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冷,媽媽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總少不了要帶上一個保溫杯,裡面裝上熱水,寶寶隨時喝水都很方便。
但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個央視的新聞,曝光了很多不合格的保溫杯:很多不合格的保溫杯,使用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原因就在於,經實驗證明這些保溫杯的內膽均不合格。
實驗員先在這些保溫杯里泡上熱茶,蓋緊蓋子存放72小時後再打開,發現水杯的內壁有明顯被腐蝕的痕跡。
專家表示:由於茶水中含有很多化學成分,用這保溫杯泡茶會析出一種叫做「鉻」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長期攝入不僅容易導致人體抗氧化系統受損,還可能誘發皮炎、消化道問題甚至是癌症。
其實不只是保溫杯,寶寶的很多日常用品如果選不好或者使用不當都可能變成「藏毒」重災區,比如最常用的濕巾、奶嘴等。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揭開這些「毒杯子、毒濕巾、毒奶嘴」的內幕,讓大家看到事情的真相,以免因自己選擇不當給孩子帶來傷害還不自知。
不合格保溫杯或變「索命杯」
重金屬物析出
易致發育遲緩、免疫力降低
保溫杯已經成了每個孩子的出街必備了,隨時能喝上溫水,一年四季都能用。雖然正規廠家生產的保溫杯,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所有寶媽,真的能保證自己沒有過錯誤使用嗎?!
去年,北京某大學化學實驗室,曾就寶寶常用的幾款保溫杯,做出如下測試:
實驗員分別從超市、小商場、網店中購買了8個不同品牌的兒童保溫杯,然後將保溫杯編號,檢測保溫杯內加入酸性物質是否會遷移重金屬。隨後,實驗人員將保溫杯內配比好的醋酸溶液倒入定量瓶。
實驗結果是,8款保溫杯,在加入「果汁」後的檢測結果顯示:錳元素最高超標34倍!
試想,如果寶寶經常從杯子裡攝入這種重金屬元素,對健康的危害真是難以想像。
重金屬嚴重超標可使兒童發育遲緩,影響鐵、鋅、鈣代謝,出現缺鋅、缺鈣,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下降或體格生長遲緩等症狀,更甚者可能有致癌的風險。
2016年,江蘇省質監局公布了保溫杯產品的抽查結果和風險監測情況:保溫杯在裝水時,重金屬的遷移情況均未檢出,而在裝酸性溶液時,多款保溫杯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重金屬遷移情況!
拜媽建議,在挑選和使用保溫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購買和使用標有「304」或「316」標誌的,不鏽鋼內膽保溫杯
304不鏽鋼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廣泛應用於食品醫療等行業,是國家公認的食品級不鏽鋼。
316不鏽鋼的品質要大於304的不鏽鋼,316不鏽鋼比304多了金屬鉬,可以增加耐腐性。但是這類材料價格高昂。
2.最好購買50元以上的保溫杯
江蘇省質監局此次檢測的10批次保溫杯中,有8批次產品價格在50元以下。給寶寶用的東西真的不能太圖便宜。建議到正規商超購買50元以上的知名品牌的保溫杯使用。
3.保溫杯最好只用來裝白水,這點非常重要
不能用保溫杯來裝果汁、碳酸飲料、茶水、牛奶等飲品。果汁飲料屬於酸性,加劇了保溫杯內壁重金屬物質的析出;茶水中的茶多酚,在保溫杯中會加速氧化和流失;而牛奶長時間處於保溫杯中,容易腐敗變質。所以,保溫杯中最好只裝白水。
不合格濕巾
防腐劑、增白劑、螢光劑超標
易致嚴重皮疹、腸道菌群紊亂
寶寶的衛生、清潔情況,是媽媽們最在意的,生怕一個不注意,小髒手就去抓吃的了。所以各種寶寶濕巾、紙巾、棉柔巾,成了媽咪包里的常客。
但,寶寶濕巾的挑選,又是一個大坑。
之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針對濕巾進行了一次試驗:
實驗員抽測的50個樣品中(很多都是知名品牌),有21個樣品檢出了歐盟禁用的防腐劑CIT,2個樣品MIT水性防腐劑檢出含量偏高。也就是說,4成樣品都檢出了防腐劑。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在25個標有嬰幼兒等字樣的樣品中,也有12個樣品檢出了CIT,檢出率將近50%!
