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懷化訊 8月5日,走進洪江市江市鎮蔣公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新樓房,一排排青翠欲滴的樹木,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草地,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作為2016年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之一,該安置點承接搬遷任務28戶113人。洪江市充分考慮到搬遷群眾的搬遷需求以及周邊環境的特點,在短短的5個月時間裡,完成了9棟28套安置房新建及房屋內外裝潢建設任務。
易地扶貧搬遷給貧困群眾帶來的不僅是居住地的改變,更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搬進這麼好的房子裡,上街趕集、小孩讀書方便多了。」搬遷戶陳梅帶著孫子在小區散步,臉上帶著笑容。搬遷前,陳梅住在蔣公溪村大山上,交通極其不便,孩子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
如今,陳梅的丈夫王承東成了洪江市移動公司的一名裝寬頻網的工人,每天騎著摩托車早出晚歸,忙完外面還可以照顧家裡,一年僅打工收入就有3.6萬元,這在他們夫妻二人以前都是不敢想像的事。
易地扶貧搬遷,要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洪江市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創新方式促增收,聯合龍頭企業,引導農戶發展種養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我們一方面引導安置戶外出務工,同時聯繫相關企業單位進行後續幫扶、產業幫扶,並安排一些扶貧車間解決在家就業的勞動力。」江市鎮黨委副書記吳世彤告訴筆者。洪江市生態有機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是洪江市龍頭產業,近三年來共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95個,為205位貧困人口創造務工收入200餘萬元。2017年被該市確定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幫扶企業,承擔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597人的後續產業委託幫扶任務,在五年幫扶期間將為每位貧困戶提供近8000元的利潤分紅。目前,蔣公溪村已啟動藍莓基地建設等項目,預計搬遷戶年均增收2000元左右。同時,全部參與到生態養雞的行列,全村年產生態雞十餘萬羽,產值數十萬元。
據悉,十三五期間,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162戶597人,項目概算總投資3582萬元,建設項目涉及江市、太平、龍船塘等六個鄉鎮,目前全部項目建設內容已完成。
(劉輝霞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