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 Run來了!索尼用這項新技術,取代骨傳導運動耳機

2023-02-28     愛活網

原標題:Float Run來了!索尼用這項新技術,取代骨傳導運動耳機

1979年7月1日,隨著索尼初代Walkman TPS-L2的發布,全世界的消費者首次迎來了「隨身音頻」的概念。從此,出門戴著耳機、口袋裡裝著隨身聽,也逐步成為了一種時尚。當健身、運動逐漸成為人們主流的生活方式,聽音樂的場景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如何選擇合適的耳機就變得非常有意義了。

作為音頻巨頭的索尼,同樣也關注那些注重健康生活的人們,在運動耳機領域也是一把好手。過去傳統的運動耳機,要麼是入耳式不夠舒適,要麼在音質上略遜一籌。後來有了骨傳導耳機,雖然解決了入耳不夠舒適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聽診器效應和頭部的頭部震動感,骨傳導耳機的音質也不如傳統TWS耳機。

對於一部分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用戶來說,想要戴耳機運動,就沒有好的選擇了嗎?並不是。本月索尼就新推出的非入耳開放式運動耳機Float Run,正好回應了那些有運動需求,又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用戶的需求。

在過去的一年裡,索尼已經為注重舒適的用戶製造了能夠長時間佩戴的開放式耳機LinkBuds,那麼在運動耳機領域,全新形態的索尼開放式運動耳機Float Run,和傳統運動耳機以及骨傳導耳機有什麼不一樣,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簡約外觀,為舒適而生

索尼從WF-1000XM4開始,全部使用可回收原料包裝,用竹子、甘蔗、再生紙組成的灰色再生包裝,漸漸成了索尼的標誌性包裝,包裝是簡約了,不過高級感是一分沒少,同時也讓每一位購買了Float Run的用戶為綠色低碳出了一份力。

打開盒子,耳機的名字就映入眼帘,掀開印著「Float Run」的小盒子,就可以看到耳機本體。

Float Run樣式接近骨傳導耳機,準確地說是頸掛式耳機與掛耳式耳機的融合款,這樣的懸浮式設計在外觀上別具一格,放到一眾普通耳機里,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立馬就能脫穎而出。同時這種別具匠心的懸浮式設計分散了耳部的負重,可以減輕耳部不適,也不會給用戶帶來疼痛感。

耳掛的接觸面積比較大,這樣的設計可以分散耳部壓力,避免用戶長時間佩戴後產生不適感。耳掛內側有左右標識,柔軟的矽膠材質也讓耳朵幾乎不存在異物感,可以勝任長時間使用。而且出汗之後,矽膠材料也不會產生粘膩感,能保持較為清爽的觸感。

在右耳耳掛外側有3個按鍵,音量加減及暫停播放按鈕,長按音量加減可以切換歌曲,不需要任何手勢;長按暫停鍵則是開關機,操作簡單方便。同時用戶不需要下載任何APP,只需要直連即可,非常純粹的一款耳機。

右耳耳掛上方為充電口,帶有密封蓋,支持IPX4級別的防水,在日常使用中無論遇到汗水或者雨水都不用擔心。

索尼也為用戶配置了一個收納袋和一根充電線。

過去的頸掛式耳機是硬質的,收納時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間。而Float Run的頸掛部分比較小,加上後掛的材質比較柔韌可以隨意彎折,收納起來也不怕磕磕碰碰,不但能方便地收進收納袋中,也可以根據不同頭型減少壓力差異,體感輕盈。

開放式設計,不錯過身邊的聲音

對比入耳式耳機,開放式耳機最大的優點是輕盈舒適,因為不用強行塞進耳朵里,自然可以減輕對耳部的壓力,真正解放耳朵,即使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感到不適。

雖然有一些入耳式耳機在舒適性上做得也很不錯,不過入耳式耳機還存在壓力和透氣性問題,這兩個問題因人而異,所以才有一部分用戶非常抗拒入耳式耳機。開放式耳機則真正做到了無壓力,耳道不會被擠壓,碰觸到耳朵的部分非常少,還可以保持長時間乾爽透氣。