MIT(甲基異噻唑啉酮)一種防腐劑,易造成過敏,可能引起嚴重紅疹。通常嬰幼兒清潔濕巾都含有不同種類的防腐劑,以防產品受微生物或細菌污染,但海外研究顯示,部分嬰幼兒清潔濕巾產品含有MIT,可能會令嬰幼兒的皮膚長出嚴重紅疹。
C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也是一種防腐劑。近年來,包括歐盟、澳大利亞等多國和地區試驗發現,CIT、MIT 及其它們的混合物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其中,防腐劑CIT對於肌膚與粘膜具有刺激性,不適合添加於長時間接觸的產品中,濃度過高時還可能造成化學灼傷。
經常使用含有這兩種防腐劑,甚至這兩種成分超標的紙巾,寶寶真的很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皮疹。
央視《每日安全報道》節目曾曝光過某劣質紙巾的加工過程,這種生產車間專門被用來生產餐巾紙。號稱原木漿製造的紙巾車間裡堆的都是一些發了霉的廢紙、報紙、甚至還有藥品盒子。這樣的劣質的原材料,只能使用大量的增白劑和一些滑石粉,這些化學劑成本比較低,卻能達到和好的餐巾紙一樣潔白、柔韌的效果。
這類劣質濕巾中的菌落數、漂白劑、增白劑、滑石粉、螢光劑等化學物質,如果寶寶長期,有害物質在身體中聚積的話,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拜媽建議,在選購和使用寶寶濕巾、紙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不要把濕巾做為寶寶常規使用的消毒物品
崔玉濤醫生講過自己曾經接診的一個孩子:13個月大,喝點米湯都腹瀉,只能吃最精細的胺基酸配方奶粉。給寶寶做檢查後才驚訝地發現,正常人的腸道內約有上百種菌群,但這個寶寶的腸道內僅僅只有大腸桿菌1種菌群,其他的都沒有了!
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媽媽一直覺得孩子抵抗力低,每次外出,不管孩子摸了哪,都要用消毒濕巾給孩子的手消消毒,這位媽媽一次外出能用光一兩包濕巾,消毒劑把寶寶腸道內的大部分細菌都殺死了!
所以,濕巾不能作為寶寶常規的消毒用品,如果有地方可以洗手,還是應該儘量選擇用水洗,實在沒有條件洗手的時候,再臨時使用濕巾擦拭。
2.成分表中含有「MIT」「CIT」「丙二醇」「酒精」「香精」的濕巾,不要給寶寶用
前面介紹過,這是兩種不適合添加在寶寶濕巾中的防腐成分。「MIT」會引起嚴重紅疹;「CIT」可能引起灼傷寶寶皮膚。
知名醫刊《醫知袋鼠》中曾明確提醒:嬰幼兒皮膚更嬌嫩,產品標準理應比成人用品更高,防腐劑理應更溫和更安全。所以,不建議嬰幼兒用含CIT的濕巾。
央視新聞中提到的有毒物質丙二醇,有時縮寫為PG。記者發現,很多品牌的寶寶濕巾中都含有丙二醇,且大多不標明具體含量。這是一種低毒化學溶劑,長期使用這種濕巾擦手,再拿東西吃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大概有5%的人會有過敏反應,長期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皮膚敏感脆弱的嬰幼兒。
酒精、香精等成分對寶寶的危害想必就不用多說了。
3.選購寶寶濕巾時,要注意看包裝上的這些基本信息
在購買前要留意嬰兒濕巾產品信息,比如生產日期、生產廠商、廠址、電話、保質期、有效成分、生產批號、衛生許可證號、執行衛生標準號、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等內容。這些也可以從側面了解產品的質量和可信度。如果發現產品的信息不詳或者有意模糊,不要購買。
最後,還是要用專家崔玉濤的一句話來告誡大家:低齡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濕巾內含有化學物質,對他們的皮膚有刺激作用,可能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屏障,不建議長期使用濕巾。
濕巾,最好只用來應急,能用水洗,就別用濕巾擦了。
山寨奶嘴
有害成分超標
影響寶寶生長發育,或致癌
不管是安撫奶嘴,還是要來喝奶、喝水的奶嘴,都是每天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東西,奶嘴的質量安全問題最為重要。
雖然多數媽媽都寧願給寶寶買貴一點、大品牌的好奶嘴,但有時一不小心就中了「山寨奶嘴」的陷阱。
