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傷身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總有人抱著僥倖的心理,認為只要少喝一點就能少一點傷害。
其實,經常少量喝酒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比偶爾「喝大酒」更嚴重。
《生命時報》採訪相關專家,告訴你如何躲避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受訪專家
北京佑安醫院C肝與中毒性肝病科主任醫師 張晶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酒精性肝病研究所所長 鄒正升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會理事、教授 劉鐵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 徐志堅
常飲酒比喝大酒更傷心
《歐洲心臟病學雜誌》近日刊登韓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心臟健康方面,經常規律性少量飲酒其實比酗酒危害還大,更易增加房顫風險。
該研究由韓國大學醫學院崔鍾一博士(音)及韓國首爾大學安南醫院研究團隊共同完成,對涉及978萬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了梳理分析。
2009年體檢數據顯示,所有參試者都未患房顫。此後,研究人員結合參試者的飲酒習慣,對他們的房顫發病情況進行追蹤隨訪,直至2017年。結果發現,在確診房顫的患者中,每周飲酒次數是最大的風險因素。
與偶爾「喝大酒」的參試者相比,每天飲酒的人房顫風險更大,每周飲酒≤1次的參試者風險最小。同時,飲酒量對房顫發作也有一定作用。1周飲酒量每增加1毫升,房顫風險可增加2%。
崔鍾一分析指出,新研究焦點集中於飲酒頻度對房顫的影響,無論年齡和性別,飲酒次數都與房顫發作存在密切關聯。
即使每天只是「小酌」,頻繁飲酒也很「傷心」。經常飲酒或可導致睡眠障礙,而睡眠不足也會增加房顫的風險。
酒精是這樣傷害你的
小酌怡情?別傻了……2018年8月,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的一項涉及全球2800萬人的研究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建議滴酒不沾。
如果過量飲酒,危害就更顯著了。
整體來看,有害使用酒精每年導致全世界300萬例死亡,其中男性占3/4。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害使用酒精可致200多種疾病。
肝損傷
長期過量飲酒與脂肪肝、肝靜脈周圍纖維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密切相關。肝硬化死亡中,約10%由酒精中毒引起。
《2018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警告:中國酒精性肝病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還有權威研究發現,女性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肝損傷風險。
心腦血管疾病
過量飲酒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傷大腦
大量飲酒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引起酒精中毒性痴呆等。
胃潰瘍
大量飲酒會刺激胰腺分泌,容易導致急性胰腺炎,胃潰瘍及胃癌發生風險也會增高。
性功能障礙
酗酒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進而造成夫妻關係緊張等。
營養不良
過量飲酒會使食慾下降,容易營養不良。另外,大量飲酒造成的消化系統功能損傷,也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轉運,加劇營養缺失。
抑鬱情緒
長期飲酒易影響心理健康,可表現為焦慮、抑鬱。在慢性酒精中毒者中,有6%~20%患者有過自殺行為。
癌症
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聯合推出的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全球報告》指出,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飲酒與6種癌症密切相關,包括口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
即便少量飲酒或酒精飲料,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對特殊人群來說,酒精的危害更大。
- 酒精對胎兒腦發育有毒性作用,孕期飲酒可能會給胎兒發育帶來不良後果,酗酒更會導致胎兒畸形。
- 哺乳期飲酒的話,酒精會通過乳汁影響孩子的認知功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
- 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臟器功能還不完善,即使少量飲酒,學習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反應速度變得遲緩。
不能避免,這樣減少傷害
如何喝酒實在無法避免時,建議做到以下幾點,將酒精傷害降到最小。
1 記住每日喝酒「上限」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女每天攝入酒精不得超過25克和15克。
- 男性每天最大飲酒量是啤酒100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1兩半、52度白酒1兩;
- 女性則為啤酒700毫升、葡萄酒200毫升、38度白酒1兩、52度白酒6錢。
2 喝酒前吃點東西
這樣能減少對胃壁的刺激,且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還可以攝入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可選擇的食物有奶類和豆漿等蛋白質飲料,蘋果、南瓜等富含果膠的果蔬;全麥麵包、雜糧粥等富含澱粉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
3 儘量小口慢喝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僅易醉,而且對胃等器官的損傷更大。
4 不要混著喝
各種酒混在一起喝,會讓人不自覺的飲酒過量。兩種以上的酒混著喝還會表現出某種「協同作用」,更容易引起頭昏、噁心、嘔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狀,對人體傷害更大。
5 白酒溫著喝
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臟的傷害。
6 喝酒同時多喝水
在喝酒間隙多喝白開水,可以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減少肝臟負擔。
7 吃點有助解酒的食物
如果不小心飲酒過量,帶來頭痛、眩暈等不適,可以嘗試吃一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雞蛋、蘆筍、番茄、香蕉等。
本期編輯:王曉晴
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