而骨傳導耳機長時間佩戴會讓耳側的骨頭感到麻癢。從佩戴的舒適度來說,開放式耳機的舒適度要遠超頭戴式與入耳式耳機。

從安全性上來說,在戶外運動時,開放式耳機的安全性也要遠超頭戴式耳機與入耳式耳機,因為封閉式的耳機會從物理上隔絕外部車輛或者後方來人的聲音,如果帶上降噪功能,更會讓周遭環境變得安靜,萬一在夜跑時周圍有車輛經過,也能會不自知而遇到危險,而開放式耳機並不會削減外界的聲音,可以規避夜跑等運動會帶來的風險。

或許有朋友會問,買一幅擁有「通透模式」的耳機同樣可以在享受音樂的同時規避外來風險,外觀還更加小巧精緻更適合日常使用,何必再購買Float Run呢?一來,像AirPods Pro之類的「通透模式」依然是入耳式耳機,但是有些朋友就是不適應入耳式耳機,這一部分人群是從物理結構上不喜歡佩戴入耳式耳機,不喜歡將耳朵填滿的感覺,無法適應那種悶汗感,以及長時間佩戴所造成的油耳和污漬,更懶得總去清理入耳的部分。二來,Float Run非常穩固,更適合在戶外跑步、徒步、騎行等運動中使用,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普通TWS耳機在長時間運動下不會掉下來。

Float Run和LinkBuds的區別在於,LinkBuds的優勢是輕盈無感,同樣也不易掉落,但它和Float Run在佩戴方式上有所不同,面向的人群也不盡相同,如有運動需要佩戴穩固,怎麼動都不掉,最好還是由Float Run出馬。

當佩戴開放式耳機時,不僅可以聽到耳邊傳來的悅耳樂聲,同時也能毫無損失地聽到外界的其他聲音,而不是通過拾音麥克風手機後經過電子處理的「環境音」,此時可以輕鬆察覺到周圍環境,比如夜跑時身後有沒有自行車等等,最大限度地保護運動安全;當你與朋友結伴運動時,也可以清晰地聽見對方在說什麼,和朋友毫無阻礙地自由交談。

那麼當我們運動時,是不是只有開放式耳機才是那唯一的選擇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骨傳導耳機並沒有入耳式耳機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但它會每時每刻都在震動你的頭部。

這就要從骨傳導耳機的發聲原理說起了,骨傳導耳機的振動單元與用戶的顳骨兩側皮膚緊密接觸,通過直接傳導的方式,不經過空氣就將振動信號傳遞到顱骨內部,然後再經過顱內振動,直接傳導給耳道內部的聽小骨和聽神經。而為了佩戴的舒適性,骨傳導耳機不會完全緊貼頭骨,所以一部分就會引起空氣震動進而產生漏音。

從先進性和不轟頭的角度上來講,Float Run這樣的新型開放式耳機,才是不二之選。

佩戴牢固,毫無擺動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我們來聊聊Float Run的實際使用感受。佩戴方面,Float Run在研發初期就測試了不同頭型的人群,無論是頭型大小都不會產生不適感。在戴上Float Run後,後掛的預留空間足,哪怕頭型偏大也不會有夾頭的感覺。可以看到Float Run的耳掛部分跟耳朵上部的接觸面積是比較大的,很好的分散了耳機的壓力,加上柔韌的後掛,給整個耳機提供支持的同時又保持了甩不掉的夾持力。

小巧的Float Run不但適合頭型較大的用戶,對於頭型較小的用戶也能輕鬆戴上Float Run。

同時輕達33克的重量也不會帶來任何重量感,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產生疲憊感。

在測試穩固性時,在運動中Float Run一直是牢牢地掛在耳朵上,可以說是幾乎沒有擺動。

而入耳式耳機中常見的「聽診器效應」,在Float Run的運動測試中也是沒有的。聽診器效應的產生,是因為耳塞線或者單元處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氣摩擦,產生的機械波,通過有線耳機比較粗硬的耳塞線直接傳遞到耳道內,這種不適的噪聲主要是通過晃動和摩擦產生的。對於像Float Run這樣的開放式無線耳機,是沒有聽診器效應的。

