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夜,突發奇想撰寫了一個《月銷過萬輛爆款車**創意營銷方案》,而後發在了自己的公眾號上0元公開兜售。有朋友留言,問為什麼不寫一篇關於起亞懟比亞迪的評論文章?本來是想再觀察觀察的,但晚上陪老父親喝了點小酒,便怎麼也按奈不住想創作的小心心了,就先來個一吐為快吧!
於國人來說,欲了解一個人,一般而言最好是有親身交往,若實在沒有,那便選擇通過身邊朋友間接獲悉。
楊洪海這個人,斗子著實沒有親身交往經歷,但好在身邊有朋友跟他交往過,據中了解,洪海這個哥們總的來說是個不錯的人!行業經歷非常豐富,為人處世也比較老道。按理說,身居起亞目前的高位,即使處境確實艱難,亦不至於像國內某些個造車新勢力領導人那樣,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以博眼球。
但事實是,楊洪海代表起亞公開懟比亞迪王傳福這件事,就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為了新車上市博眼球嘛!或許,我們真的是低估了起亞面臨的困境,高估了楊洪海個人的品性!為了儘快脫困,為了給新上市車型更大程度博取眼球,什麼個人節操,什麼職業素養,都TMD是浮雲!成王敗寇才是其追求的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真的會如楊洪海之所願那般發展嗎?每況愈下,日落西山的韓系車在中國市場還有機會嗎?斗子侃車認為,絕對不會!
楊洪海公開懟王傳福真的是一步臭棋!臭不可聞!首先,身為一名韓企打工人,身份都不對等,楊洪海你有資格叫板王傳福嗎?你這不是擺明了充當韓國老闆的炮灰嗎?
其次,從人人平等的角度考慮,我們認同楊洪海具備叫板王傳福的資格,但你這種路人皆知的出發點,被造車新勢力們用爛了的無節操博眼球套路,除了引來一點流量之外,能贏得任何銷量嗎?
再有就是,楊洪海選擇在起亞新車型上市之際,生拉硬拽,強行通過自己個人的觀點「搞汽車的都知道,15萬以內堅決買油車,性價比最高。」跟比亞迪扯上關係,讓人感覺很突兀,甚至噁心!請問K3這車跟秦plus dm-i冠軍版具備可比性嗎???
2022年起亞在全球市場銷量確實排名第三,但拿這個成績來中國汽車市場吹牛逼,真的不覺得非常可笑嗎?在中國汽車市場,起亞連中國的二線自主品牌都已經比不過,竟然還沒點逼逼廉恥之心,上來就懟排名第一的比亞迪,你說不是為了博個眼球,難道還真覺得中國消費者人傻錢多好忽悠?
近幾年,起亞為什麼在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不受消費者喜愛?楊洪海心裡難道沒點逼數嗎?主因是起亞自身不思進取,產品越來越不行,售後服務水平越來越低下;外因是韓國非得要讓美國部署勞什子薩德,寒了中國人的心。個別網友發個牢騷說什麼「棒子車」啥的,斗子侃車認為,真的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在某國際球賽上,有個別球迷現場焚燒某國國旗,人家發泄個人情緒,雖然形式不雅,但我們應該予以理解一樣!
另外,斗子侃車還得友情提醒一下楊洪海,你公開發布的這段言論:「王傳福,請教育好你的團隊,水軍也需要將(講)素質,你說我們是棒子車,請先反思一下你的產品?BYD品牌名字好聽嗎?不就是一句罵人的話嗎?哪天你的產品能不在大街上自燃?何時你能標真實里程數?何時你可以不弄虛作假?何時中國海關乘用車出口數據第一名是你?」
你說的每一個字都經得起推敲嗎?你從哪裡得知和證明你所認為的水軍是王傳福的團隊?你從哪裡證明比亞迪產品每天都在大街上自燃?你又從哪裡證明比亞迪弄虛作假了?小心比亞迪法務給你發質詢函哦!
博眼球的出發點沒錯,投機取巧玩套路營銷也不是不可取,但我們必須要注意節操,注意職業素養!否則跟跳個脫衣舞有啥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