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臥起坐抱頭傷頸,平板支撐不直毀腰!姿勢不對,健不了身還傷身

2020-03-21     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 欣

本報記者 高嘉悅

運動能減肥、塑形、增強免疫力……然而不少人苦惱的是,自己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運動,堅持鍛鍊,但強身健體的效果沒達到,頸椎、腰椎卻隱隱作痛。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欣表示,這是因為運動姿勢沒做對,長此以往,非但健不了身,還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仰臥起坐脖子發力,傷頸椎。不少人做仰臥起坐習慣用手拉著頭部來帶動上半身。這就是典型的錯誤姿勢,不僅降低了訓練腹肌的效率,還會對頸椎造成過大壓力。長此以往,脖子會經常疼痛,頸椎也出現不可逆損害。

仰臥起坐要腹部發力。正確姿勢:仰臥在墊上,雙腿屈膝90度,雙腳平放在地上;雙手屈肘,肘關節打開,放在頭兩側。動作過程中要收緊、固定下巴,兩眼目視上前方,集中腹部力量,緩慢地將頭、肩、背向前捲縮,再緩慢回到起始位置。注意向前卷腹時吐氣,還原時吸氣。剛開始練習時,可將手置於身體兩側,適應後再將雙手交叉貼於胸前;待能力增強後,可採用雙手肘關節打開,放在頭部兩側或輕捏耳朵。

需要提醒的是,做仰臥起坐時,頭部與軀幹需保持正直,肩背部自然舒展。如果頭轉向兩側或過度含胸,會增加頸部肌肉的負擔。

練手臂時斜方肌發力,肩形差。鍛鍊手臂時,很多人會藉助啞鈴或槓鈴等器械刺激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然而訓練時,有人常感覺脖子與肩部之間的斜方肌很酸。這是由於發力時出現聳肩,導致用錯肌肉,斜方肌用力了。長時間斜方肌發力,就會顯得溜肩、脖子粗,影響肩形。

訓練手臂時,肩膀要儘量放鬆,沉肩、挺胸、收腹,避免肩胛骨上移導致斜方肌參與用力;訓練重量不要超出自身負荷,否則在咬牙堅持的過程中,也可能讓斜方肌幫助發力。訓練後要及時拉伸,放鬆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肩胛提肌、岡上肌,避免肌肉太過緊張,還要經常拉伸胸大肌、肩膀前束,避免含胸駝背。

平板支撐出現塌腰,傷腰椎(如圖1)。平板支撐是很好的鍛鍊,能同時訓練到腹部、大腿、胸部、胳膊等部位,也能有效改善腰痛。但不少人鍛鍊時,臀部、腰部塌陷,增加了對腰椎的壓力,導致腰部酸痛。

正確姿勢:選趴臥位,雙肘撐起(在雙肩落點下);眼睛看地面,保持頸部自然伸直;肩膀、臀部、膝蓋、腳踝在一條直線上;雙腿伸直,腳尖腳跟併攏,大小腿內側夾緊,臀部、腹肌收緊,肩胛骨保持中立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覺得平板支撐強度較大,或腰部不自覺塌陷時,可降低難度,採用手或膝蓋支撐。

臥推腕部不打直,傷腕關節(如圖2)。如果想練胸肌,躺姿臥推是健身房常見的姿勢。臥推時,手腕關節直接承受所有重量,但常常被人忽視。如果不慎彎曲手腕,重量便會直接壓迫腕關節,導致受傷。

正確姿勢:始終保持手腕的正直,讓槓鈴和地板的垂直連線通過鍛鍊者的手腕中心,不要向後彎曲。同時要控制握距,槓鈴在最低點時,小臂要垂直於槓鈴,確保槓鈴與前臂骨成一直線,減少手腕向側方的彎曲。

需要注意的是,肌肉的恢復時間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訓練量、強度等。劉欣表示,任一部位的肌肉進行力量訓練後,需要48小時的休息時間。建議胸、背、腿等大肌肉群,一周鍛鍊一次;肩、二頭肌、三頭肌、小臂、小腿、腹肌等小肌肉群,一周鍛鍊兩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sf-3ABfwtFQPkdcN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