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文文大保貝兒
一個能聯繫上公號主的保險自媒體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貝兒,你的腳後跟部保險博主。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客戶小哥哥問我:
「我現在重疾險一年保費就要12000塊,你幫我看看,我是買重疾險划算,還是存個年金險划算?」
我知道有很多小夥伴其實都有對「買重疾險劃不划算」的疑問。
因為大家都會想,幾十年後重疾保額可能起不了啥作用,還不如存錢理財。
而且,重疾險「光存錢不拿錢」,如果不發生出險理賠,重疾險一直交保費不見「領錢」的。
這感覺吧,「沒個盼頭」。
那麼,「買重疾險」跟「存年金、增額終身壽」,哪個更划算?
關於這個問題,文文大保貝兒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01
現在咱們去銀行存錢,一定會發現利率是在不斷下行的,收益越來越低。
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落地。
資產管理行業的理財產品將打破剛性兌付,保本型理財產品正式全部退出市場。
現在,真正能做到「保本保息」、「剛性兌付」的,只有50萬以下的銀行存款、國債、保險。
那如果我們不買重疾險,買成增額終身壽,行不行?
我們來做個假設:
假如說有一個重疾險,60歲前重疾額外賠100%基本保額,重疾不分組賠兩次,含中症、輕症保障,50萬保額含身故保障,20年交的保費是15000元/年。
因為增額終身壽沒有30年交的選項,因此我們也是以20年交,年交15000元的保費為例,來給大家做個對比。
從對比圖上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
60歲前如果發生重大疾病,重疾險就能直接賠付100萬,如果後續不幸得了第二次重大疾病,還能再賠60萬,合計160萬;
而增額終身壽要一直到75歲,現金價值才能達到100萬;到88歲,才能達到160萬。
更不用說如果先發生輕症、中症,重疾險在理賠後還可以豁免後續保費,保障依然有效;
而增額終身壽除了有一個現金價值,什麼也做不了,現金價值一旦取出來,後續就沒錢了。
所以,論保障的話,60歲前增額終身壽在保障上,確實沒有優勢,現金價值是無法超過重疾險的保額的。
那麼,如果是在60歲之後發生重疾呢?豈不就是增額終身壽現金價值更高了嗎?
這個想法確實是沒問題的。
如果前30年都健健康康,30年後才得重大疾病,那這中間至少就有30年的時間可以讓財富增值,直至超過重疾險的保額。
問題是,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一直很骨感。
風險之所以叫風險,就在於我們不知道他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發生。
算得出來的確定事件,那還能叫風險嗎?
比如文文大保貝兒的這個小客戶,投保一年後,剛交了第二年的保費,就確診了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重疾險理賠500000元
她的兩期保費,怎麼也沒辦法在一年的時間裡增值到50萬,而且這次理賠後,她還有50萬的重疾保額,並且豁免了後續28年的20萬保費。
如果買成增額終身壽,第二年連「回本」都做不到,更別說增值了。
還有這個案例,也是投保後不久就重疾出險的:
九萬三千元保費,換十萬元保額,他卻說這保險實在太值了!
咱們買重疾險,就是為了抵禦未知的風險,千萬不要去賭風險什麼時候發生。
萬一賭輸了,後果會很嚴重,可能會承擔不起。
02
但並不是說用「增額終身壽代替重疾險」這事兒,就完全不可行。
有兩種情況下是可以這麼操作的——
(1)因為身體健康問題複雜,實在是買不了重疾險,或者有除外、加費的情況,那麼我們可以用增額終身壽實現「曲線救國」
因為增額終身壽的核保,遠比重疾險要寬鬆的多的多。
在無法投保重疾險的情況下,為自己投保一份增額終身壽險,等到60歲之後,增值終身壽的現金價值也翻了好幾倍,可以用來代替重疾險的保障。
而且增額終身壽還能保障到重疾險加費、除外的部分,保障更全面。
(2)年齡已經偏大,買重疾險確實槓桿不高,甚至出現了「保費倒掛」,可以考慮用增額終身壽險實現「看病保障」
重疾險要滿足條件才能理賠,增額終身壽卻是隨時可取,更方便,肯定不會賠本。
當然,前期的話,增額終身壽就沒什麼槓桿了,而且也不能像重疾險一樣實現輕症、中症、重疾的多次賠付,也沒辦法在理賠後豁免保費。
03
當然,我知道這個時候一定會有朋友說:現在重疾險買三五十萬的保額,看著是挺高,但是通貨膨脹,過20年就不值錢了。
可以的我的朋友,越來越有金融思維了。
如果我們在三四十年後,才拿到重疾險理賠的保額,會不會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導致錢不值錢了呢?
通貨膨脹這個東西很公平,一視同仁地作用在各種「錢」上。
通脹不止影響保額,還影響保費。
如果你覺得保額在貶值,那保費也在貶值。
通貨膨脹了,保險公司也沒追著咱們補交保費不是?
而且,拋開通貨膨脹不談,咱們來琢磨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默認自己三四十年後,才能拿到這筆錢呢?
如果就是這麼倒霉,投保第二年就拿到了呢?
咱們的重疾險一般來說交費期都是20年或者30年,如果保費還沒交完,或者剛交完沒多久就獲賠了,肯定是「賺大了」。
因為如果在投保後兩三年內就得重疾,保費交的少、理賠金額高,所以槓桿率最高,我們也能提供最大限度的財務補償。
——但大家看看,這說的是人話嗎?
04
在文文大保貝兒看來,重疾險的價值有兩個:
一方面讓重疾高發的老年時期,擁有一定的金錢補償;
一方面讓重疾影響巨大的中青年時期,擁有財務補償。
如果在投保的前期就發生了重大疾病,那麼重疾險就是可以快速變現的高槓桿資產。
當初投保的保額越高,理賠時拿到的錢也就越多。
保險公司賠付的保額,會遠遠高於我們繳納的保費,而且家庭的存款和其他資產也能保住。
不至於要動用家庭存款和拋售其他資產,來換取救命錢。
如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保險給咱們的就是內心的安全感。
更別說,如果購買的是帶身故責任的終身重疾險,即使沒有發生重大疾病的理賠,身故了也能拿到100%保額。
得了重大疾病無法工作了,可是生活還得繼續吧?
每個月的房貸還得還吧?柴米油鹽還要支出吧?孩子的教育費用還得交吧?
家裡得有人辭職或請假照顧病人吧?辭職或請假也會導致收入減少吧?
捨不得辭職或請假,要不要請個護工或保姆?也要花錢吧?
一個家庭里有一個重大疾病的病人,都會非常燒錢。
其實我真的非常非常羨慕,「拒絕」保險的人——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被社會按照地上毒打的時光,沒有被歲月搓扁揉圓過。
未曾經歷過苦難和挫敗,就不會體會到一些事物的可貴之處,也不會想到有一些是,必須提前規劃、提早補救。
很多小夥伴一直健健康康的,真的體會不到看病和養病是有多難,當然,也希望大家真的永遠不要體會到。
若不是為了生計,誰又會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呢?
「拒絕」保險的人,真的是令人羨慕啊。
本文相關閱讀:
通貨膨脹來啦,快跑快跑啊!
通貨膨脹,重疾險保額縮水?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