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個大舞台,「戲精」無處不在,賞石界當然也有戲精存在,只不過他們演的的戲就是讚美石頭,他們讚美其石頭來,石友聽了就會感到臉紅。比如某人在河邊散步撿了一塊有點像魚石頭,明明很普通,卻被人家演繹奇遇大戲,網紅石頭叫價200萬;再比如某人去旅遊撿到一塊巴掌大的石頭,上面的花紋有點像熊貓圖案,據說有人給出價幾十萬人家就是不捨得賣,因為人家說自己的石頭專家估價上億的;又比如,某人把自己的一塊奇石標價九億,因為人家說這石頭像我國祖始。總之億元奇石是越來越多了,這些億元奇石中有些因為主題的辨識度非常高,看起來也賞心悅目,因此得到了廣大石友的認可;有的億元奇石其主體形象辨識度差,因此存在很大的爭議,有拉虎皮做大旗之嫌疑。
千萬元成交的貴州青奇石
奇石無價,其價值難於評估,這也給一些人提供了炒作的空間。目前奇石市場的冷清場面與奇石的高估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億元以上的奇石不斷湧現,奇石的估值沒有追最高只有更高。去年在莆田舉行的工藝美術展上張志強的兩顆奇石標總價超40億元,讓人驚嘆不一!這兩塊奇石都是手掌大小,分別命名為《天工造物》和《猴頭馬臉魚頭水怪》,標價為26.8億元和18.8億元。據張志強介紹,他的這兩塊奇石的石質時是一種稱作做「海寶玉」的海洋生物玉石,石頭是純天然的,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具有考古價值。這兩塊奇石標價確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用一個石友的話說,自己的石頭想標價多高就標多高,石頭再普通,會炒作就行!
標價為26.8億元的《天工造物》
石頭普普通通,一切全靠演繹,真的是這樣嗎?經常關注石界動態的石友,對於高價成交的奇石應該都有一些印象,幾十萬單價成交的奇石不少,上百萬以上單價成交的屈指可數,千萬元以上單價成交的幾乎沒有。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塊40噸重的貴州青《江山多嬌》拍出了1000萬的高價,其它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奇石的成交價達到了千萬以上?從成交記錄看,把奇石標價億元以上,好像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能出手的機會幾乎沒有!那麼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他們是靠炒作給自己帶來名氣和其他利益。重慶的那個標價一億的石頭組合《生命之源》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去參觀,也給石主帶來了不少生意。用來炒作的奇石一般還是有一些特點的,因為這樣方便冠名炒作,什麼「第一石魚」,「天下第一奇石」,「中國第五大奇石」等等。
標價18.8億元的《猴頭馬臉魚頭水怪》
我們共同來看一下這些奇石共有的炒作套路:講故事,標個出人意料的高價,媒體報道,有人出價很高但是就是不賣……形成輿論效應,石頭天下有名,收藏者變成收藏家,其它的石頭就可以賣掉一些 。也許這些炒作的人還有其它的目的,比如洗錢之類的,這也只是傳聞而已。在炒作規程中,石頭的主人就是「主演」,他們要把故事講得動聽,他們要在公眾面前讚美自己的石頭,不論石頭如何,不論故事真假,他們都演繹的讓人感覺卻有其事!
340萬成交的藏瓷《年年有魚》
這些賞石界的「戲精」,他們讚美起石頭來,石友聽了有時會覺得尷尬而感到臉紅,但是他們不會。不知道我們該不該為他們的演技點贊?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賞石界的「戲精」讓賞石界熱鬧不少,不過為了利益出賣良知的表演總是讓人作嘔。
450萬成交的《吉祥如意》
聲明: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