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開春以來,海蠣子、蛤蜊、扇貝等成了海鮮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品種。青島當地最有名氣的紅島海蠣子更是以其獨特的口感而更受市民青睞。眼下、紅島海蠣子已經進入肥美的階段,所幸復工及時,養殖戶邊防疫邊搶收,有信心儘量挽回疫情帶來的損失。
養殖戶正在篩選、分裝剛打撈上岸的海蠣子。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紅島街道東南部的東大洋社區,正趕上漁業養殖復工第一天,漁民在收穫海蠣子。紅島海蠣子皮薄肉厚,口感細膩,味道鮮美。市面上大部分的海蠣子都是人工養殖,而紅島自然孕育的地道野生海蠣子,由於受生長區域及產量的限制,在市場上較為少見。東大洋社區養殖戶管澤紅說:「今年的海蠣子產量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海蠣子的產量並未受到疫情影響,但在銷售方面遇到一些困難。」
養殖戶正在篩選、分裝海蠣子
受全國範圍的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地區封村封路,檢驗檢疫及消毒程序等也使交通、物流受阻,包括海鮮在內的大量食品出現滯銷、爛市的情況。各地群眾普遍選擇居家防疫,到農貿市場或超市買菜的市民不多,再加上餐飲業關門,導致海蠣子等海產品消費量劇降,且存塘風險也在持續增加。
養殖戶正在篩選、分裝清洗好的蛤蜊
為統籌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幫助轄區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困難,城陽區紅島街道積極應對,統籌兼顧,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加大服務和支持力度,及時為漁民提供供銷信息,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及時幫助外地返青企業職工辦理相關手續和證件;及時為復工水產養殖企業提供大風降溫降雪等惡劣天氣信息,保證海洋捕撈、加工正常生產,儘量把損失降到最減小,保證漁民收入。
養殖戶正在篩選、分裝打撈上岸的海蠣子
東大洋社區王澤森告訴記者,「自從街道幫助我們這些小企業復工復產以後,人手充足,海蠣子出貨量增加,現在這些海蠣子都送往批發市場、超市、以及定點酒店,年後復工率越來越高,交通運輸也逐漸方便通暢」,如今,紅島的海蠣子已經運到濟南、淄博、威海、日照以及外省的市場上。
養殖戶正在篩選、分裝清洗好的海蠣子
近些年,隨著膠州灣的水質改善,當地海產品的產量、品質都有大幅提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社區80%的居民從事漁業生產行業,社區因勢利導,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捕撈,逐漸形成了集養殖、捕撈、加工於一體的產業鏈。除了海蠣子之外,這個季節的小海產品種類繁多,紅島蛤蜊、扇貝等貝類海鮮也相繼豐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6SkbHABjYh_GJGVT4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