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米線傳承人」打造20年不變的經典味道,這才是真講究

2019-09-03     昆明美食聯盟


一碗過橋米線,對你來說是什麼?僅僅只是果腹的食物嗎?

對於大多數昆明人來說,過橋米線既承載著一部分的記憶,亦是心中難以抹去的滇味情結。

要說昆明哪家的過橋米線最好吃,並沒有一個人人都認可的標準答案,但如果問哪家過橋米線做的最認真,那滇味春絕對是排的上號的。

滇味春位於龍騰大酒店四樓,白駒過隙,20年風風雨雨,日升月落,在漫長的歲月里,為打造出令昆明人著迷的味道,步履不停。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雲南人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傳承人的存在,讓過橋米線永垂不朽,用勤勞的雙手,用智慧的大腦,用堅定不移的心,跋山涉水,進修半年,不遠千里,甘當學徒。

過橋米線百年歷史,代代相傳,無論身經怎樣的患難,傳承人都心存傳遞後世的美好憧憬。

正是這些偉大的傳承人,讓過橋米線在滇池大地永不墜落,這種堅定,讓人心生暖意,無比敬佩。傳承這碗過橋米線,滇味春是認真的。

一碗過橋米線,吃得相當有排面,場面感和儀式感極強。

有多少人認識蒙自,愛上蒙自都是從一碗蒙自過橋米線開始。蒙自米線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和創新,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過橋米線傳承人」打造20年不變的經典味道,這才是真講究

食材可以運,方法可以學,可是沒有純正的蒙自米線,這碗過橋米線便失了正宗。

滇味春用的米線便是從蒙自運過來的細米線,米香濃厚,柔順細滑,只有這樣的米線才敢去挑戰昆明人的味蕾。

令人流連忘返的過橋米線,離不開一口銷魂的高湯。

配方底料由祿勸轉龍鎮桂泉村嚴格把控,純土雞、龍骨、鴨子、筒子骨熬制四個小時以上,足以讓骨肉的醇香融入湯里。

出鍋的湯底濃香醇厚,每一絲的鮮美醇厚都是食材本真的滋味,也只有這樣的高湯才能賦予過橋米線真正的靈魂。


在汆燙食材的選擇上,滇味春絕對讓人眼前一亮。

肉質鮮嫩的雞脯肉、咸香回甜的甘宣威老火腿和新鮮彈牙的蝦尾搭配在一起,看似天馬行空的搭配,背後卻是大廚對於味覺的無限想像力。

配以精巧細緻的刀工,肉片薄厚均勻,融合高湯的鮮美,增味不少。

湯頭表面有一層油封起鎖溫,趁燙要把配菜米線都倒進去。

鮮嫩緊緻的肉片、時令的蔬菜和順滑細嫩的米線混進一大碗熱湯里,添入保山的白鬍椒,碰撞出最為默契的美味關係。

一切就緒後,先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高湯,溫暖得每個細胞都為之一顫,每個神經都興奮起來。

細細品味後,一縷縷的馥郁滋味漸次釋放出來:先是老雞入湯的濃香,然後是豬骨吊湯的醇厚,最後是鴨肉滲出的鮮美。

都說濃難爽,爽難鮮,可這碗好湯偏生將濃、爽、鮮三味體現得淋漓盡致,令人難忘。

再夾起米線,連帶著幾片肉一起「吸」進嘴裡,鮮美醇厚的滋味頓時就在口腔里綻開,感覺不要太爽。

除了過橋米線外,搭配的精緻小吃也都深受食客的追捧。

豬耳朵

最經典的滷味,相當有嚼勁,不加任何調料就非常好吃,實乃下飯利器。

肥腸

口感軟糯Q彈,腸衣帶著適量的脂肪,卻又不像五花一樣肥厚,愛吃的人一想到就口舌生津。

牛肉

牛肉的吃法有很多,但還是鹵出來涼拌著最有味,這個季節來一盤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鴨翅

撕扯下一塊,肉香破繭而出,連骨頭都想吮乾淨,一份根本不夠吃。

鴨胗

形狀扁圓,肉質緊密,緊韌耐嚼,無油膩感,是老少皆喜愛的佳肴珍品。

肚條

耙糯軟綿,處理得很乾凈,不妨放下心中的偏見,認真品嘗,這味道只吃一次就能記住。

蓮藕

藕片清甜爽口,脆甜蔓延到整個口腔,吞入腹中,舌尖都忍不住想挽留,非常開胃。

木耳

配料簡單,點綴上紅綠辣椒,辣味融合進木耳,一口咬下滿口脆,超入味,滋味十足。

海帶絲

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小菜,卻怎麼也吃不厭,長條狀嗦進嘴裡,勾起了饞癮。

黃瓜

黃瓜是受人喜愛的家常菜,無論哪一種烹飪方法都能做的很好吃,清脆可口。


除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還需要一個能讓你安靜享受美食的舒適環境。

滇味春不僅名字富有韻味,環境也令人耳目一新。

位處四樓,不管是木條編織的椅子還是綢布裝飾的靠椅,都能讓你賓至如歸。

與朋友小聚,遠眺天邊,盡情言歡,清風習習,帶來綠葉的密語,好不舒爽。

屋內裝飾清新淡雅,在這樣的環境下進食,坐姿都情不自禁端莊起來,不管是家人聚會,還是情侶相約,這都會是一個好的去處。

喜愛美食,是生活的一個樂事。佳肴不僅可以品味飽腹,還可以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時,了解沉澱在美食中的歷史、文化和民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VRg92wBJleJMoPMHA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