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醫 | HIV超感染可致新重組毒株出現,三個措施來預防

2024-05-09     搜狐健康

原標題:狐大醫 | HIV超感染可致新重組毒株出現,三個措施來預防

來源 / unsplash

來源 |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作者 |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梁華

編輯 | 劉家碧

當一個已經感染了HIV的人暴露在相同或不同的HIV毒株下,就會發生二次感染或多次感染,稱之為超感染(Superinfection)。兩種不同的HIV毒株可以進入同一細胞,通過交換基因片段,形成新的重組病毒。

隨著抗病毒治療的廣泛開展,HIV超感染髮生幾率不斷降低。但最近有報道,在注射吸毒人群中,由於共用針頭、注射器和其他藥物注射器具,HIV感染率增加,感染人群中超感染的發生率可達13%,甚至發現了3重HIV感染者,這些都進一步導致新的重組毒株出現,給HIV感染的防控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因此,了解HIV超感染髮生的條件、高發人群以及是否存在超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超感染的不良後果

雖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HIV超感染與病毒載量更快增加有關,並對CD4細胞減少有一定影響,但它不會導致更快的疾病進展。

但如果超感染患者第二次感染的是耐藥毒株,超感染可能會改變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效果和愛滋病的臨床進程。最近有報道稱,一名經抗病毒治療長期穩定十幾年的感染者,突然發生病毒載量反彈。經流行病學史追溯和實驗室檢測發現,感染者因與HIV陽性伴侶的反覆無保護性行為導致發生超感染,新感染毒株是與原發感染不同亞型的耐藥毒株,原治療方案和機體已建立的免疫系統無法抵禦新毒株,不得不更換治療方案。幸運的是,新的治療方案在2個月後成功抑制了HIV複製,半年後感染者仍處於病毒抑制狀態。長期的治療效果仍在觀察中。

超感染對防控的重要啟示

首先,通過檢測超感染患者體內HIV毒株的基因序列,可以了解HIV毒株的來源、重組情況、傳播路線等,這對於預測HIV的進化趨勢和HIV防控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次,超感染的存在提示原發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可能不夠強或不夠廣譜,無法防止同源或異源病毒的後續感染,這對愛滋病疫苗的研究及廣譜中和抗體的研發具有啟示意義。科學家們正在設計由多個不同免疫原序貫或聯合免疫的疫苗,增加免疫原的異質性,誘導出比單一免疫原更有效、更廣譜的免疫應答,以達到預防HIV感染的目的。

超感染的預防

為了減少超感染的發生,減少病毒重組產生新的變異株以及由於重組帶來的治療失敗,可採取以下措施:

1、及早接受規範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以將病毒載量降低到檢測限以下,保持低病毒載量既可以防止將HIV傳播給他人,也可以保持自身有足夠的免疫防禦能力,防止二次HIV感染的發生。

2、在雙方都是HIV感染者的情況下,即使都接受了抗病毒治療,仍然強烈建議在發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以減少可能的超感染的發生。

3、任何、任何、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共用注射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93086d24743e8050079c2be7e1d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