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凝媽
二寶有段時間最不喜歡穿襪子,不光在家裡不喜歡穿,出門在外也不想穿,夏天也就罷了,大冬天也是如此!
在家裡的時候,給他穿上襪子,他一下子就扯下來。他總是光著腳在地上撒歡似的跑,只好把他抓過來給他穿上一雙簡單寬鬆的地板鞋,他還是能接受的。
出門的時候給他穿襪子,他就會哭鬧拒絕「不穿襪子,就是不穿!」連哄帶騙地給他穿上,出去玩一圈回家,一進門第一件事就嚷著脫襪子。有時候倔勁上來,直接光腳穿鞋走了,大冬天,0度以下,著實替他捏一把汗。幸虧他坐嬰兒車外出,就在他腳上蓋上一個毛毯,要不然真的好擔心。
也經常有媽媽說孩子不喜歡穿襪子,自己都被帶著光腳了,孩子不穿襪子已經成為習慣,著急都沒用。我也和媽媽們一樣有過焦慮的心情,不過後來從孩子角度出發,仔細觀察和分析,發現孩子不喜歡穿襪子,是有原因的,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孩子也可以很配合。
寶寶不喜歡穿襪子,並不是嫌麻煩,父母要搞清楚這幾個原因
很多媽媽懷疑孩子不喜歡穿襪子可能是嫌麻煩,其實,孩子不喜歡穿襪子,可不是為了省事,也不是任性,更不是為了和大人對著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和我們護理方面出了一些問題。
01、孩子喜歡用腳探索世界
當孩子光著腳踩在地板上時,觸覺會更加敏感,能明顯感受溫度、粗糙度、軟硬度的不同,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孩子總是哪裡不平走哪裡,就是想體驗這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如果穿著襪子,隔著一層,孩子的感覺就有些遲鈍,沒有那麼刺激。
腳上有很多神經反射區,光腳會刺激這些反射區,從而刺激大腦,增加大腦半球皮質緊張度,孩子會感到輕鬆愉快,所以更喜歡光著腳去探索世界。
02、有束縛感
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孩子穿襪子之後的腳?如果襪子太緊,腳上就有襪子的印痕,尤其是腳腕上,勒痕特別明顯。正因為如此,孩子會感到襪子的束縛,不穿襪子也是自然了。
孩子的腳一般肉肉比較多,腳腕部位也偏粗一些。襪子雖然有彈性,但是款式不同,有的偏緊有的偏松。如果恰好給孩子買了偏緊的襪子,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03、會出汗
有時脫下孩子的襪子,會發現腳上汗涔涔的,這也是讓孩子感到難受的地方。可以想像,腳上有汗,一方面太熱,一方面會打滑,孩子自然會感到難受。
夏天溫度高,冬天有暖氣室溫也不低,如果是地暖,地板的溫度更高,孩子光腳踩在上面會很舒坦。還有的襪子太厚,不符合環境溫度條件,也是導致孩子的腳出汗的原因。
04、習慣問題
為了讓孩子更舒服,會選擇特別寬鬆的襪子,要不然會在襪口上剪一道缺口。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在地上爬來爬去,襪子不小心就被蹭掉了,所以很多父母乾脆就不給孩子穿襪子了,孩子養成了不穿襪子的習慣,等到讓他穿襪子時,他就會產生排斥心理。還有的家長很配合孩子不穿襪子,也跟著一起光腳,孩子自然不會養成穿襪子的習慣了。
寶寶不喜歡穿襪子會有什麼影響
孩子不穿襪子,在有些情況下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讓孩子的觸覺更靈敏、提高認知、促進神經發育、發展孩子大腦等等,在適當的情況下光腳,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很好的幫助。
在有些情況下又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比如腳部受涼、受傷等,醫生建議如果室溫在26度以下時,還需要穿襪子,保護孩子的身體。
01、容易著涼
都說「寒從腳起」,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不穿襪子,確實容易受涼。我就有這樣的感覺,氣溫降低後,即使在家裡也會感覺腳部冰涼,肚子就有些不舒服,影響整個身體狀態。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就會做好孩子腳部的保暖工作,時刻注意穿襪子,還要用熱水泡腳,孩子很快就會好轉,這反過來也證明了腳部保暖的重要性。
