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7歲還穿紙尿褲,是這個原因

2019-10-18     健客新健康

很多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後,就開始摘掉紙尿褲,學會自己上廁所了。但是,今年已經7歲的樂樂,隔三差五就會尿床,紙尿褲一直都戒不掉,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奈之下,樂樂的媽媽帶著樂樂來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樂樂被確診為小兒遺尿症。

據醫生介紹,正常情況下,孩子在2—3歲時就能夠控制排尿了,如果孩子5歲以上還出現尿床現象,且常發生於夜間熟睡時,尿後並不覺醒,並且每周超過2次,持續3個月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兒童遺尿症

兒童遺尿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原發性遺尿較多見,指始終有遺尿現象。導致兒童原發性遺尿症的原因有很多,由於夜間抗利尿激素不足導致的遺尿症較多。

繼發性遺尿是指曾有一段時期(一般一年以上)已能控制排尿,之後又出現遺尿。繼發性遺尿很多都是由心理因素導致,例如家庭中出現重大變故、吵架、搬家、親人去世,或者孩子在幼兒園內受到欺負,或受到驚嚇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因為焦慮或緊張而突然尿床。



(圖源:全景網)

遺尿症的病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第一個是大腦覺醒障礙,遺尿兒童和青少年夜間睡眠比較「沉」,不容易叫醒,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覺醒障礙;

第二個是夜間尿液產生過多,正常人夜間腎臟產生的尿液較白天明顯減少,以保證睡眠相對穩定。但是遺尿症的孩子往往夜間產生的尿液增多以至於超過膀胱能夠儲存的尿液量。出現夜尿多尿主要是因為體內調節尿液生成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及晝夜節律受損;

第三個是膀胱和尿道功能存在問題,膀胱在儲尿的時候是不收縮的,但有些遺尿的孩子夜間入眠後膀胱不自主收縮,伴有尿道括約肌不自主鬆弛,這樣造成孩子在睡眠過程中發生漏尿或者遺尿。

有研究認為,尿床是兒童的第三大心理創傷事件,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遺尿症兒童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如焦慮、自卑、不合群等,不容忽視。因此,當發現孩子患有遺尿症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

遺尿症的基礎治療包括:調整作息習慣,睡前 2-3小時不再進食,睡前2小時禁止飲用水及使用包括粥湯、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較多的食品;養成日間規律排尿、睡前排尿的好習慣;對孩子進行行為訓練,讓孩子學會控制膀胱排尿。

對於大部分的兒童單症狀性遺尿,使用去氨加壓素和遺尿報警器可有效改善遺尿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7Av320BMH2_cNUgMY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