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星雪莉身亡,年僅25歲,抑鬱症到底有多可怕?

2019-10-15     中信出版集團

10月14日,微博熱搜被一條新聞給刷爆了:

韓國著名女藝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殺身亡,年僅25歲,而在此之前,她已經被嚴重的抑鬱症困擾多年。

無獨有偶,在今年7月,《中國青年報》做了一個關於大學生抑鬱情況的調查:有將近3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嚴重的抑鬱傾向,只有不到10%的人覺得自己情緒沒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抑鬱症有種在年輕群體中不斷蔓延的趨勢?抑鬱症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阿信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有抑鬱情緒不等於患了抑鬱症,低落情緒只是抑鬱症的冰山一角

提起抑鬱症很多人會覺得,抑鬱不就是心情不好,情緒焦慮嗎。我們平常忙成狗的時候也焦慮、煩躁,那我們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

抑鬱情緒並不等於抑鬱症,抑鬱情緒的持續時間很短,程度很輕。一般可以自動消失或者根據自我調節來恢復。

而抑鬱症一般會持續地重度焦慮、煩躁、喪失興趣,這個時間至少是兩周以上。一些抑鬱症患者不僅是情緒上有問題,還伴隨著認知障礙,包括行動遲緩,記憶力減退、喪失學習能力等等。

患上抑鬱症也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抑鬱就像一條大黑狗,不小心就被它咬住」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中,作者左燈就描述了自己從有抑鬱傾向到變成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感受。

左燈的畫:病式鹹魚

——我開始沒來由地對一切事物喪失興趣,包括熱愛的音樂、電影、書籍等。走進電影院像上墳,音響覆蓋了一層灰,最愛的一本書也再也沒有翻過。——後來身體機能開始明顯退化。胸疼、頭疼開始侵襲,嚴重的時候,我只能自錘胸口。記憶力、思維明顯減退,一天到晚都在找東西。人變得非常疲憊,說一句話都感覺耗費了一輩子的力氣。——我還沒發現這是抑鬱症的時候,我以為我只是這段時間狀態不好吧。直到我無法工作:出現了嚴重的閱讀理解障礙,也寫不出一段完整的話。這對一個記者來說是致命的。——再後來,就突然有那麼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失去了所有力氣,覺得我的人生一定過不好了,就突然想這樣融化在地表,消失在世界上(自殺)。——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之後,我被強制送到了精神病院。

PHQ-9 是目前廣泛應用的抑鬱症評估量表,它源自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具有篩查抑鬱症評估抑鬱嚴重程度的雙重作用 。

量表有以下 9 個問題(根據你在過去兩周內的情況來進行測試):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大家可以根據打分算一下自己是否抑鬱

抑鬱症在醫院範疇里,是屬於心境障礙這一個大板塊。一般來說,抑鬱症有兩種不同的類型:

一個是單向抑鬱,也稱重性抑鬱症或臨床抑鬱症,是當一個人持續地感受到他們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憂慮、悲傷等感覺的疾病。

單向抑鬱是一種很單純的抑鬱症,一般不伴隨狂躁的行為。

另一個是雙向抑鬱,雙向抑鬱症會經歷抑鬱階段狂躁階段,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類疾病,很多患者都需要終身服藥,且容易遺傳。

雙向抑鬱症在抑鬱症階段和單向抑鬱的表現大致相同,人體會出現不可控制的興奮、衝動、無法入睡等症狀。

雙向抑鬱症的抑鬱和狂躁還會相互轉換,有不可預測的特點。

雙相抑鬱可能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要格外重視

如果是多次復發就叫復發性抑鬱。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持久的心境障礙,叫惡劣心境,也叫神經症性的抑鬱。

此外,還有其他按照特徵來分的,比如產後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季節性抑鬱症等。



多傾聽,不指責,才是最大的幫助

據研究,患有抑鬱症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0倍。而年輕人本來就處於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的階段,抑鬱症無疑是隱藏在高校的一個「沉默殺手」。

患有重度抑鬱的患者,必須接受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如果只是輕度抑鬱障礙,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2018年,雪莉曾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說:

「恐慌障礙是小時候開始就有的,曾有連最親近的人都離開的情況,從其他人那裡受到傷害,所以那時候好像完全崩潰了……」

當她表現出看似叛逆的行為,對這個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理解的迴音。

就像很多人安慰抑鬱的人時喜歡說:」想開點,你怎麼這麼想不開呢。「

「想開點」就跟「多喝熱水」一樣空白無力,要是能想開,就不會抑鬱了

這種話對抑鬱症患者來說不僅沒有任何幫助,還會加重他們的負擔,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都非常的敏感,任何的指責和懷疑,都有可能誘發抑鬱症發作。

多傾聽,不指責,才是對抑鬱症患者最好的幫助。

另外,患了抑鬱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硬抗。

《精神衛生法》第三十條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但就診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務必實施住院治療了:

1.已經發現有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是有傷害自身行為的危險的。2.已經有傷害他人的行為,或者是有傷害他人行為的危險的。

已經有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不要抗拒去精神病院 (圖文無關)

很多人都覺得抑鬱症很可怕,但比起抑鬱,精神病院對他們來說更可怕。一想到精神病院就想到恐怖片和周圍人看瘋子一樣的眼光。

其實,精神病院就是治療抑鬱這些認知、神經等疾病的專科醫院,和任何一家專科醫院一樣,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它。

在現實中,精神病院只是一個治療場所,它並不可怕

說到底,抑鬱症也只是一種病,它是可以被治療和控制的。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

其中有一個被很多抑鬱症患者視作「瞬間解痛」的治療方式就是電痙攣治療,這項治療是針對嚴重抑鬱並且強烈自傷、自殺傾向的抑鬱症患者的。

當一切治療手段都對患者不起作用的時候,醫院就會把「電休克」安排上,進行電休克時,會進行全身麻醉,睡一覺起來就結束了,醫生不讓患者看到具體操作的過程。

接受過電休克之後,患者一般都是一副「傻乎乎」的樣子,臉上笑嘻嘻的。其實電休克的終極作用就是「忘卻」

再多的悲傷與焦慮,忘記了,就好了。

輕度抑鬱及時尋求幫助和治療是可以被治癒的,既便是重度抑鬱,在經過一個全病程的綜合治療後也是能夠達到臨床痊癒的。

但是抑鬱症是一個容易復發的疾病。不經醫囑的停藥就有可能會復發,所以抑鬱症患者一定要定時複查,預防復發。

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一般分為SSRI、SNRI、TCA、MAOI四大類,用的比較廣泛的有氟西汀、度洛西汀、米氮平等。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一書的最後,作者記錄了一段她和讀者的留言對話:

他們說:「加油,好好活著。」我說:「加油,一起活著。」

是啊,活著,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只要活著,就還有無數的可能。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無常,每天天笑呵呵的人不一定真那麼開心,可能前一秒還在笑後一秒就痛苦地想死。

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大外部環境又浮躁,心理很容易受到傷害,阿信想讓大家知道的是,有了抑鬱情緒要及時緩解,即便得了抑鬱症,也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通過治療,抑鬱症是可以被治癒的。

參考資料:

環球網:《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高發期是……》

丁香醫生:《你感到抑鬱嗎,如何區分情緒低落與抑鬱症》

名醫在線:《楊輝:抑鬱症有哪些種類》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抑鬱障礙的管理-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pPH0G0BMH2_cNUg0-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