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破口大罵一陋習,魏徵房玄齡徐懋公三人為啥還要頂風作案?

2020-09-27     新車測評

原標題:李世民破口大罵一陋習,魏徵房玄齡徐懋公三人為啥還要頂風作案?

貞觀八年,李世民讓高士廉給天下高門大姓重新排個名。當時社會上有一陋習,崔盧王鄭張周陸顧等高門大姓喜歡「自矜地望」,仗著先前闊,不與外姓通婚。雖然這些家族好多人已經落魄到飯都吃不開了,但是裝逼性子不改。如果有混牛逼的外姓一定要與這些高門大姓通婚,也不是不行,但是得交錢。嫁女兒要彩禮錢,娶媳婦要陪門錢,少了不行。時人將他們這種惡俗的做法鄙薄為「賣婚」。但是這種鄙薄純屬吃不著葡萄嫌葡萄酸,跟現在許多混的不如意的男青年鄙薄美女們現實一個道理。因此好多外姓雖然混的很牛逼,但是「妄稱郡望」,不說自己真實的籍貫,假冒大姓。家中如果誰娶了大姓老婆,不管自己混的多不堪,也能在兄弟跟前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眼睛往天上瞧。爺們就是娶了個大姓媳婦,咋地,不服?

李世民決定改變這種陋習。他讓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重修《氏族志》,把天下百姓分為九等,多查查資料,把假冒郡望的都踢出去,不認自己的祖宗,卻認別人的祖宗,這可不行。孔老師說了,祭非己之鬼,諂也。拍馬屁也不能這麼拍啊。高士廉等人辦事效率很高,一年之後弄好了,報上來,李世民一看,氣的在朝堂上破口大罵,你們腦子都被驢踢了嗎,不明白我的意思?原來高士廉依然把崔姓排在第一位。

李世民說,漢高祖劉邦和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都是秦朝的編戶之民,你們到現在讚不絕口,動不動就說他們是大英雄。難道他們的郡望好得很嗎?現在的高門大族多少年沒出過一個人物,就靠賣婚過日子,有啥可牛逼的?寡廉鮮恥,我就不明白你們羨慕個啥勁?我大唐滿朝文武都是能人異士,你們為啥就看不見呢。那些花大價錢跟大姓聯姻還被大姓看不起的人,我就不明白你們圖個啥?我讓你們重修《氏族志》,就是糾正這種不良風氣。但是你們依然把崔姓排在第一位,這是赤裸裸打我李世民的臉啊(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重修。

貞觀十二年,高士廉把重修本報了上來,專以文臣武將們的官階為排序標準(專以今朝品秩為高下),皇族第一,外戚第二,崔姓第三。一共二百九十三姓,頒行天下,以正視聽。

但是李世民這一通發脾氣就起到一個效果,就是李家排了第一,其他的啥用不抵。就連御前紅人魏徵房玄齡徐懋公都頂風作案。魏徵四子一女,次子魏叔瑜娶了太原王氏。房玄齡四子二女,小女兒嫁給了萊州刺史兼萊州港造船使鄭仁愷(鄭氏)。徐懋公二子二女,長子李震也娶了太原王氏。

李世民死後,李治也讓李義府搞了個《姓氏錄》,全盤否定了李世民的《氏族志》,李義府「奏(高宗)悉索《氏族志》燒之。」李治乾的比李世民更徹底,論軍功排序,被縉紳所不齒,目為"勛格"。又詔,王鄭盧崔等七姓十家,不得自為婚;三品以上納幣不得過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一百,都得給女兒做陪嫁,不能自留(悉為歸裝),夫家嚴禁收妻家的陪門財。

這個命令也是一紙空文。安史之亂後,皇帝的女兒想嫁高門大姓都不是件容易事兒,唐德宗為此哀嘆,我李家也是高門大姓,為啥就沒人跟李家聯姻呢?

這種陋習到了宋朝之後方才衰微,因為科考大興,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們對門閥郡望啥的,都不看重了。先前無論如何闊,都不如現在多讀幾本書實在。

參考書目:歐陽修《新唐書》司馬光《資治通鑑》 唐長孺《山居存稿》陳寅恪《隋唐政治史略論稿》汪籛《漢唐史論稿》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U_ZzXQBLq-Ct6CZgO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