在日常佩戴上,Float Run也不會受到髮型、配飾的限制,無論是披肩長發還是馬尾辮,戴帽子或是戴眼鏡都不會產生衝突。

強勁低音,醇厚聲場 從發聲原理上超過骨傳導耳機

從發聲原理上來看,開放式設計先天不可能有太出眾的音質表現,但在實際表現上, Float Run的聲音超出了預期。整體來說,Float Run的聲音有較好的通透度,16mm的驅動單元使得三頻裡面低頻表現不錯,下潛深、富有彈性和力度沒有什麼肥、慢的感覺,鼓點乾淨飽滿,對還原音樂的低頻氛圍非常到位。在開放式的形態下,Float Run的音質達到了天花板的水平。

在聽《非洲與中國鼓》時,可以感受到Float Run的聲場非常廣闊,各種鼓聲齊聚,層次分明,節奏感好。

在試聽測試必選的《渡口》時 ,Float Run表現出了富餘的音效彈性與低頻感,在低頻表現下渾厚有力,人聲還原度也十分不錯。

在聽大編制音樂如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出埃及記》時,Float Run更能夠帶來極致環繞的立體感受,感覺自己置身於整個劇場之中,給人以歡快的節奏感受。而這也是骨傳導耳機無法帶來的聽音享受。同時它的解析力也非常高 ,可以聽到2分08秒處如風鈴般清脆的三角鐵打擊聲。

那麼為什麼Float Run能夠擁有如此廣闊的聲場而骨傳導耳機卻沒有呢?這又要回到兩者的發聲原理了。骨傳導將振動信號傳遞到顱骨內部,然後再經過顱內振動,聲波沿顱骨、骨迷路經過內耳淋巴液、螺旋器、傳遞到聽神經和聽覺中樞。聲場距離天生就短,無法準確判斷各類聲音的距離,因此就無法還原真實的聲場。

而Float Run得益於開放式設計,左耳和右耳的發聲源與聽小骨、聽神經有一段距離,所以立體聲聲場自然要更加寬廣,細節豐富,低音強勁。可以看到,Float Run的發聲單元,內、外都有孔,都可以傳遞聲音,這就是為什麼它的聲場要超過骨傳導耳機的原因。

Float Run甚至考慮到了全天候的使用場景,提供了長達10小時的播放時間,以及USB-C快速充電,如果每天2個小時輕度使用,差不多能做到五天一充,不用時刻惦記著耳機的剩餘電量。

總結:既要又要還要 同時實現舒適佩戴、音質好、又穩固的開放式運動耳機

對於喜愛運動的小夥伴來說,索尼Float Run很好地解決了常見的入耳式耳機運動時在舒適性上的痛點,並針對骨傳導耳機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大大提升了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在運動耳機相對弱項的音質上,Float Run憑藉索尼沉澱多年的聲學技術,比起其他的運動耳機,也顯著提升了其音質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索尼音頻這幾年一直在為多樣化的場景打造不一樣的產品。電商和社交平台的數據表明,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音質對運動耳機非常重要,這正是骨傳導耳機所欠缺的。而同樣是不入耳的耳機,剛剛開始流行的「開放式耳機」正好滿足了又要音質又要舒適還要不入耳的消費者的需求。

對於跟聲音長時間接觸的年輕消費者來說,想要沉浸在音樂視頻虛擬世界的同時還要對現實世界及時回應,索尼去年用LinkBuds這樣的開放式耳機產品解決了用戶的痛點。而一年後,「開放式耳機」已經不算新奇的玩意了,但如果加上運動屬性,那麼索尼Float Run又成了特立獨行的創新先鋒。

當各大耳機廠商、數碼廠商都在卷降噪耳機和骨傳導耳機的時候,索尼另闢蹊徑,以開放式運動耳機的形態,為用戶帶來適合長時間舒適佩戴、音質好、且運動不掉的耳機Float Run。實際上它面向的不僅僅是運動愛好者,只要是關注健康的人群,在日常的生活和辦公場景下,索尼Float Run同樣可以兼顧這些普通人。

如果你不喜歡入耳式、頭戴式耳機,也無法忍受骨傳導耳機的震動、漏音,那麼不妨試一試索尼的開放式耳機,相信會給你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75c2466b492a7965d498eeab92150c.html