoG_1Z00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