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一種漢族傳統名點,老婆餅是廣東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且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餅類。
製作原料:老婆餅的原料:精麵粉、糕粉、白砂糖、酥油、蜂蜜、麻仁、雞蛋、食鹽、脫氫醋酸鈉。
製作方法:
1.制冬茸餡,選用上了灰的老冬瓜,削皮去籽,入籠蒸熟,取出用攪拌機打成茸,再用紗布包住擠去水分,放入有少許豬油的熱鍋中,加糖不停地翻炒,然後視干稀程度勾一定量的芡,使其比較濃稠,最後加入熟瓜子仁、熟芝麻等和勻,起鍋晾冷即成冬茸餡。當然,也可以用冬瓜糖來代替冬瓜茸制餡,這樣製作起來還要簡便一些:將冬瓜糖攪成茸,再和豬油、潮州粉(炒熟的糯米粉)一起擦勻,最後加入熟瓜子仁、熟芝麻等拌勻即可。
2.制皮老婆餅的餅皮屬於油酥麵皮,由油心和水油皮組成。其水油皮由450克低筋麵粉、100克高筋麵粉、7克泡打粉、1個雞蛋、10克豬油,以及適量的清水揉制而成;而油心則是由450克低筋麵粉、350克奶油、550克豬油揉制而成。
3.包餡烤制餅皮以小開酥方法製作,取一小塊水油皮,包住一小塊油心,按扁後擀成牛舌形,再由外向內捲成圓筒,按扁,疊成三層,最後擀成圓形片,就可以包餡成形了。包好的餅坯也要按成扁圓形,並用刀在上面划上兩道小口(主要是為了避免烘烤時因餡心膨脹而破皮),接著刷上雞蛋液,撒上芝麻,入烤箱烤約10分鐘,這香噴噴的老婆餅便製成了。
注意事項:
疊出酥鬆的層次感 「老婆餅」的絕妙口感,來自於裡頭層層疊疊、薄如棉紙的油酥皮;要作出這份層次感相當費工夫,首先在材料上,要將水油麵團與油酥分開處理,將水油麵包入油酥,開再折起,如此重複兩次,利用水與油互不相溶的特性,作出酥鬆分明的層次感。
至於香甜的內餡,傳統的潮州「老婆餅」包入的是冬瓜蓉,所以也稱為「冬茸餅」,傳入台灣後,甜餡內容改以單純的糖為主,清甜的香味一樣迷人可口!
沙茶粿是廣東潮州地區漢族傳統小吃,潮州粿條有一種干撈的食法,因「撈」後需加入油、醬料等,故在潮州方言稱為「灌」,撈粿條在潮州稱為灌「粿條」。
它的做法是先將將芝麻醬用熱水打開至糊狀,粿條在沸騰的湯鍋中焯熟,撈起濾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醬、沙茶醬、豬油、味精、魚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條潤滑柔軟的口感和花生醬、沙茶醬濃濃的香味使得許多的年青人都對沙茶粿情有獨鍾,實是一款來潮州的朋友不可不嘗的小食。
糖蔥薄餅是一種廣東潮汕地區廣為流傳的小吃。該小吃起源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福潭村,人稱鴨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蔥薄餅叫作「鴨潭糖蔥」。
把三張薄餅疊擺成品字形,中間放兩塊糖蔥,灑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來,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蔥薄餅了。
很多人通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認識了糖蔥薄餅這一潮汕特有的風味小吃。
做法:
餅皮:麵粉和水揉成軟團,把平底鍋燒熱,手拿軟麵糰往熱的平底鍋猛的一貼,迅速拿起,鍋里就粘了一張圓圓的薄餅,等成形即可拿起備用。
糖蔥(又稱蔥糖):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用糖摻配少量麵粉,蒸煮多時,逐漸去掉水分,使之成飴,然後反覆加以提煉,使具韌脆之質,再把它做成中有蔥孔的長方形。糖蔥很容易松碎。糖蔥入口酥脆而香甜,比起其他各地著名茶食來,糖蔥有它特別的優點,和獨具的地方特色糖蔥薄餅
花生米炒熟去紅衣,壓碎,黑白芝麻略炒。 吃法:把三張薄餅疊擺成品子形,中間放兩塊糖蔥,灑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來,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蔥薄餅了。
攤開一張薄餅,放上一塊糖蔥,灑花生芝麻末,包卷上薄餅,即可享用到一道具潮汕特色的著名潮汕美味特產。
溫馨提示:
1.薄餅起包裹糖蔥的作用,是很常見的麵皮,類似春卷和北京烤鴨的麵皮,還有江浙滬一帶的雞蛋餅的麵皮。
2.糖蔥可以常溫密封保存的;薄餅放冰箱,吃時用微波爐稍微加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