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兩地人社部門簽訂合作協議 推進社保就業等七方面服務一體化

2020-04-04     微阿壩

七方面合作

優化人力資源要素市場配置

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協同

深化農民工服務保障協作

推進社會保險服務協作

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推進專業技術人才工作協同

推進人社重大公共政策及保障措施協同

四川在線記者劉春華

4月2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人社合作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省人社廳與重慶市人社局簽訂《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合作協議》,以2025年為期,勾畫出未來5年川渝兩地人社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藍圖,讓未來兩地居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人社公共服務。

優化要素配置 共促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川渝兩地人社合作涵蓋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農民工服務保障等七方面。

優化人力資源市場要素配置,位列川渝人社合作之首。

重慶市人社局副局長蘇靜介紹,川渝兩地人社部門將從「推動兩地人力資源服務業集群發展」「促進人力資源順暢流動」「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協作機制」三方面加強合作。

據介紹,未來兩地將在川渝結合部地區規劃建設一批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市場);聯合舉辦人才招聘會和西部人力資源服務博覽會;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協作機制,完善兩地公共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平台,實現人才跨區域流動就業信息、政策諮詢、檔案查詢、人事代理等業務在異地通辦。

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是就業創業重點群體。

川渝兩地2020年高校畢業生將超70萬人。近年來兩地農民工常年保持100萬人以上的流動規模。川渝兩地將建立就業服務共享協作機制,同步收集、發布用工求職信息,共享企業用工監測信息,聯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專項行動和招聘信息;推動公共招聘網和公共就業服務數據共享;建立公共創新創業服務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共同舉辦省際或區域性創業博覽會等創業活動。

農民工服務保障方面,建立川渝一體的農村勞動力及農民工資源資料庫,完善農民工供給信息和崗位信息聯合發布制度,推進兩地農村勞動力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建立健全農民工服務保障機制,實現區域內服務均等化。

養老保險關係 兩地建無障礙轉移機制

「近些年,川渝兩地每年轉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有3500人次左右。」省人社廳廳長鬍斌介紹。隨著未來合作協議的落地落實,川渝兩地在養老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社會保險協同互認機制等方面的合作將更深入。參保居民辦事也將越來越方便。

推進養老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建立川渝兩地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理流程,取消川渝間養老保險關係轉移紙質表單郵寄傳遞,縮短經辦時限;推進啟動川渝職業年金轉移接續;探索推進川渝間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時只轉關係不轉資金模式,應轉資金由兩地社保經辦機構定期統一結算;探索推進兩地參保跨川渝居住的退休人員納入居住地社區管理服務。

建立社會保險協同互認機制。農民工、新業態新經濟平台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等不受戶籍限制,按規定在兩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推動兩地互認失業保險參保關係和參保年限,進一步順暢失業保險關係轉移接續;開展工傷認定事故委託調查,互認調查結果;建立川渝社保信息數據共享、大數據比對和結果共享機制。

省人社廳廳長鬍斌表示,下一步將推動瀘州、遂寧、內江、廣安、達州、資陽與重慶市共同落實毗鄰地區《合作聯盟共建備忘錄》,著力實現川南和渝西、川東北和渝東北人社一體化,協同推進人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GbyQnEBnkjnB-0zkG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