02、容易受傷
家裡的環境如果不能做到每時每刻都清理得很好,孩子就容易受傷。孩子一旦會走路以後,就會滿屋子轉悠,廚房裡、陽台上、壁櫥里,只要有容身之處,他都會跑進去,萬一不小心打碎個碗有了碎渣子,或者地上有個螺絲釘之類的硬物,孩子一旦踩上去就容易受傷。
所以,允許孩子不穿襪子也是有限度的,一方面注意溫度,一方面注意環境安全,在保證孩子舒適的前提下,排除家裡的不安全因素。
如何讓孩子愛上穿襪子
上面提到了孩子需要穿襪子的情形,環境溫度低於26度時,要讓孩子穿襪子,尤其是這大冬天的,如果外出不穿襪子,孩子生病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了。我們可以根據上面提到的幾種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孩子不穿襪子的問題,讓孩子愛上穿襪子。
01、準備合適的襪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當其衝的問題是,一定給孩子準備合適的襪子。
襪子的材質最好是棉質,柔軟舒適、透氣性要好。襪子的大小要符合孩子的年齡段,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襪子的彈性要大,尤其是襪口部位不要過緊,讓孩子穿上去不至於勒出很深的印痕。襪子的厚度要根據季節和環境溫度變化,冬天穿厚襪子,夏天穿薄襪子。襪子的顏色要鮮艷,引起孩子的興趣。襪子的款式要可愛,讓孩子對襪子充滿好感。
曾經給孩子買過一套星期襪,每天換一種不同的襪子,每天都有新鮮感,孩子很喜歡。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哪天穿哪雙襪子,也可以隨意搭配,一隻腳穿星期一的,一隻腳穿星期二的,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孩子有自主權,勾起做小主人的慾望,就喜歡穿襪子了。
02、利用秩序敏感
習慣非常重要,從小養成的習慣,很難被輕易打破。尤其是在秩序敏感期,一旦讓孩子養成穿襪子的習慣,孩子就會形成非常固定的規律,一天不穿就會破壞他內在的秩序,他是不會同意的。
當襪子因為活動而脫落的時候,允許孩子有一段光腳的時間。活動完以後,要及時給孩子穿上襪子,告訴孩子穿襪子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孩子可能不懂這些好處,就幫助孩子回憶一下上次生病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孩子就能體會那種不舒服的滋味。
03、利用模仿能力
有的家長看孩子不喜歡穿襪子,為了討孩子歡心,就放縱他,隨他去,甚至不久之後也像孩子一樣不穿襪子。孩子一看大人都不穿襪子,就更加認為不穿襪子合情合理。
如果想讓孩子穿襪子,首先要做到自己穿襪子,家裡的每個大人都好好穿襪子。孩子模仿能力超強,見樣學樣,不想獨樹一幟,自然也會愛上穿襪子。這時就教給孩子怎麼穿襪子,怎麼脫襪子,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表揚,孩子肯定穿得更起勁。
04、繪本故事的力量
孩子都喜歡看繪本,喜歡從繪本故事中學習知識,有時候我們講很多道理,都不如給孩子讀一本書來的直接。孩子很喜歡把上面的人物形象當作自己的榜樣,他們怎麼做他就怎麼學。
我們家裡有一套好習慣養成繪本,孩子慢慢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像《寶寶好習慣養成繪本:穿鞋襪,系紐扣》,孩子很容易走進故事情節,敢於嘗試學習。
結語
孩子不穿襪子,在環境溫度大於26度,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溫度過低,又擔心孩子受傷,或者孩子生病的時候,就需要穿襪子。孩子養成長期不穿襪子的習慣並不是好事,所以要找到孩子不喜歡穿襪子的原因,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逐個解決,孩子肯定會愛上穿襪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QFrknABgx9BqZZIpf6x.html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