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大保貝兒,全網統一ID
新生兒寶寶買保險指南系列來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卵圓孔未閉」的問題。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在小寶寶們出生後,都會接受各種各樣的檢查。
有些小朋友在檢查中會被醫生告知一些「常見的小問題」,比如「卵圓孔未閉」。
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都會告訴新爸爸媽媽們,這個問題不大,不用很擔心,定期來複查就好。
可是,初為人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擔心,是一定會有的。
一些想為寶寶配置保險產品的爸爸媽媽,還會擔心因為「卵圓孔未閉」的問題,影響寶寶的投保。
到底,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呢?
什麼是「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是心房間的小孔,在胎兒期是心房間的血液通道,來自母親的臍靜脈血經此通道進入胎兒的左側心腔,然後遍布全身,為胎兒提供發育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
可以這樣說,「卵圓孔」是心臟在胎兒期所必須的生命通道。
在寶寶出生後,隨著臍帶被切斷,卵圓孔也就圓滿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大多數的寶寶們在出生後的一年內,卵圓孔能夠完全閉合(出生以後數月內大部分會逐漸閉合,因此出生後數月內沒有閉合可能是正常的,以後會閉合)。
然而,一部分的足月兒和大部分早產兒,由於心臟發育沒有完全的成熟,卵圓孔可能無法像正常寶寶一樣及時關閉。
如果,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則稱為「卵圓孔未閉」。
成年人中,約有20%-25%的卵圓孔不完全閉合。「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
「卵圓孔未閉」=「先天性心臟病」嗎?
「卵圓孔未閉」確實是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之一。
但是!由「卵圓孔未閉」發展為「心臟病」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因此,「卵圓孔未閉」≠「先天性心臟病」!
在新生兒期,如果寶寶存在「卵圓孔未閉」的情況,請爸爸媽媽們不要太過於焦慮,只需要在寶寶出生後定期進行心臟彩超的檢查就可以了。
如果,寶寶的卵圓孔在1歲之前,可以逐漸閉合,恢復正常,那麼這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
不過,如果超過了3歲,卵圓孔仍然沒有正常閉合的話,就一定要重視起來了,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治療。
「卵圓孔未閉」會有什麼危害?
「卵圓孔未閉」一般來說,沒有什麼臨床症狀,早期對寶寶的身體也沒有影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如果是在成年後,依然存在「卵圓孔未閉」的情況的話,就可能會出現偏頭痛、短暫腦缺血發作以及腦栓塞等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梗阻性肺動脈高壓、腦缺血、腦卒中等疾病。
「卵圓孔未閉」會影響寶寶買保險嗎?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卵圓孔,是寶寶在胎兒時期,左右心房的一個血液通道,一般在出生後的一年內,隨著寶寶的自身肺循環的建立,寶寶左右心房間的血流就會斷絕,卵圓孔也會隨之閉合。
如果,卵圓孔未閉已長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保時,爸爸媽媽們需要對保險公司進行如實告知,提供寶寶完整的出生病歷、心臟彩超檢查等複查資料。
在核保老師確認寶寶沒有其他的異常情況後,通常來說,都是可以標準體承保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卵圓孔未閉」,並且已經長好了,複查心臟彩超也沒有異常,是有很多重疾險產品可以選擇的。
大部分的重疾險,對「卵圓孔未閉」也可以進行智能核保。
卵圓孔未閉,一般不涉及其他功能或器質性異常或改變,有很大機率可以買到保險喔~
如果,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未閉」的新生兒投保,尤其是小於2歲的,一般予以延期。
後期,等到卵圓孔自然閉合後,不論智能核保,還是人工核保,依然是可以標準體承保的。
而如果超過了3歲,卵圓孔仍無法正常關閉,對於這樣的被保險人,核保的處理,就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了。
因為,這就涉及到臨床上「卵圓孔未閉」的診斷標準了,各保險公司處理方式也是各異的。
保險公司的核保老師會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卵圓孔大小、症狀(心臟超聲心動圖)、治療方式、治療距今時間、等眾多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
我們來以「媽咪保貝」和「晴天保保」這兩款網紅產品為例,為大家展示一下智能核保的結果。
媽咪保貝:
1、單純卵圓孔未閉,不涉及其他功能或器質性異常或改變
2、已滿一周歲且複查心臟彩超結果無異常
可以標體承保~
晴天保保:
1、單純卵圓孔未閉,不涉及心臟其他功能或器質性異常或改變
2、已自然癒合或經治療癒合,心臟彩超複查無異常
可以標體承保~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啦~
我是文文大保貝兒,如果有保險方面的相關問題,都歡迎聯繫我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