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的姨媽痛要注意,情況也許比想像中的複雜

2019-10-17     龐教授說婦科

英國有一名20歲的女孩自11歲起就一直被姨媽痛折磨,疼痛程度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她相信運動可以治療她的姨媽痛,每周堅持運動,但是幾年過去了,姨媽痛一直都在。

而且姨媽痛讓她一直沒法安心學習,工作後因為這個被炒了兩次魷魚,但女孩很堅強,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戰勝每個月折磨她的魔鬼。終於有一天鼓起勇氣去醫院,她的主治醫生告訴她,她是比較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完全根治需要做子宮手術。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它是內膜細胞迷路了,本來是生長在子宮腔內的,但是卻在盆腔里異位生長。通常這個病在青春期前是不發病的,

主要表現為:

1.通常姨媽第一天會有劇痛感,當劇烈疼痛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吃藥也無濟於事。2.有此病的女性可能會出現不育的情況。3.大姨媽周期絮亂,量多。4.和老公進行房事時有痛感。5.還可能有尿頻、尿痛、尿血、一側腰痛等症狀。6.多發於育齡女性。

此病的病因有6種,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

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是指由於在大姨媽期間,姨媽血中有小部分夾雜著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讓它由輸卵管道流入腹腔,導致內膜細胞種植在盆腔臟器的表層,從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其他病因還有:良性轉移、化生內膜、醫源性內膜移植、遺傳以及免疫功能缺陷。

據流行學統計,每10個育齡女性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而絕經之後,異位的病灶會逐漸萎縮退化,疼痛自然消除。

醫生診斷此病的主要判斷依據

1.育齡女性有進行性加劇的姨媽痛2.不能自然受孕3.婦科檢查可見盆腔有不活動包塊貨痛性結節

子宮內膜異位提早預防

1.到了育齡並伴有姨媽痛的人應儘早生育。

2.姨媽期間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以及與另一半的進一步親密行為,以防姨媽血逆流。

3.當做了剖宮手術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傷口。

4.沒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有姨媽痛時可以選擇口服避孕藥,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5.姨媽前後避免吃過多生冷的食物。

溫馨提醒一句,長期姨媽痛不要傻傻只會紅糖水和熱水袋,運動也不是萬能的,最好到正規的三甲醫院做婦科檢查,找到病因,對症才好進行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HR320BMH2_cNUgmK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