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清北教授居住的小區,才知道房子買在哪兒,真的不一樣
作者:洞見muye
擇優而居,擇優而處。
01
作家半秋在閒逛時,無意間走進圓明園附近的一個小區。
小區綠化景觀跟植物園一樣,林木蓊鬱。
一條小溪從中心花園穿流而過,鵝卵石完整無損,溪水清澈見底。
來源:半秋隨筆
坐在亭子裡,頭頂不時傳來鳥兒婉轉的啼叫聲。
來源:半秋隨筆
路面乾淨平整,沒有任何垃圾。
來源:半秋隨筆
小區配備有12位保安,個個很有素質。
遇上沒有門禁卡的訪客,保安會微笑開門,然後通過對講機告訴院內的保安幫忙尋找臨時停車位。
小區里的每個居民說話都輕聲細語。
兒童主題樂園裡,小男孩從滑梯上滑下來興奮地叫著,媽媽立刻做出禁聲的動作:噓,現在是午休時間,小點聲音。
無論是人行道還是綠化帶,一點狗狗的糞便都沒有。
來源:半秋隨筆
小區的瓜果蔬菜就長在路邊,一伸手就能摘到,但沒人去摘。
來源:半秋隨筆
要是在一般的小區,根本不敢想像這些瓜果能安穩長到這麼大。
半秋曾在城中村的平房區遇見過圍牆邊種著南瓜、辣椒,牆上貼著一張紙:
「別偷了,全都看見了,知道你是誰,給自己留點臉吧。」
房檐下還裝了一個攝像頭,正對著南瓜藤。
你知道住在這個高質量小區的,是什麼人嗎?
大部分是北大、清華的教授,其他是八大院校的教授、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等等。
看完清北教授居住的小區後,讓我想起一句話:
「房子是用來區分階層的,你住怎樣的房子決定了進入怎樣的圈子,接觸怎樣的人,受怎樣的影響,做怎樣的事。」
不得不承認高檔社區環境優美、樹木修剪得當、物業服務周全、居民禮貌得體,會為你帶來非常好的居住體驗。
我們在選擇一個小區的同時,也是在選擇一群鄰居,一個生活圈層,以及孩子未來的生活環境。
02
網上有個很火的段子:
「房價每平方10萬元以上的業主群,鄰裡間很少閒聊,但需要公檢法、醫生律師幫忙時,響應積極。
3萬-5萬每平方房子的業主群,聊房價、聊股市、聊經濟,熱火朝天。
車位讓人占了,業主會在業主群里說:您好樓管,請幫忙移車,謝謝。
1萬-2萬每平方房子的業主群,不聊漲跌,噴物業費噴衛生管理,都是負能量。
車位讓人占了,業主會在業主群里叫樓管:怎麼還不過來開走,你們物業收這麼貴的物業費幹什麼吃的!
房價七千-八千每平方的業主群,天天發購物連結,讓你幫忙砍一刀。」
初看是段子讓人發笑,細品才發現字字句句都是現實。
博主@張振分享過他居住在老破小的體驗。
整棟樓窗戶都是密密麻麻生鏽的防盜欄,樓道堆滿了雜物。
小區里的人說話都扯著嗓子,嘴特別碎,聊的全是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
小區有一個快遞架,快遞總被偷,有個倒霉的快遞小哥,損失了好幾千塊錢。
夏天晚上經常有人喝醉了酒,在小區里鬧事,搞得所有人都睡不好覺。
大家都不願意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只能減少服務。
原本一天打掃一次,後來變成一周一次,公共設施損壞了也得不到及時修復。
對面樓層有個母親,每晚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都會大聲責罵孩子。
好幾次深夜十一點,她還在罵孩子,有人從窗戶把頭探出去喊話讓她小聲點。
結果她覺得對方故意找茬,於是她又和開窗的人對罵了起來。
因為是老破小,他家是唯一安了密碼鎖的,鄰居小孩天天跑到他家按密碼。
他很生氣想出去嚇唬一下,結果孩子母親板著臉衝出來,嘴裡罵的十分難聽。
有段話說得很在理:
「房子作為不動產,貴的不是那一堆鋼筋水泥,而是附加在其上的各類社會資源。
這個資源可能是優質的教育,便捷的交通,也有可能是一群精英鄰居。」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
住在高檔小區,鄰里之間一派和氣,生活中你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住在一個髒亂差環境中,鄰里之間每日各種糾紛,心情又怎麼可能會好?
把房子買在哪裡,會直接影響你的幸福指數。
03
我曾經看過一個外賣小哥發的視頻,深受感觸。
送外賣的這些年裡,給他最大的感觸是,住在高檔小區里的人都彬彬有禮。
,從來不會故意刁難外賣員,更不會給差評。
夏天天氣炎熱,業主在接過外賣的同時,也會遞過來一瓶水。
每次從高檔小區送完餐出來,他都非常高興,因為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
反倒是那些低收入人群,住在髒亂差小區的,對外賣員不依不饒,動不動就要投訴給差評。
為什麼要努力賺錢住進高檔小區?
因為買得起高檔社區的都是有賺錢能力的人,而這些人大多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個人素質也會相對較高。
這個時代,你住什麼房子很重要,你的鄰居是誰更重要。
環境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層次,但是一群人的層次,卻可以改變環境的價值。
自媒體作家桌子曾經住在長沙五一廣場附近的一個城中村,那裡魚龍混雜,住著各種各樣的人。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
一年時間裡,他丟了四輛電動車。報警也沒用,因為小區根本沒有監控。
因為樓下沒有門禁,任何人都可以進來,他家裡被小偷光顧過好幾次。
所以每晚臨睡前,他都要把桌子和柜子堵在門口。
那個時候,他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工作賺錢搬離這裡。
為了賺錢改善居住環境,他一年時間只休息5天,其餘時間都在寫作。
後來,他終於靠自己的努力在長沙市中心買了一套房,換了一個新的環境。
他的鄰居一個是畫家,一個是老師,每天進出遇到的時候,大家笑著打招呼。
新的小區安保工作也很好,到處都是監控,他再也沒有丟過任何東西。
有句話說得很好:你每往上走一步,身邊低素質的人就會少很多。
低素質的人帶給你的傷害是有射程的,當你不在他們的射程範圍內,他們就沒有辦法傷害到你。
好的圈子、優質的小區,裡面都是有教養、有學識的人,就看你配不配得上。
看過這樣一段話:
「我 日復一日的努力不是為了超越誰,而是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並擁有選擇的權利,用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擇優而居,擇優而處。
當你居住的檔次上去了,現在身邊那些沒素質的人,連背影都消失了。
點個贊吧,努力賺錢,讓那些令你討厭的人,根本夠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