你買的名牌奶嘴
可能來自廣東的黑作坊
上游造假作坊,屢次被抓,屢禁不止
2018 年,廣州花都警方打掉了一個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奶嘴奶瓶的作案團伙。
他們利用消費者對知名品牌的信賴心理,成本幾元的對外售賣幾十元,成本幾十元的對外售賣幾百元,數十倍的暴利令人瞠目結舌。
無獨有偶。今年 3 月,深圳南山警方也查獲了一批假冒商品。
也是今年3月,上海再次查獲一家假冒「*親」品牌的奶嘴生產作坊。
利潤的驅動下,這些山寨奶嘴作坊層出不窮,被抓獲及報道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經送相關部門檢測:
這些假冒知名品牌的山寨奶嘴,揮發性物質嚴重超標。
想想看,這些流入市場的毒奶嘴,正被成千上萬的寶寶吸吮著,細思極恐。
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孫亞飛老師表示:
由於矽膠奶嘴的製作工藝複雜,落後的或劣質的製作工藝流程中,奶嘴中殘留的揮發性物質中,有可能含有甲醇和三甲胺,它們都有比較強烈的毒性。
三甲醇攝入體內後會轉化為甲醛,而甲醛會破壞視力,並且高度致癌。
三甲胺對呼吸道以及神經系統都有危害,長時間低劑量吸入容易頭暈。長期攝入,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嚴重時會傷害嬰幼兒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
除此之外,安撫奶嘴的質量狀況,也不樂觀。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嬰幼兒安撫奶嘴產品質量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檢的20批次產品中,有10批次產品不合格。
據了解,這次抽檢主要檢測了奶嘴的擋板硬度,通風口面積,完整性測試和化學揮發物含量等幾項指標。
其中可能對嬰幼兒造成嚴重後果的化學揮發物含量,在這次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最多。20批次樣品中,有7批次樣品都出現了揮發性化合物含量超標的情況,屬於嚴重的質量問題。
按照《嬰幼兒安撫奶嘴安全要求》明文規定:揮發性化合物含量不得超過物體重量的0.5%(m/m),否則視為不合格產品。
這些有害物質,如果長期被寶寶吃進肚裡,對生長發育和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拜媽建議,在選購和使用奶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不要讓奶嘴「超齡服役」,最常使用不能超過2個月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奶嘴主要分乳膠奶嘴和矽膠奶嘴兩類。乳膠奶嘴的使用壽命在3-4周左右,而矽膠可以使用2個月。另外需要根據寶寶使用奶嘴的實際情況判定是否需要更換奶嘴,如果奶嘴被寶寶磨牙咬破了、奶嘴回彈力不好了、奶嘴膨脹發黏了、奶嘴變色了都需要及時發現儘早更換。
2.安撫奶嘴,能不用就不用
湖南省兒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游弋表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安撫奶嘴,能不用的時候儘量避免。因為過於頻繁的使用很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口腔發育。
3.不要圖便宜,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不要盲目相信個人的海淘、代購。最好從大型商超或大型電商的品牌旗艦店中購買。
4.購買時可詢問客服,產品是否有檢驗標準和生產標準,索要相關證明。
如對方無法提供,不要購買。
5.收到奶嘴後,從外觀上進行辨認排查。
好的奶嘴:做工精細,包裝完好、印刷清晰,生產信息等清晰、齊全
偽劣奶嘴:通常做工粗糙,包裝劣質,字體模糊,打開後包裝後有刺鼻異味
6.有溯源碼或防偽標誌的產品,一定要掃碼驗證一下
以某品牌奶嘴為例,根據查詢碼進行查詢,看是否是正品。
總之,寶寶直接入口的東西,選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